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本站專題 > 浙江有禮 > 浙風十禮 > 儀有禮 新聞詳情
杭州亞運主題曲官宣!這支歌是否唱出你的心聲
發佈時間 | 2023-08-24 11:05:54    

   這段時間,在浙江各地的圖書館、居民小區、廣場等地,都響起同一首歌:“同呼吸同感受同夢想,同愛同在同分享……”這首“霸屏”大家日常生活的歌《同愛同在》,在今天——8月24日杭州亞運會倒計時30天之際,報請亞奧理事會批准後,被杭州亞組委官宣為杭州第19屆亞運會主題曲。

  歌曲匯聚了國內國際一線主創隊伍。由中國內地詞曲創作人、音樂製作人韓冰作詞,國內著名作曲家,音樂製作人張亦江作曲,並邀請了國際首席愛樂樂團擔任交響樂演奏,北京天使童聲合唱團參與童聲合唱。

  6月15日,歌曲就已經正式發佈。此後,歌曲MV及舞曲版、教唱版等各種版本陸續推出,把其中蘊含的對亞運會的熱愛與認同,傳播到了更廣闊的的地方。許多網友在聽後表示:“好聽,讓人上頭。”

  記者了解到,杭州亞運會歌曲徵集歷時近三年,杭州亞組委通過召開座談會、聽評會、網上投票等方式,廣泛聽取機關、社區、學校、網民及宣傳、體育、文藝等各界專家意見,最終《同愛同在》從各輪次徵集到的共計三千余首作品中,經過多輪評審、研討、打磨、修改,脫穎而出。

  這首歌是如何創作的?它為何能從幾千首歌曲中被選中?記者專訪了歌曲的作曲人張亦江和作詞人韓冰。

  整首歌圍繞“亞洲命運共同體”的理念創作而成,全篇用一個“同”字貫穿,凝聚著同在同愛、同心同創,同力共贏、同向未來的力量,希望能引發不同文化背景聽眾的認同和共鳴。

  《同愛同在》,是先有曲後有詞。“整首歌譜完曲大概用了2小時。”張亦江説,創作前期,他聽了《手拉手》《義大利之夏》等歷屆國際大型體育賽事的歌曲,又結合亞運會的整體基調,最終定下來要寫一首能振奮人心的大愛之歌。他回憶:“當時,我坐在鋼琴前,腦海中浮現出許多想法,很快就把旋律自然流暢地彈了出來。”可以説,這首歌的旋律譜寫是一氣呵成的。

  歌曲在整體上恢弘、躍動、靈動,幾個元素渾然天成。張亦江寫歌,一直講求感性和理性並重:“我認為歌曲是需要有情感釋放的,但同時也要講究旋律的層層遞進,這就要求在旋律上也要進行一些理性設置。”

  比如,《同愛同在》整首歌,首先以較為平和的曲調進入,第二段轉折處用小調來呈現家的溫暖和親近,高潮在最後,顯示了運動會的奮進和激昂,體現出力量和運動精神。

  “我是一個比較衝動的人,所以寫歌也喜歡大收大放。”張亦江説,他平時喜歡運動,每年都會滑雪、打高爾夫,其他包括羽毛球、網球、沖浪、足球等運動都嘗試過,從中能感受到關於大自然、關於體育運動的熱情和奔放,他希望把這種情感寫進這首與杭州亞運會有關的歌曲裏。

  韓冰也表示,自己作詞的時候,就是從旋律的感覺入手,以“同”為切入點,分三個層次層層遞進,詮釋也回歸到本屆亞運會想要傳達的精神——讓生命溫暖生命,讓力量激發力量。

  可以看到,《同愛同在》通過突出“同”的表達,表現了全亞洲人們在地理、心理和精神層面上的共通和認同。這也是兩人在創作之初就為歌曲定下的基調——“亞洲命運共同體”,這既是地理環境和歷史文化上的緊密聯結,也是亞洲人民團結攜手、與愛同在的深情厚誼。

  “我最喜歡的一句歌詞是,‘同呼吸、同感受、同夢想,同愛同在同分享’。”韓冰説,同呼吸是生命不朽的光彩、同感受是順逆不離的相守、同夢想是拼搏不息的力量。這些都是大愛,是亞洲對世界、對體育的同一份愛。我們想告訴大家,同在一個地球、同在一個亞洲,團結協作,才能以友愛的方式抵達發展的共同目標。

  此前發佈的《同愛同在》MV,也通過呈現亞洲各地代表性景觀和壯闊風光,展示了不同膚色、不同地域的人們團結一心,“亞洲一家親”的歡聚景象。在意象畫面的選取上,也體現了“同”的三個層面,即地理、心理、精神層面的遞進。通過音樂與影像的串聯與融合,希望大家感受到亞洲沃土上萬眾歡呼、熱血沸騰的活力和希望。

  《同愛同在》的創作團隊,經歷頗為豐富,曾多次參與國際大型體育賽事的音樂製作。比如,張亦江擔任過北京冬奧會開幕式《致敬人民》篇章的音樂製作。他説:“兩者是有區別的。北京冬奧會的音樂製作是在有原曲的基礎上進行改編,但《同愛同在》完全是從零開始。”

  歷屆亞運會上,歌曲總是受關注的焦點。杭州亞運會歌曲徵集的近3年時間裏,期間每一首與亞運有關的歌曲發佈後,總會經受一波點評,其中有點讚、也有建議。因此,《同愛同在》創作時,也考慮到了流行度、傳唱度等因素。

  韓冰表示,寫歌詞時會考慮是否大氣與流行,也會從更易於傳唱的角度來譜寫旋律。“不過,朗朗上口不意味著讓音樂流於低俗和土味。”張亦江説,音樂創作的原則不會變,做出來的歌首先要讓自己滿意。

  “那麼,這次給《同愛同在》打幾分?”“80分到90分吧。”

  在張亦江看來,剩下的那些分數,並不在於歌曲本身,而是自己需要通過進一步的學習、摸索,繼續不斷嘗試、不斷突破,從而能在未來創作出更多能走向世界的音樂。這是他對杭州亞運會歌曲的希望,也是本人的目標。

  採訪臨近尾聲時,張亦江和韓冰都談到了對杭州的印象。

  在張亦江看來,杭州在他最喜歡的國內城市裏,可以排到前三位。去年他來杭州時,在從機場到市區的車上,看著窗外一路的風景變換,感受到了這座城市歷史與現代的交融,讓他覺得這座城市的血液是活的。

  韓冰亦如是。在他的印象裏,杭州兼具水墨的靈動與工筆的精緻。他也相信,杭州亞運會一定是于景色中傳遞著溫暖包容、於時尚中沉澱著古樸厚重、于錦繡中綻放著拼搏精神。

  山水相連,同愛同在。創作團隊希望,歌聲能跨越萬水千山,搭建和平與友誼的橋梁,傳遞亞洲人民的美好祝福和熱切期盼——金秋九月,相聚浙江,相聚亞運。

來源:潮新聞    | 撰稿:記者 沈聽雨 張夢月    | 責編:韓辰霄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