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本站專題 > 浙江有禮 > 浙風十禮 > 敬有禮 新聞詳情
深山裏古樹養護團隊:留下一片林,傳承“活化石”
發佈時間 | 2024-03-13 10:02:03    

   古樹名木是記錄自然生態變遷的“活化石”,是承載民族歷史記憶的綠色“國寶”。這幾天,一支帶有古樹養護專業設備的團隊驅車來到四明山深處的海曙區章水鎮茅鑊古樹群公園,熟練地開展巡查養護工作。

        養護.jpg

  茅鑊古樹群公園原先是一個有著400多年曆史的古村落,因村落坐落于水庫旁的山岙上,被金錢松、銀杏、榧樹、楓香、紅楓等樹群包圍,像一口倒扣的大鍋(鑊),故得名“茅鑊”。

  如今,茅鑊古村的村民雖已搬離,但茅鑊古村依舊以古樹群美景得名。每到深秋,樹葉染上紅、黃色調,在碧藍色的周公宅水庫相擁下,宛如一片五彩斑斕的夢幻童話時間。

  如此美麗的瑰寶能夠保留並傳承至今,離不開先人們相約立下的“禁伐碑”和村規民約。回到現在,古樹名木的保護成為了一項系統性工作,既要從歷史中尋找有效的護木經驗,也要依託智慧化的數字手段,完善古樹名木數據庫,形成“一樹一檔”精細化、網格化管理格局。

  “95後”青年蔣含是這支第三方養護團隊的負責人,每隔一個月,他都會帶著團隊返回這裡,定期做好古樹巡查和專項養護。

  當天,蔣含發現位於古樹群公園入口不遠處,一棵樹齡840年的“楓香”古樹樹葉有少許偏黃跡象,便和團隊成員在其主幹上鑽孔,在枝頭挂上一袋古樹專用營養液,讓營養液順著針管和針頭,慢慢注入樹榦。“這和人輸液的原理一樣,營養液內有氨基酸等微量元素,可以幫助改善古樹樹勢。”説著,蔣含等人還對古樹周邊的毛竹、雜灌或攀附藤本進行清除,修剪遮擋古樹光照的樹木枝條,為古樹提供自由生長空間,並對樹榦進行清腐防腐處理。

  除了這棵“楓香”古樹外,蔣含的團隊還對古樹群公園內的90余棵古樹依次進行巡查登記。從數據庫中可知,茅鑊古樹群公園樹齡達600年以上的古樹就有52棵,部分還超過千年。其中,有棵被稱為“萬木之冠”的金錢松,樹高52米,胸徑達1.13米,樹齡超過900年,是目前全球發現樹齡和樹高最大的金錢松。

  “通過專業團隊定期對古樹巡查和數字化記錄,對發現的問題及時制定保護、救護方案,實現古樹日常養護與專項修復雙規並進的保護新模式。另外,針對部分古樹深埋等問題,發揮林長+工作模式,資規、森林公安、檢察院、屬地鎮村協同推進解決,這就是海曙創新古樹名木保護的新機制。”寧波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海曙分局林業科負責人楊蕓介紹。

  海曙區森林面積41.16萬畝,全區共有林業部門管理的古樹572棵,其中一級古樹62株,二級古樹88株,三級古樹422株,總量約佔全市古樹名木總量的10%。自2022年海曙資規分局探索古樹名木保護新模式以來,累計修復清理古樹283株、有效處置古樹各類大小突發情況10起。

  保護古樹名木不僅是為子孫後代留下一棵棵樹、一片片林,更是通過古樹名木的保護,延續文化傳統、傳承發展理念,共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家園。

來源:潮新聞    | 撰稿:共用聯盟·海曙 張昊樺 通訊員毛舜逸 周正宵 記者 應磊    | 責編:張曉欣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