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本站專題 > 浙江有禮 > 浙風十禮 > 敬有禮 新聞詳情
耗時9個月!龍泉一小夥“神還原”省博物館鎮館之寶
發佈時間 | 2024-03-12 10:29:26    

   近日,龍泉80後青瓷藝人劉梁鋒花費9個月時間復刻的浙江省博物館鎮館之寶——元龍泉窯青瓷舟形硯滴,展現在大家眼前。

  浙江省博物館鎮館之寶“滴舟”,“誕生”于宋末元初,代表著龍泉青瓷鼎盛時期的巔峰水準,是海內外公認的龍泉青瓷傑出代表。

  器物小巧玲瓏,通長16.7釐米,寬不過6.5釐米。整體為舟形,船艙內二人落座,把酒言歡,賞兩岸美景,船夫擱槳至船側,欲取下艙頂斗笠......逼真細膩的造型運用了寫實的手法,硯滴整體造型設計巧妙,用動靜結合的方式再現了江南煙雨中舟行湖上的一幕,充滿了詩情畫意。

        博物館.jpg

  每一個看過“滴舟”的人都會被深深震撼到,劉梁鋒也是如此,不一樣的是,他還産生了一個大膽的想法:復刻“滴舟”。

  劉梁鋒從事倣古青瓷製作十多年,是龔三興瓷坊第五代傳人。為了復刻“滴舟”,他前後3次去往浙江省博物館,拍攝了無數張“滴舟”的資料照片。

  “雖然拍了很多‘滴舟’的照片,但是僅僅通過觀察,很難把控船的弧度、厚度等細節。”劉梁鋒告訴記者,復刻過程中經歷了無數次失敗,但他決心已定,不管付出多少辛苦和代價,也要把“滴舟”做出來。

  正當劉梁鋒束手無策時,道太鄉鄉賢季曉、李偉榮夫妻給他一個建議:用電腦建模3D列印技術,分析照片裏“滴舟”的各項數據。

  有了科技的加持,劉梁鋒終於把“滴舟”模型1:1復刻出來了。然而,新的問題也隨之而來——燒制的時候,要麼船的雕欄倒了,要麼船體開裂。為此,他又不斷進行嘗試,最終成功燒制出了完整、精美的“滴舟”。

  經過多次比對,但劉梁鋒對自己復刻出來的“滴舟”還是沒有百分百的信心。於是他帶著“滴舟”來到了龍泉青瓷博物館,希望親眼見過“滴舟”原件的相關專家能給出指導建議。

  “這件復刻品的造型、釉色都與原件很接近,細節上也處理得很好。”看到劉梁鋒復刻出來的“滴舟”後,龍泉青瓷博物館相關負責人讚不絕口,表示之前也看到過很多“滴舟”復刻作品,其造型上雖然大體相同,但細節處總是略有差異。

  工匠之心,在於精益求精。劉梁鋒帶著復刻的“滴舟”,再次前往浙江省博物館,現場仔細對比,哪怕船上的一根雕欄、人物臉上的細微表情也不放過。

  從一張照片到成功燒制出完整、精美的“滴舟”,劉梁鋒歷經9個月,終於完成了當初的心願,將不可能變成了可能。手機備忘錄裏,那一段段文字記錄著每次到省博物館觀察到的“滴舟”細節,體現了他追求極致的“工匠精神”。

  “當作品出來時,我的心情是沸騰的。”劉梁鋒説,那種激動與自豪,自己永遠不會忘記。

來源:潮新聞    | 撰稿:共用聯盟(龍泉) 蔣加麗 徐傑 通訊員 蔣寧寧    | 責編:張曉欣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