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本站專題 > 浙江有禮 > 浙風十禮 > 敬有禮 新聞詳情
“後浪”奔涌的時代,“神仙居住地”如何喚來“歸巢燕”?
發佈時間 | 2024-01-25 09:31:23    

   青年者,國之棟樑也。在“後浪”奔涌的時代,家鄉之“燕”成為縣域發展中最活躍的因子。如何讓“孔雀東南飛”變為“燕歸巢”、如何豐富拓展基層組織形態、凝聚更多的青年讓小城迸發青春活力,是各地不斷探索思考的問題。

  地處浙江省東南部,台州市仙居縣因“神仙居住地”而聞名,是一座歷史燦爛、人傑地靈的千年古城。作為浙江省26個加快發展縣之一,仙居推出了“仙燕歸巢”思政引育工程,建立了縣大學生聯誼會組織,豐富拓展基層青年組織形態,把更多遠飛的“燕子”凝聚在一起,通過訪古村、看企業、分享會等多樣化形式,讓小“燕子”感知家鄉新貌,增進與家鄉之間的情感聯結。

  當前,在浙江省加快建設“青年發展型省份”和縣域共青團基層組織改革的驅動下,“仙燕歸巢”思政引育工程或是縣域與青年“雙向奔赴”、良性互動的生動縮影。

  行走的“青春思政課”:後浪感知家鄉新貌

  “大思政課”是思想政治教育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的一項重大改革措施。面對時代新人,如何善用“大思政課”?

  仙居高遷古民居內,精美的石雕、木雕吸引了大學生們的駐足,與古建築開啟一場穿越時空的“對話”……今年7月下旬,20余名返鄉“仙燕”走進高遷古民居,仙居縣委黨校副校長朱成當起“導遊”,帶領大家穿梭于新德堂、余慶堂、省身堂等院落。

  “走進高遷古民居,仿佛走進了世外桃源,我們驚嘆古建築的精巧設計,也增進了對仙居歷史的了解。”仙居籍在外大學生代表張馨予説。

  “把講臺搬進古村落”是“仙燕課堂”的一幕。“仙燕課堂”作為“仙燕歸巢”思政引育工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意在邀請仙居當地或者仙居籍文化人才、職業禮儀教師等參與課堂,讓青年在“行走的思政課”中感知家鄉魅力。

  家鄉特色是新時代“大思政課”的載體。初訪仙居,是青山環繞、綠波盪漾的人間福地;深入仙居,是産業興旺、人人安居的共富之地……

  “家鄉正在邁向共同富裕,特別是醫療器械等産業蓬勃發展。”仙居籍同濟大學準研究生朱鵬高擔任26位返鄉大學生組成的“溫暖仙居組”組長。他發現,除了以神仙居為代表的旅遊業頗有名氣,家鄉的文化底蘊和産業發展也獨具特色。

  在綠水青山之間,從單一企業到浙江省級醫械特色小鎮,仙居醫療器械小鎮走出了“産業+資本+飛地+平臺”的創新發展之路。放眼仙居,這裡正在著力打造包括高端裝備製造、醫療器械、新材料等在內的五個“百億級”的産業集群。

  家鄉近在眼前。為豐富“青春思政課”,仙居還組建“仙燕宣講隊伍”,組織大學生開展“仙燕説”系列視頻拍攝,包括“仙燕説‘習’語”“仙燕話家鄉”“青春思政課”等,通過新媒體形式讓青春之音穿越山谷。

  敲開“社會之窗”:實踐啟迪青春心靈

  “快來看,這是純手工製作的特色冰粉、燒仙草!”8月初,仙居如意湖畔熱鬧非凡,一位位暑期返鄉大學生正在擺攤“吆喝”,點燃了城市“煙火氣”。

  這是縣大學生聯誼會以大學生義賣為主題,以特色鮮明的攤位單元構成的創意市集,是“仙燕歸巢”助學義賣活動的一部分。

  在聯誼會的自組織下,越來越多的“仙燕”呼朋引伴,回到家鄉參與社會實踐。愛心義賣、拍立得小鋪、寫對聯、手作小物、點歌臺……“小燕子”各顯神通,最終獲得的利潤全部捐贈給“留守兒童之家”——東籬之家,參與公益事業。

  中國政法大學大二學生吳諸珍和夥伴一起參與了青春市集,展出了風格各異的手鍊、項鍊、戒指等飾品,“把成本還給飾品店店主,剩下的收益都會捐給留守兒童。雖然自己還在讀書,但也希望能盡力幫孩子們多做一些事,哪怕只有一點。”

  初探社會,正青春的“仙燕”總能迸發出無限力量。青春不負韶華,社會實踐洗滌了他們的心靈。

  譬如在走訪古村落時,不少“仙燕”意識到,保護古村落也是一種社會責任。朱鵬高直言,此次社會實踐了解到了家鄉的根脈,這些“根”也需要青年一代共同守護。

  “從社會實踐中了解到的家鄉,比從平時和網路中了解得更加深刻。”“95後”返鄉青年吳思靜説,“大學生不想荒廢假期,家鄉企業也需要能留在本地的人才。‘仙燕歸巢’是一個機會,能讓大學生了解本地企業的特色特點,找到企業所需、自己所能。”

  重任落在青年肩上,在社會宣講中得到了昇華。永安溪畔,一場青年宣講在盛夏之夜開講,青年學子結合自身所學專業,立足仙居實際發展情況,分別從數字化、旅遊業、可持續發展等維度進行宣講。

  乘風納涼、露天開課的形式打破了傳統的課堂模式,“零距離”“面對面”的講述激發了青年學子的家國情懷,也讓理論宣講更接地氣、更貼民心。一名納涼老伯稱,現在的年輕人用這樣的方式向老百姓傳遞黨的精神,非常有意義。

  “共富青年説”“青春分享會”“仙燕行”“仙燕學”……今年暑期,一系列極具個性化的“仙燕歸巢”活動如期舉行,以青春之名講好共富故事,不斷凝聚起共同富裕路上的青年力量。

  搭建“返鄉橋梁”:無形之中雙向奔赴

  當“歸巢”的“仙燕”重新認識家鄉,泛起對家鄉的全新期待,必定會有人希望有朝一日逐夢故土,掀起新一輪返鄉“熱潮”。

  吳思靜從紹興文理學院師範專業畢業後,選擇回到家鄉,在仙居縣盂溪中學擔任高中語文教師。她説,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家鄉同樣不遜色。

  她對家鄉仙居的認知很大程度上源於大學期間參加的“仙燕歸巢”暑期社會實踐活動。那時,她跟著結對老師走訪了仙居多個鄉村,幫助鄉村提升村容村貌的同時,也加深了對鄉土人情的了解。

  吳思靜深知“家鄉教育是重要一課”,從事教學工作一年間,她用年輕的思維創新教學理念,組織實踐課堂讓學生去尋找“家鄉文化生活”,“人物風志、課堂彙報、實地拍攝,每個學生眼中的家鄉不盡相同,呈現的方式也多種多樣”。

  無形的“鄉情紐帶”聯結在師生之間。作為一名返鄉青年,又身為一名語文教師,吳思靜認為,她有責任帶領青少年更多地感知家鄉風土人情,了解家鄉特色優勢。

  仙居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鄭海敏説,希望“仙燕”們以飽滿的熱情投入這次暑期實踐活動中,更希望他們學成後能夠回鄉就業創業,投身“仙鄉”發展。

  仙居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説,受地理位置、自然條件等因素制約,過去一直面臨著引才難題。在人才、科技、資本等要素的激烈競爭中,仙居聚焦“高品質發展”目標,聚力讓青年找到施展抱負的舞臺。

  “神仙大農”直播間裏,“00後”仙居籍青年汪思羽正繪聲繪色地介紹家鄉的冰楊梅汁。作為“中國楊梅之鄉”,仙居有著全國綠色食品原料(楊梅)標準化生産基地,這裡生産的楊梅汁多味濃、甜酸適口,一批本地年輕人通過網銷,幫農民“帶貨”。

  當前,仙居縣被列為浙江高品質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範區首批試點地區。仙居縣委書記崔波表示,仙居正緊扣“推動高品質發展、打造高能級城市、促進高水準共富”三大歷史任務,加快打造智造仙居、康養仙居、溫暖仙居、大氣仙居“四個仙居”。

  從資源要素相對缺乏的山區小縣城,到能讓“仙燕歸巢”的共富發展之地,仙居不斷探索改革之道、指導人才“引、育、留”之道,讓“青春之我”握穩新時代“接力棒”。

來源:仙居團縣委    | 撰稿:辛文    | 責編:張曉欣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