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本站專題 > 浙江有禮 > 浙風十禮 > 敬有禮 新聞詳情
“老手藝”與時俱進 台州竹編“秀”到了國外
發佈時間 | 2023-12-11 09:39:28    

  台州.png

 “Amazing,they are so nice!”12月3日下午,幾名外國遊客在逛台州市椒江區章安老街時,被鄭米華的竹編作品吸引住了,玩了半天,拍了一堆照片,也買走不少,説是帶回國給親友們開開眼界。

  這樣的場景,71歲的鄭米華早已見怪不怪了。儘管不會説外語,但絲毫不影響他將傳統的竹編手藝展示給外國友人們,不僅弘揚了文化,也為自己爭取到了訂單。

  50余載的制竹生涯裏,鄭米華和他的竹編手藝幾經“浮沉”,但不服輸的他憑藉自己的智慧和努力,一次次“絕處逢生”,讓竹編這門老手藝與時俱進,持續煥發出生機。

  如今,鄭米華和自己的子女共同守護著竹編技藝,順應市場的需求,不斷開發出消費者喜聞樂見的新産品,實現技藝傳承的同時,也創造出了價值和財富。

  “能吃一輩子”的手藝被塑膠不銹鋼“當頭一棒”

  “你敢信嗎?我那時候拜入竹編師傅門下學習沒多久,媒婆就把我家門擠破了。”説起50多年前的“輝煌”,鄭米華滿臉藏不住的得意洋洋。

  很難還原當時的盛況,但在上世紀70年代的章安街道,竹編手藝可是大家眼裏的“鐵飯碗”,出道即能巔峰,學成就能賺錢,被譽為可以“吃一輩子”的吃香手藝。

  鄭米華出生在章安木器竹匠家庭,從小耳濡目染,對竹器製作有著極大的興趣。1969年,初中畢業的鄭米華才17歲,他也想繼承家中的衣缽,但因為當時他的父親身兼多職,沒有時間和精力專門培養他,於是最終將他託付給了當地最有名望的竹匠名師盧學根教導。

  那個年代,人人都指竹編手藝的好,但卻沒有多少人能夠吃得了竹編行業的苦。回想起當學徒的四五年間,鄭米華還是對當時的艱苦記憶猶新。“這門手藝需要經過大量的練習才能領悟到其中的精髓,每天從早到晚,都是和竹子打交道,如何挑選竹子,如何處理和加工,最終變成不同粗細的竹篾,然後還要用不同的手法和技藝來編織。”

  不説流程和手法繁難,單是每天長時間地蹲地製作,就讓人苦不堪言。“因為製作需要,我們大多時候都是蹲在地上的。有時候做得入了迷,連續蹲了一兩個小時,等意識到了,發現已經站不起來了。”經常一天做下來,腿麻頭暈,晚上連邁腿上床的力氣都沒有了。

  而且每天長時間聚精會神地劈削竹篾,鄭米華的眼睛一直處在高強度的聚焦狀態,這也讓他落下了嚴重的眼疾。就在接受記者採訪當天,記者也留意到鄭米華的眼睛都是處在較為嚴重的腫脹狀態,不斷有濁淚流下,這是他做了半個多世紀竹匠所付出的代價。

  21歲那年,鄭米華學成出師,因為技法過硬,為人處事認真負責,好口碑很快就傳出去了。那時的家家戶戶,生活中都離不開竹製品, 比如扁擔,笠帽,萊藍,腳籮,曬品,畚鬥,米籮,飯籮,糠篩米篩,團基大籮等等,缺一不可。

  “我那會兒不斷被邀請到客戶家裏,幫忙製作全套竹制用品。”工錢是按天數給的,鄭米華手法嫺熟,工藝精湛,一般師傅需要3天才能完成的工作量,他基本上2天就能趕出來,活好還能省工錢,大家都來約鄭米華了。“那時候受到的待遇也好,主人家一天負責我3餐飯外,中間還有2頓茶歇給我燒點補品甜湯。”

  然而這樣的盛況持續了十餘年,卻在80年代中期,隨著塑膠製品和不銹鋼製品的開始普及,竹編手藝開始遭到了冷落。“大家都感受到了塑膠和不銹鋼製品的便宜耐用,慢慢替換了家中的竹制用品,我這邊的生意也是肉眼可見地變差。”

  從原先排著隊找他,然後到偶爾有人找他,再到後來,一整個月都等不到幾個人來找他做東西了。

  在逆境中尋找竹編手藝新出路

  受到新事物的衝擊,原本以為可以不愁吃喝一輩子的手藝,很快迎來了落幕,這讓竹編行業的同行們愁眉苦臉,很多人為了吃飽飯,不得不另謀職業。

  1986年,“撐不住”的鄭米華開始創業,不過他沒有去做和原來工作無關的內容,而是選擇和竹編工藝有聯繫的項目來做。“我當時就在想,難道這個竹編手藝就一無是處了嗎?家庭用品用不到了,難道其他領域也都用不上?”

  思維活絡的鄭米華很快發現了新的商機。那時候,建房修葺都需要搭建腳手架,方便建築工人可以在上面攀爬和操作。“原先的腳手架大多用木頭這些簡單搭一下,不僅牢固度沒保證,而且實在使用過程中也有很多不便和風險。”於是鄭米華就將竹編作品“縝密不破”的手法延伸出來,將竹篾變成結實的竹竿,用這種工藝搭出來的腳手架,輕盈耐用,牢固安全,很快就受到了工地和建築行業的青睞,鄭米華又迎來了做不完的訂單。

  可這樣的好生意沒有持續多少年,隨著腳手架逐步普及成更堅固的金屬架子,鄭米華的行業再一次面臨挑戰。

  90年代初,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更加活躍,市民的消費需求也越來越旺盛,品種也愈來愈豐富,這讓鄭米華也有很多機會尋找商機。

  “以前大家都吃大包子,然後到90年代的時候,突然流行起小籠包。但那會兒,蒸籠普遍還是那種很大的大蒸籠,並不適合小籠包的蒸制需求。”敏銳捕捉到這塊市場潛在需求,回到家中的鄭米華開始研究小蒸籠的製作,開發了直徑15、20、25釐米等等不同尺碼的小蒸籠,然後送到包子鋪那裏供對方挑選。看到一個個小巧精緻的小蒸籠,包子鋪老闆們愛不釋手。鄭米華又一次“破冰”成功。

  待到小蒸籠的製作市場開始競爭激烈起來時,鄭米華早已經抽身而退,他又有了新思路。上世紀九十年代末,百姓的生活水準已經提高了很多,除了最基本的衣食住行外,大家對生活品質的追求也在不斷提高,一些製作漂亮的手工藝品和伴手禮的需求也逐漸變得旺盛,中國從古至今一直流傳的“禮尚往來”也有了更豐富的選擇和內涵。

  “緊跟時代主題,摸清大眾的需求,製作出大家喜歡的禮品,就不愁沒人買。”鄭米華告訴記者,雖然竹制用品的市場萎縮了,但不代表就是一點市場都沒了。比如,在農村裏,大家都還保留著結婚嫁娶需要竹制器皿舉行婚禮儀式的傳統,鄭米華就把這塊業務承接了下來,雖然不多,每個月總有幾個單子找到府。

  “隨著經濟發展,家長們對孩子的學習越來越看重,中高考成了每戶家庭看重的大事,大家都希望在兒女的升學考試中討個好彩頭,所以我就發明瞭‘鯉魚躍龍門’的竹制禮品,每年夏天中高考季,就會有很多人找我定做這個禮品。”

  鄭米華還抓住了現代人環保意識的增強,和對傳統自然用品的追求,尋找一些上檔次的酒店尋求合作。“很多遊客到高檔酒店下榻,特別喜歡酒店裏放衣服的竹籮,擱鞋子用的竹鞋架,以及挂東西的竹架子,愛坐竹藤椅……而這些東西,我都能做。”這樣迎合顧客需求的提議,酒店自然不會拒絕,鄭米華又多了一些合作夥伴。

  在鄭米華位於章安老街的竹編工坊裏,記者還看到很多具有時代意義的作品,比如新中國成立70週年的紀念品,防疫抗疫的紀念竹扇子等,既生動又接地氣,總有一款産品會在某個瞬間戳中顧客的心,産品自然是不愁賣的。

  “所以説,不是時代淘汰了某個手藝,只要自己肯動腦子,準確分析大眾的需求,推著老手藝不斷運用到市場有需求的層面,老手藝自然不會‘老去’。”

  竹編手藝後繼有人且越做越大

  和許多傳統老手藝被時代逐漸淘汰不同,鄭米華不僅守護好了竹編這門技藝,而且還在一步步發展和做大。讓老爺子最欣慰的是,家裏的兩個兒子也都已經得到他的真傳。

  “以前竹編生意忙的時候,我的兩個兒子一直在給我幫忙。”大量的練習加上鄭米華的貼身指導,兩個兒子的竹編手藝很快也變得嫺熟精湛,已經完全可以獨當一面了。

  在鄭米華的支援和幫助下,大兒子鄭福秋擔任了椒江二輕竹編工藝廠的副廠長,協同廠裏的幾十名員工,開始將研發的各類在市面上叫好叫座的竹編産品批量生産。鄭福秋也牢記老父親的教誨和囑託:“要多動腦筋,多分析潛在的市場需求,發現人家沒有的東西,就要去做別人沒有的東西,才能佔到先機,闖出機遇。”同時,鄭米華的不少作品流入國外後,也為他贏得了不少國際上的訂單,像日本等亞洲國家,也經常會到鄭米華這裡下訂單,而這些單子,鄭米華都已經可以放心交給鄭福秋去做了。

  “我的小兒子鄭福軍現在在做廚師,不過他也時常會把竹編的手藝用來製作一些菜肴的裝飾上,贏得很多美食家的肯定和讚許。”説起兩個兒子,鄭米華滿臉自豪。“很多時候,竹編手藝不一定就用死在一個地方,它的原理和工藝手法,是可以千變萬化地用到不同領域的。”正是參透了這們手藝的精髓,鄭米華和他的子女們,才能不斷創新和嘗試,讓這門祖傳手藝不斷發揚光大。

  更讓鄭米華感到暖心的,是他們這樣的老手藝人,在古稀之年,不僅沒有被遺忘,相反,當地政府非常重視他們,不僅開發出古色古香的老街,更是免費提供店面,在政策和補貼上不斷給出支援,讓他能有一塊屬於自己的天地,向遊客展示竹編技藝,向外界傳承匠人精神。

  “這邊的政府工作人員真的非常有心的,經常會來拜訪我,問我近況如何,有沒有遇到什麼困難,及時給我提供幫助,幫我解決難題。”而且,政府工作人員還會不時舉辦各類活動和宣傳,將遊客們吸引到章安老街,遊客一多,鄭米華的竹編舖子就熱鬧了起來,被遊客“眾星捧月”的感覺,讓鄭米華仿佛回到了當年的鼎盛時期。

  此外,政府還會組織學校學生,到章安老街開展社會實踐課,鍛鍊學生的動手能力,感受一下非遺文化的魅力,而鄭米華這邊就是學生們過來社會實踐的合作場所。為了方便學生過來體驗,鄭米華還在閒暇時間製作了不少模板,只需要將竹篾在模板上放上去,按照一定的規則交織編排,很快就能做出一個簡單的竹編半成品,再經過簡單地扎捆塑形,一個小籃子或者一隻小魚籮就很快成型了,弱化了前期準備材料的枯燥以及入門體驗的難度,讓學生們短時間裏就可以收穫成功和快樂。

  “你要讓孩子們直接品嘗到甜頭和成就感,他們才有可能願意更多的接觸這門手藝。”看得出來,為了培養晚輩們對竹編技藝的興趣,老人家煞費苦心。

  作為傳統手工藝的傳播者,鄭米華在和遊客以及學生交流的時候,也不忘進行一些愛國主義教育,在他的很多作品中,也不難看到有相關“愛國”“愛黨”元素的呈現。在鄭米華看來,老手藝得以流傳,離不開好政策的支撐,老匠人們能持續得到尊重,也多虧了黨和國家的保護和重視。

來源:潮新聞    | 撰稿:記者 陳棟 朱夢成    | 責編:張曉欣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