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本站專題 > 浙江有禮 > 浙風十禮 > 幫有禮 新聞詳情
持續47個月收到捐款,帶著一麻袋自家種的花生,她們從河南趕來浙江尋人
發佈時間 | 2024-03-26 09:26:00    

   做好事不難,難的是一直做好事。

  2020年5月起,一筆來自浙江舟山的愛心捐款,源源不斷地溫暖著河南孟女士一家,每個月1500元,已持續47個月,目前累計約7萬元。

  關愛線上傳遞,孟女士一直想當面致謝。

  大約一週前,她帶著家人從河南來到舟山,打聽這個愛心人士的。3月19日,她們找到了這位好心人——海匯海洋工程技術(舟山)有限公司總經理于曉龍。3月25日,潮新聞記者聯繫到了當事人,背後的溫情令人動容。

  丈夫去世留下孤兒寡母

  捐贈給了一個家庭活下去的勇氣

  坐大巴從河南確山縣出發,再從駐馬店輾轉坐約20個小時的硬座,孟女士帶著58歲的婆婆、4歲的女兒,拎著一麻袋花生,來到舟山。

  之前來舟山,是處理家人去世的相關事宜,內心滿是悲傷。“這次來舟山,心裏很高興,很激動。”孟女士告訴潮新聞記者。

  到了舟山,剛剛找了賓館安頓好,她們便找到舟山當地媒體、熱線幫忙尋人。

  熱心的尋人小隊找到普陀區大幹社區新居民黨支部書記、匯舟公益綜合服務隊隊長楊秀青,想問他是否了解情況。

  巧的是,楊秀青正是這筆愛心款項的牽線人。

  2020年4月,孟女士的丈夫在東海出海作業時不幸遇難,負責調解工作的楊秀青在那時候認識了她們。“還帶著幾個月大的孩子,到了這裡一直在哭。”

  後續溝通中,他了解到,孟女士的公公多年前因病去世,家中還有12歲的小姑子、8歲的兒子、剛出生的女兒。丈夫的死亡賠款全部用於還債後,她和婆婆想支撐起這個家,並不容易。

  “要想想辦法,能怎麼幫她們解決困難。”楊秀青想到了于曉龍。

  于曉龍的公司一直在做公益,也曾捐助過一些大學生。聽説了這個情況後,于曉龍毫不猶豫伸出了援手。

  他們按照每個月1500元的數額捐款,公司負責對接的同事把這筆錢轉給孟女士,從未間斷。到了春節、中秋等節日,還會額外轉賬並贈言祝福。

  “這份持續不斷的捐贈,讓我們全家感受到了溫暖,有了好好活下去的勇氣。”孟女士説。

  愛心捐款將持續至孩子成年

  他説:只是一件小事情

  捐款與關愛一直都在。孟女士家的日子一天天過去,生活也一天天有了希望。

  孟女士告訴潮新聞記者,其實她們一直想當面跟愛心人士説聲感謝,但是之前孩子太小,脫不開身,“現在孩子大一點了,也可以一起過來。”

  帶了一麻袋自己種的花生,從河南到浙江拎了一路,想送給於曉龍等人,她們説:“我們也沒有什麼好的東西,一點點心意……”

  知道孟女士要來找于曉龍表示感謝,楊秀青很開心。

  不過,因為手機曾丟失、對方公司地址變動等原因,他也不知道怎麼聯繫于曉龍。

  他們去查資料,想找新地址;去問熟悉當地情況的計程車司機,是否見過這個公司;花了一天時間,問到可能在某個大廈,又直接奔過去,終於見到了。

  上著班,突然看到這一家人,于曉龍又驚訝又開心,對於接連而來的感激,他也很不好意思:“沒事,這點小事情。”

  “她們之前也沒有提過要來,我都不知道這個事情。”他告訴潮新聞記者,這些款項由公司裏同事們一起捐助,“只是一件小事情,不值得報道。”

  他也表示,這份捐助也將持續到幾個孩子成年。

  孟女士的婆婆卻直抹眼淚:“不是他們幫助我們,我們這一家子沒法過了。”

  “現在的生活還是和以前一樣,孩子都在上學了。”孟女士説,家裏的孩子們也都知道有這樣一位愛心人士在幫忙,在這個家,感動與溫暖常在。

  見面後,孟女士一家了卻一樁心願,已經回到河南家中,她再次對記者説:“真的非常感謝他們!”

  而送給海匯海洋技術有限公司的錦旗和花生都留在了舟山,錦旗上寫著:慈善胸懷天地闊,仁愛信義暖人心。

來源:潮新聞    | 撰稿:徐婷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