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本站專題 > 浙江有禮 > 浙風十禮 > 幫有禮 新聞詳情
送醫送藥進大山 這支高山巡迴醫療服務隊出發了
發佈時間 | 2024-02-07 09:10:44    

       “早!”“你也來啦!”……5日上午8時許,鄞州區橫溪鎮金山村的老人們陸陸續續來到居家養老服務站,盼著高山巡迴醫療服務隊的到來。

  當天早上7時半,記者跟著高山巡迴醫療服務隊進了山。一路上,3名醫務工作者時而核對藥品清單,時而對已經掌握的老人身體健康等相關資訊進行梳理。而記者從一開始的加入“群聊”,到後來因為盤山公路導致暈車直接“閉麥”。

  “我第一次來的時候,和你一樣。一開始還挺興奮的,巡診回來的路上,我直接下車走回醫院的。”橫溪鎮中心衛生院社區科科長吳金萍緊緊抓著門把手説,金山村是橫溪鎮海拔相對比較高,距離也比較遠的地方,“一般情況,從醫院到金山村醫療巡診點有十五六公里,基本都是盤山路,要開半個多小時。來一次,不容易。”

  其實,對於金山村的老人來説,想要去橫溪鎮中心衛生院就醫,也不容易。因為,村裏到衛生院每天只有4班公交車,往往因為就診、檢查需要排隊,老人們極有可能錯過班次。

  吳金萍表示,橫溪鎮梅嶺、吳徐、金山以及楊山村與鎮衛生院距離較遠,公共交通班次少,老年人出行不便,就醫難度相對大。高山巡迴醫療服務隊定時、定點、定流程,一週兩天,前往4個高山村為村民開展診療、配藥、體檢報告解讀、到府服務以及其他健康服務活動。

  40分鐘後,記者和高山巡迴醫療服務隊抵達了金山村醫療巡診點。此時,已經有十來位老人在等待,3名醫護人員便馬不停蹄地問診,測血糖、量血壓,配藥。

  隊伍中一位葉世娥老人告訴記者,自從去年6月,高山巡迴醫療服務隊來村裏後,她再也沒有因為配藥難這個問題而犯過愁。原先,葉世娥都是趁著自己買菜買必需品時,“順帶”去趟橫溪鎮中心衛生院。

  有時候買東西時間長了,葉世娥看趕不上公交車,就不會再去配藥。這樣一來,她的高血壓、高血脂的藥吃吃停停,指標也自然控制得不理想。

  但這樣的情況隨著高山巡迴醫療服務隊的到來有了改變,配藥方便了不説,就連身體有個小痛小病也及時得到了診治。其間,葉世娥還簽約了家庭醫生。

  “他們交關好啊!態度好!”説起高山巡迴醫療服務隊,葉世娥不停地誇著他們巡山尋到了山尖尖,送醫送藥送到了心尖尖。

  記者在現場還發現,高山巡迴醫療服務隊的另一名隊員敖勇醫生主要是給居民配藥。他手邊總是放著兩張紙,一張是這一次巡診的藥品清單,另一張則是下一次要帶來的藥品。

  “叔叔,藥怎麼吃我給你寫在藥盒上了,一天吃幾次,一次幾粒都寫清楚了。”敖勇耐心地給前來配藥的老人説。

  因規範用藥病人的血壓、血糖得到有效控制,是高山巡迴醫療服務隊到村裏後老人健康觀念改變的一個縮影。據統計,從去年6月至今年1月底,金山村老人的血壓、血糖控制率從40%上升至60%,規範管理率從50%上升至60%,疾病並發癥概率下降10%左右,家庭醫生在簽人數從25人上升至57人。

  短短一個上午,高山巡迴醫療服務隊給轄區28名老人測了血糖、量了血壓,給11名老人配了藥。幾乎每個來問診的老人走時,都會説一句:“辛苦了,謝謝儂”。

  “從過去的‘群眾跑’變為現在的‘醫生跑’,讓村民足不出村就能接受醫療服務,看著他們身板硬朗、身體健康,多暈幾次車也值得啊。”吳金萍笑著説,對於高山巡迴醫療服務隊的隊員們而言,老人們的這句“辛苦了,謝謝儂”也是對他們工作的認可,更是對他們的激勵。

來源:潮新聞    | 撰稿:共用聯盟·鄞州 王莎 通訊員 鬱陳娜 記者 王波    | 責編:張曉欣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