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本站專題 > 浙江有禮 > 浙風十禮 > 幫有禮 新聞詳情
讓幸福在家門口“嵌入” 北幹“民生坊”把民生服務嵌進群眾心坎裏
發佈時間 | 2024-01-25 10:49:26    

   “彩鳳,我這有兩條褲子的褲腳大了些,能不能幫我改改……”上午9點,蕭山區北幹街道廣德社區“民生坊”內,陳彩鳳的裁縫鋪剛開門就來了生意。

  已經退休的陳彩鳳是北幹街道廣德社區的居民。去年,隨著北幹街道首個“民生坊”在廣德社區落地,擅長針線活的她和擅長開鎖的漆學安、擅長空調維修的譚剛在民生坊內的“匠人所”裏擁有了自己的工作臺。“在我這裡剪褲邊、換拉鏈收10元,拷邊收3元……”陳彩鳳告訴記者,價格和區位優勢,讓她的裁縫小鋪已小有名氣,“也有人跑大半個城專門來一趟找我裁衣褲。”

  廣德社區建成于2002年,是蕭山區第一個城市市政拆遷安置小區,人口老齡化程度較高,便民服務需求大。社區黨委書記童春燕回憶,打造“民生坊”的初衷,是小區內一位老人在外出理髮時摔傷了。“老百姓日常所需的‘小修小補’生活服務業態,其實是城市生活幸福感的所在,也是城市更新後應該留住的溫度。”去年開始,結合現代社區建設,北幹街道以廣德社區為試點,充分挖掘區域記憶體量資源,嵌入式整合原有零散、破舊商鋪空間,通過“微改造、精提升”,實現“民生坊”建設低成本煥新、最大化利用。

  開在廣德社區的首個北幹“民生坊”整合設置了“匠人所、沫汽洗衣、活力空間、成長驛站、開心茶館、金秋驛站、銀齡超市、銀色年華理髮店”八個小場景,並以“公益+惠民”並行的運作模式,按照不同人群不同價格實行差別化定價。如銀色年華理髮店為60歲以上老年人提供7-8元優惠定價,80歲以上老年人可享受每年6次免費理髮,殘疾人可隨時預約到府服務。

  為了讓嵌入式服務實現可持續供給,當地沒有把民生坊全部交由市場,而是在居民需求和居民資源上尋找“連結”。當地以“社區合夥人”機制為抓手,鼓勵引導小區居民和各類社會力量參與社區共建,讓“居民服務居民”。截至目前,廣德“民生坊”已挖掘、招募“社區合夥人”40余名,培育共富工坊1處,積極引導維修、開鎖、裁縫、刻章等各類技能達人到坊中服務奉獻、發光發熱。童春燕告訴記者,目前“民生坊”內最受居民歡迎的“匠人所”日均服務量超100人次,“這代表我們真正把嵌入式服務設施嵌進更多百姓的心坎。”截至目前,廣德“民生坊”已累計接待服務居民超40000人次,組織開展公益活動超120場。

  “‘民生坊’解決的是市場化下解決不了的問題。”在北幹街道黨工委書記丁裕看來,北幹“民生坊”更加注重從居民需求出發的公益便民服務,為“小便利”的留存提供延續生命的土壤,為居民提供切切實實的“小實惠”,也為社區活動空間帶來凝聚力和生命力。主題教育開展以來,北幹街道已對轄區40個村社開展全面排摸,梳理各村社現存閒置空間、碎片空間,通過騰挪整合、空間置換等形式,根據社區實際和居民需求,在全域分類布點29個“民生坊”。同時,積極探索建立“坊長制”,制定入坊“標配+選配”功能表,根據居民“口味”做好場景配置,讓暖心配套、便利生活推門可見、可感可及,計劃在2024年完成10個“民生坊”建設,在2026年實現29個“民生坊”全覆蓋。

來源:杭州日報    | 撰稿:記者 金婷婷 蕭山微融圈 陸嘉倫    | 責編:張曉欣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