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本站專題 > 浙江有禮 > 浙風十禮 > 幫有禮 新聞詳情
穿越時空的相遇 寧波"00後"志願者為烈士修復遺像
發佈時間 | 2023-04-06 10:10:47    

W020230406327015276822.jpg

   清明之際,芳草萋萋。梨花雨細,綿綿哀思。

  4月3日,在象山縣青灣水庫東山隅,鄭光祖烈士的墓碑肅然矗立。鄭文斌等侄孫四人恭敬地把烈士遺像祭奠在英靈的墓前。

  鄭光祖烈士峭直的臉龐,透露出剛毅而深沉的目光,注視著人們和遠方。

  “頭一回。在墓前,我們能和伯公遺像面對面。”鄭文斌説,我們後人只保存了一張小小的、斑駁的伯公照片,看不清他的容貌。”

  新近完成這幅遺像修復的是來自寧波財經學院的“我為烈士修遺物”志願服務團隊。“謝謝你們幫我們了卻了綿延多年的心願。”面對一同前來祭掃的師生,烈士後人感激不已。

  “看,伯公這張遺像修復得多有神采。這麼多年了,他今天好像又回到了我們身邊。”

  英魂遺容,熠熠生輝。

  魂兮歸來,浩氣長存。

W020230406327015862205.jpg

  “在我們的手中,烈士遺容逐漸清晰起來”

  1922年,14歲的鄭光祖告別象山故宅,前往定海公學求學,意氣風發奔向他的新世界。

  5年後的8月1日,南昌起義的槍聲像一道閃電劃破夜空,中國共産黨領導下的人民軍隊就此誕生。

  首義中就有鄭光祖驍勇的身影。定海公學畢業後,他赴廣州投奔國民革命軍,編入朱德任團長的軍官教育團。正是在這裡,鄭光祖隨軍參加了北伐和南昌起義。

  如同歷史深處的迴響,去年8月,南昌八一起義紀念館公佈了鄭光祖等54名起義參加者新增名錄,在黨的隱秘戰線戰鬥的鄭光祖方才被更多人了解。當時,他考取了南京軍官學校,隨後秘密從事黨的地下工作。1932年,他被害於南京陸軍第一監獄中。

  鄭光祖在家鄉還有後人嗎,生前他是什麼模樣?寧波日報報網端去年發起尋訪報道,並輾轉聯繫到了鄭光祖的親屬後代。在象山大碶頭村鄭光祖故居,仍有鄭氏後人居住。他們向記者提供了一張珍貴卻漫漶不清的照片。

  在這兩寸大的照片中,畫面大面積脫落,眼睛、眉毛、下巴等部位花白,烈士年輕的臉龐蒙上了模糊的暗影。鄭文斌説,讓伯公照片重現容光是我們多年來的夙願。

  報道刊發後,記者接到了“我為烈士修遺物”團隊打來的電話:“我們來接受這個光榮的任務!”

  然而,當拿到照片後,指導老師曹明和學生志願者曾海航都感到了沉甸甸的壓力。“殘損這麼嚴重,臉部很多關鍵資訊看不到了,能還原到什麼程度,我們心裏也有點忐忑。”

  “鄭光祖烈士只有24歲,犧牲的時候與我年紀相倣,他為了革命理想毅然獻出了寶貴的生命。”曾海航説,“我不可能無動於衷,我必須為他做點什麼。”他暗下決心,想盡一切辦法也要把遺像修好。

  在曹明老師的指導下,曾海航和團隊同學全身心地投入照片的修復中。由於年代久遠,歷史留給他們的資訊,少之又少。師生們走訪了革命紀念館、檔案館,盡可能尋找烈士資料。“為了找到烈士照片中同樣款式的衣服,我們蒐集了數百張同時代的服飾圖,反覆研究服裝的細節特徵,逐一進行甄別比對。”

  “曹明老師叮囑我們:只有耐住性子,才能做好紅色遺物的修復。”為了能更精準還原面容,曹明和同學們拜訪後人,徵集到了烈士母親、妹妹等直系親屬老照片,仔細琢磨面部共性特徵,一點點提取有效資訊進行修復,一遍遍不厭其煩地加以修正。

  “在我們的手中,鄭光祖烈士的容貌終於漸漸清晰起來。”

W020230406327015862205.jpg

  穿越時空,“00後”遇見“00後”

  穿越了漫漫百年時光路,上世紀的“00後”鄭光祖與今天的“00後”曾海航,在遺像修復中迎面相遇。

  “我始終覺得,鄭光祖烈士從沒有離開過,他只是留在了昨天。我幾乎天天與他面對面,在實驗室的電腦螢幕上,鄭光祖烈士就在那裏注視我。修復這張約一百年前的照片,我似乎感到他的英姿和精神在今天重新煥發了生命。”

  日復一日的修復中,讓每一個參與其中的學生志願者深切地體會到,為烈士修遺物的志願服務,緊緊綰係起當下與歷史兩個時空,傳遞著今人和先烈的精神對話。

  2020年以來,寧波財經學院人文學院社會實踐團的學生在暑期尋訪烈屬的社會實踐中,發現烈士遺留下來的許多文書、證件、照片等物件經歷歲月的侵蝕,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老化、霉變、破損等問題。

  修復紅色遺物的想法在這些“00後”心中萌生。他們發揮文化遺産、文物保護技術等專業學科優勢,發起開展“我為烈士修遺物”志願服務項目,為烈士親屬修復破損遺物。和曾海航一樣,越來越多的青年學生通過“我為烈士修遺物”,開始走近烈士,走近那些偉大的心靈。

W020230406327016388409.jpg

  在走訪烈屬時,志願者團隊認識了陳荷珍老人。她的父親叫陳忠根,1951年在抗美援朝作戰中犧牲。“當時我還不滿一週歲,不知道父親長什麼樣子。”陳荷珍説,父親身後留下的只有烈士證明書和書信。

  思念成河,老人時常翻閱。歲月流逝,紙張慢慢泛黃,褶皺處也都破裂了。“字跡有些變淡,我就用水筆描上去。破了,我用透明膠反反覆復粘了好幾道,生怕一不小心再損壞”。

  志願者張瑜説:“想要修好這些紙質遺物,得先取下膠帶,這是很難的一步。曹明老師和我們專門開了研討會,決定先將膠帶紙進行濕化處理,使用脫膠劑,再結合擦拭法用小鑷子除膠。”

  張瑜和同學們始終懷著敬畏之心。“我們遵循文物修復修舊如舊的原則,也就是在可逆的、不破壞本體的前提下進行穩妥的手工修復,讓這些烈士證明、信件等紅色遺物長久地保存下去。”

  當烈士證明書、書信等遺物修復送還時,陳荷珍老人熱淚盈眶:“這些是我和父親僅有的聯繫紐帶。修復得和最初的樣子一模一樣!特別感謝志願者,讓我感到父親的氣息貼得我更近了。”

  修復紅色遺物,為銘記更為傳承

  電影《長津湖》的上映,再次將這段歷史裏的英雄人物,與這群“00後”大學生志願者聯繫到了一起。根據“我為烈士來尋親”項目志願者孫嘉懌尋訪到的資訊,海曙籍烈士汪文才第一批入朝作戰,是9兵團20軍60師178團3營7連的副連長,1951年在長津湖戰役古土裏戰鬥中壯烈犧牲。

  在集士港鎮湖山村,烈士後代家中還保存著半塊依稀寫著“革命先鋒”字樣的木匾。歲月更疊,風吹日曬,這塊木匾只剩下一半,字跡模糊,多處開裂。

  牌匾修復的第一個難題便是找到合適的板材。經過近一個月的尋找,大家在一片待拆遷的老房子裏,發現了與牌匾年代、材質接近的木板。但師生們還不是很滿意,又專門去了舊貨市場“淘寶”,並反覆比對選材,最終找到了最合適的板材。

  為了修舊如舊,大家用三氯化鐵和紅茶對板材表面進行做舊處理,油漆要調出老色調,得加進檐上的細浮灰,師生們用專業的技能細心打磨,讓功勳牌匾重新煥發光彩。在一筆一刀的雕刻中,學生們也穿過歲月,與70年前浴血奮戰的年輕人,在精神上有了更深的共鳴。

  志願者林佳琪説:“我們此前只是在電影和新聞中了解到志願軍英雄事跡,很多還停留在模糊的概念上。通過親手修復遺物,如同與烈士們面對面交流,感受到他們對國家那份毫無保留的清澈的愛。”

  天地英雄氣,韆鞦尚凜然。修復紅色遺物,為銘記,更為傳承。每一次的悉心的修復,既是對烈士及後人的告慰,更是對初心的叩問,對精神的喚醒。

  “每一張烈士證、書信、照片、功勳匾都訴説著烈士們的英雄故事。我們每參與修復一件烈士遺物,都經歷一次精神的洗禮。我們青年人要做紅色根脈的守護者,讓英烈精神生生不息。”學生志願者走出校門,結合自己的感悟,把烈士遺物修復背後的故事講給更多的人聽。

  志願者李悅婷在宣講中以這樣的句子結尾:“如果你問,我們的初心是什麼,我想這樣回答你:下一個百年,青年一代能否讓世界變得更好,我們要去試試。時間吹落的,請交給我們撿起來。”

  承接全國各地125件紅色遺物修復,參與的學生志願者超過300名;足跡遍佈多個省市,行程上萬公里,尋訪百位烈士親屬,採集紅色故事,向學生和公眾開展紅色宣講,受眾超過10萬人次……不久前,“我為烈士修遺物”志願服務項目,榮獲2022年度寧波市最佳志願服務項目,摘得第六屆中國青年志願服務大賽金獎。

  寧波財經學院人文學院副院長夏柯説:“我們師生為烈士親手修復遺物,就是用行動緬懷英烈、追思英魂,同他們對話,與他們共情,體會他們在風雨兼程中的百折不撓,感悟血脈相連的英雄氣節,以英烈精神滋養代代青年的魂魄,薪火相傳,把紅色基因傳承下去,續寫奮進路上的青春凱歌。”

  4月2日晚上,寧波財經學院文物修復實驗室燈火通明。曾海航畢恭畢敬地戴上手套,小心翼翼地為鄭光祖烈士修復照片覆膜、裝框,確保烈士遺像光潔平整。

  翌日清晨,志願服務團隊師生一路懷著虔敬的心情,護送烈士遺像至墓地。人們敬獻花籃,向鄭光祖烈士鞠躬、默哀致敬。曹明代表志願服務團隊,捧著新修復的烈士遺像,莊重地遞交給烈士後人。

  歷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傳。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時間的腳步匆匆向前,那些定格在歷史畫卷中的面容仍然熠熠發光,凝聚成鼓舞人心的光芒,照亮蒼穹。

  一同參加烈士祭掃的象山縣退役軍人事務局副局長俞偉鋼説,師生志願服務團隊為烈士修復珍貴的遺像,讓我們也很動容。

  “此時此刻,家國清明。撫今追昔,鑒往知來。守護英烈,就是守護一個國家的光榮記憶、一個民族的精神家園。以英雄為路標,沿著英烈指引的方向前行,我們才能不忘來時的路,看清腳下的路,走好未來的路。”

  蒼松翠柏,碧血丹心。

  魂兮歸來,瞻我河山。

  面朝著遠處連綿的青山,曾海航捧著烈士的遺像久久地佇立:“光祖烈士啊,您還好嗎?今天,您可見到了這山野綻放的杜鵑花映紅了祖國的春天?”

來源:中國寧波網、甬派新聞    | 撰稿:辛文    | 責編:彭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