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省文物局正式公佈全省第二批革命文物名錄,包括不可移動革命文物113處和可移動革命文物1400件/套,金華永康市水利工程“華東飛渡”(杜山頭杜槽)上榜。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永康人民的“大水缸”—楊溪水庫建成蓄水,高溫乾旱、雙夏缺水的氣候嚴重影響著當時灌區農業的發展,為此永康修建了當時長度和流量規模在華東地區首屈一指的“華東飛渡”。從芝英鎮的油川渡槽進口開始,橫跨杜山頭、棟隴、雅莊、紹童、三溪、上宅口、雙錄庵到橫橋渡槽出口止,全長達8891米,猶如一條巨龍橫臥永康腹地。
“華東飛渡”的建設背後,是永康人民堅持不懈的奮鬥精神。
1986年,當時的縣水電局工程技術人員經過艱辛的勘察、測算,大膽創新提出北幹渠從原設的U型渠道走線方案變更為穿山架橋遁地式的直線方案,通過反覆論證,做出了這個渡槽群的重大決策。方案調整後渠線長度縮減,灌溉面積增大,灌溉流速增加,還節約投資113萬元。較原設計U型方案,輸水長度足足縮短了6.75公里,灌溉放水時間也減少了整整2.54個小時。
1987年開始,永康縣委、縣府秉承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精神,組織發動了500多名黨團員帶領3000多名群眾參與到“華東飛渡”的建設當中,幾十個專業工程隊相繼進場施工,幹得熱火朝天、轟轟烈烈。
1989年,杜山頭渡槽拱式段37號支墩被雷電擊中,墩身多處震裂,由此在渡槽上增設了避雷裝置,又為實踐化為理論邁出了重要一步。
“華東飛渡”建設雖幾經波折,最終於1996年6月順利完工,與太平、三渡溪、黃墳、上黃等五座水庫幹渠連成灌溉網路。
隨著永康工業的快速發展,農田灌溉功能有所減弱,如今的“華東飛渡”仍肩負著灌溉重任,橫跨永康東西將常年優質的水源從楊溪水庫輸送至花街鎮的倪宅村,為灌區農産品穩産穩收提供了保障,也不斷改善著灌區農業生態環境。
(圖片由永康市水務局提供)
來源:中國網 | 撰稿:通訊員 吳巧竅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