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浙江 > 嘉興 > 垃圾分類 新聞詳情
分類在“嘉”·典型案例|桐鄉市塑造集聚特色的“三桐一特”模式
發佈時間 | 2023-07-03 11:07:19    

   近年來,浙江省桐鄉市持續優化垃圾分類桐鄉模式、不斷創新工作舉措、有效強化數字賦能,全面推廣先進做法,全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取得了實質性突破。

  桐鄉市以“網際網路+”為助力,打造可回收物智慧回收平臺“桐拾袋”;通過實施“桐管家”三級管理模式,實現居民小區生活垃圾精準分類;通過發揮“桐先鋒”引領,帶動全社會參與;從實現源頭減量入手,打造分類特色單元,從而形成符合實際、成效顯著的“三桐一特”綠色發展新模式。

  桐鄉市生活垃圾已連續四年負增長。

  截止目前,城鄉生活垃圾分類覆蓋率達到100%,資源化利用率達到100%,無害化處理率達到100%。

  推出線上“桐拾袋”,拓展生活垃圾分類智慧化新領域

  為破解生活垃圾分類中可回收物回收率偏低、定時定點不夠便捷等處置短板,桐鄉市在全國各縣(市、區)中率先與支付寶對接,推出生活垃圾智慧回收平臺——“桐拾袋”,居民只需打開支付寶,點擊預約時間段,操作方式簡單快捷。預約範圍覆蓋城區213個居民小區,217個機關事業單位(國企),面向19萬餘戶家庭,滿足居民不同時段的“拾取”需求。

  面對“回收價格如何定?”的問題,桐鄉市採取“一高一低”回收模式,即對可回收物採用回收價格高於市場價5%、兌換物品價格低於超市零售價的回收模式。通過經濟杠桿調動市民參與熱情。支援積分線上線下多渠道兌換,到府拾取的可回收物經過二次分揀以後,將按品類分別稱重,並按實時價格兌換積分,打入市民的“環保金賬戶”中,支援線上及全市11個實體超市消費使用。

  “桐拾袋”程式還內設置環保金排行,可對用戶回收量及回收次數進行統計;並在後臺對垃圾回收種類及回收量、用戶小區分佈進行研判,為下一步工作提供依據。

圖片1.jpg

圖片2.jpg

  布點“桐管家”,激發源頭精準分類新動力

  桐鄉市建立了完善的生活垃圾分類精準管理機制,打造“桐管家”三級管理模式,即“大桐管家”由社區書記擔任,“小桐管家”由物業經理擔任,“桐管員”為專職勸導員。在全市招聘300名“桐管員”,採取串門式宣傳、嘮嗑式宣傳等多種群眾喜聞樂見的宣傳形式,入戶“送標簽”,鼓勵居民主動分類。

  根據督導情況,由“大桐管家”或“小桐管家”設置居民分類紅黑榜,並採取實物獎勵、積分增減等方式,激勵居民精準分類。對分類錯誤的居民,“桐管員”必須在三個工作日內完成二次勸導,達到初期輔導,入門入心;中期輔導,堅持分類;長期輔導,行為自覺的效果,真正實現家家分類、桶桶精準。

圖片3.jpg

圖片4.jpg

  發揚“桐先鋒”,引領生活垃圾分類新典範

  “桐先鋒”依託黨員志願服務體系,要求黨員到所在社區報到,組建“垃圾分類志願服務隊”。結合新時代“網格連心、組團服務”工作,組織黨員深入基層開展走訪,向群眾宣傳解讀生活垃圾分類減量工作,確保每名黨員至少參加1次垃圾分類志願服務,每次活動不少於1小時。

  “桐先鋒”廣泛組織一次分類知識培訓、組織一次“雲”上考試、發起一次綠色倡議、開展一次志願服務、體驗一次互動基地、參與一次“桐拾袋”等六個一系列活動。活動開展以來,4萬餘名黨員參加了“桐先鋒”系列主題活動。

圖片5.jpg

圖片6.jpg

  開展特色小區擴面,探索生活垃圾源頭減量新路徑

  桐鄉市選取河濱小區等28個居民小區、桐鄉高級中學等2個學校開展特色小區(學校)建設,採用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廚余垃圾、其他垃圾、大件垃圾、建築(裝修)垃圾及園林綠化垃圾“七分法”分類,特色學校採用“四分法”,確保各類垃圾分類投放、分類儲運、分類處置。

  桐鄉市創出酵素製作、三治融合、特色樓道等主題鮮明的特色亮點,為分類工作提供有效示範。以大通悅府為例,該小區日均處理廚余垃圾43.5千克,減量成效21.8%;環保酵素工作室日均回收果皮等3千克,減量成效1.5%;垃圾總減量已達45%以上,同時28個小區均實現廚余垃圾源頭減量20%的目標。

  而在同德公寓通過打造“第六支宣傳及實踐隊伍”,拓寬解決開發區(高橋街道)企業多、推動垃圾分類壓力大的難點問題。(圖文由桐鄉市分類辦提供)

來源:中國網    | 撰稿:辛文    | 責編:陸姍姍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