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浙江 > 嘉興 > 科教金融 新聞詳情
嘉興高校開設漢服選修課 助力共富路上“同袍情”
發佈時間 | 2024-01-04 14:41:56    

   為啥這屆年輕人都愛玩漢服?問過很多嘉興職業技術學院選修《漢服鑒賞》課程的學生,大部分學生的答案是“好看”。

  通過學習《漢服鑒賞》課程,同學們認識了漢服,進而探究漢服所蘊含的深層次含義,提升民族文化認知記憶自身身份的認同和自信,增加民族的認同感和自豪感。同學們最感興趣的是課堂上的漢服展示走秀的環節,從深衣到袍服,從襦裙到鳳冠霞帔……同學們深入了解了各個朝代人們的服飾習慣,婚喪嫁娶、歲時節令,各種禮儀與漢服之間的關係,通過小小的一堂課培養當代大學生彬彬有禮,禮儀自信的美好形象。

圖片1.jpg

圖片2.jpg

  教學團隊成員傳播漢服文化

  著漢服,助力共富

  看似一堂簡單的漢服課程卻給當地的西塘漢服集市帶來了不小的效應。全國最有影響力的大型漢服節,每年都在西塘舉行。而嘉職院是本地區唯一開設漢服文化課程的職業技術學院,有著較強的師資力量和專業化技術人才,加強校企合作構建雙向合作平臺,實行“技術培訓、定向輸出”。推行市場選單,企業下單的合作模式,通過雙向合作,由嘉職院通過課堂對接對漢服文化節,堅持創新,把漢服內在隱含的文化價值、實用價值與藝術價值和審美價值有機結合,為西塘漢服旅遊注入活力。

  現階段年輕群體成為推動國潮在社會上形成文化風潮的重要人群。《漢服鑒賞》課下同學們參加西塘鎮的志願者活動,利用節假日為遊客進行漢服展示,深衣、袍服、馬面裙,襦裙、褙子、鳳冠霞帔,同學們身著漢服邊走秀邊解説,Dior的馬面裙風波説明瞭我們需要輸出自己的文化,需要擴大在外國群眾中的影響力,激發廣大年輕人的愛國情懷;水榭舞臺演繹中式婚禮,十里紅粧、花轎、拜堂成親,無一不展示了中華禮儀與漢服文化緊密關係。

圖片3.jpg

圖片4.jpg

  與各地來古鎮的同袍進行漢服文化交流、研習,遊園、雅集、走秀、講座、試穿體驗、粧造攝影等相關的活動,使漢服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産技藝傳承延展與發展,取得了較好的社會效應與經濟效益。

  2017年西塘入選國家級特色小鎮,更提升了其知名度。2023年西塘古鎮計劃建設旅遊集散中心項目,項目總投資3億元,其中漢服産業園約1.5億元,佔地面積約20畝,打造集漢服設計、展示、銷售于一體,項目運營後有助於民生就業,提升西塘文旅産業的發展。

  西塘漢服市場的發展,離不開年輕人群,他們在其穿著、消費風潮的形成和傳播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未來隨著年輕人逐步走向經濟舞台中央,有望成為國潮消費主力人群,進一步釋放市場潛力。

  西塘作為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先行啟動區需要積極涌現一大批綠色無污染企業。嘉職學子與西塘本土品牌“雲農合作社”全方位合作,生動地演繹了漢服文化重意蘊、重內涵、重主題的裝飾趣味,展現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通過農村文創合作社將漢服盤扣等手工傳承、藝術創意的精神傳遞給社會,使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産得到更好地保護和發揚,引領更多人走上增收致富的道路。

  漢服節,輻射傳播

  近幾年全國各地興起了漢服熱的高潮,特別是2021年的全國兩會代表成新湘《關於設立國家“漢服日”的建議》一經媒體報道,引發眾多網友關注。成新湘認為,中國的漢服作為中國民族文化最重要的載體之一,因它引起的“漢服文化復興運動”是當代文化全球化背景下,漢族的文化溯源之旅,最終目的是復興中國傳統文化。

  而古鎮西塘作為共富路上的排頭兵早在2013年由台灣著名的詞人方文山發起創辦的西塘漢服文化節,到2023年已經連續舉辦11屆了,特別是今年的漢服文化節歷時四天三夜超40項活動、超10萬人參與,西塘漢服文化周已經成為漢服界內的盛事,每年吸引著全世界的中華傳統文化愛好者相聚於此,共赴盛宴。

圖片5.jpg

圖片6.jpg

  2023年西塘漢服文化周開幕式上

  西塘既有詩意的自然風光,又有豐富的歷史文化積澱,把中華傳統服飾文化與古鎮西塘結合迸發出獨特的魅力。嘉興職業技術學院的學生以西塘漢服文化周為依託,結合各類綜合性的民俗類節事活動,包括宗教、民俗、文化、經濟、 政治、娛樂等這些元素,提供完全符合人們對於漢服文化想像和期待的服務,同時也帶動了漢服周邊國潮經濟的發展。西塘漢服文化節包含了漢服嘉年華、漢服好聲音、水上T臺秀、漢服之夜、水上傳統婚禮、漢服相親大會等一系列內容形式多樣文化底蘊深厚的新活動、新玩法展示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一脈相承,引領傳統文化在創造轉机化在傳承中煥發出新的生機活力。嘉職院的同學還為廣大的漢服愛好者開設了中國古典粧造課、漢服櫥窗、漢服娃衣展、國學講堂等,得到了來自五湖四海的“同袍們”好評。

來源:中國網    | 撰稿:通訊員 陳泓 文/圖    | 責編:陸姍姍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