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浙江 > 嘉興 > 潮評嘉興 新聞詳情
中國網·潮評嘉興:這個“治水方略”目光遠大
發佈時間 | 2024-01-26 16:01:48    

1.jpg 

  近日,《嘉興市全國水生態修復試點城市建設方案》出籠,它提出了水環境品質鞏固、水生態保護修復、水資源高效利用、長效管控與機制創新等四個方面十五項重點任務。方案實施期為2023—2025年,展望至2035年。

  這意味著,未來10年,嘉興市擁有了清晰的“治水方略”。

  01

  地處杭嘉湖平原的嘉興水系發達,河道縱橫交錯,小橋流水人家。

  最著名的自然是市區的南湖。生態環境部此前公佈的第二批美麗河湖優秀案例名單上,南湖榜上有名。

  南湖是嘉興市水環境改善的一個縮影,也是剛出來的這個《建設方案》的模板。

  根據這個方案,嘉興市將建設全國水生態修復試點城市,打造人水和諧的美麗中國重要窗口、長三角生態綠色共富先行示範區、全國平原河網水生態修復先行地。

  更動人的細節是,重現運河古鎮水鄉風貌,助推水經濟蓬勃發展,繪就新時代“秀水泱泱”的煙雨江南美麗畫卷。併為全國水生態修復提供可以複製推廣的“嘉興經驗”。

  目標指向明確,而“治水”的努力一直在進行中。

  黨的十八大以來,嘉興市委、市政府秉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統籌推進“五水共治”,通過深化全域“污水零直排區”建設、推進重點水域“碧水行動”實施等,水環境治理實現由“臟”到“美”的顯著轉變。

  有數據為證:至2022年,嘉興市市控及以上斷面達到或優於Ⅲ類佔比為100%,飲用水水源地達標率連續3年保持在100%,交接斷面水質平均為Ⅲ類;城鎮生活污水集中處理率達到98.31%,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行政村覆蓋率達到82%;累計完成81個工業園區(工業集聚區)、71個鎮(街道)、1665個生活小區的“污水零直排區”建設;全市累計建成碧水河道670公里,生態緩衝帶47.87公里。

  在這貌似枯燥的一個個數字裏,飽含著嘉興治水的艱辛和努力。

  02

  水系發達是天然優勢,更需要關注的顯然是水品質和水環境。這些都在《建設方案》的考量中。

  方案明確提出了遠期水環境保護修復謀劃類任務,為水質穩定、水生態系統健康提供保障。

  事實上,開展水生態修復試點,就是要統籌水環境的綜合治理,水資源的高效利用,水生態的保護修復,來提升水生態系統的一個多樣性穩定性跟持續性,實現生産生活生態的“三生融合”。

  《建設方案》更考慮範圍的廣闊,要將嘉興市全域——南湖區、秀洲區、嘉善縣、平湖市、海鹽縣、海寧市和桐鄉市及嘉興經濟技術開發區(國際商務區)和浙江乍浦經濟開發區(嘉興港區)納入了建設範圍。

  全面顧及生産、生活、生態的“三生融合”和建設範圍的全域性,正是從兩個不同的角度雙管齊下。

  03

  系統治理、統籌推進,人水和諧、綠色共富,這是治水的原則。

  從生態系統整體性和流域系統性出發,追根溯源,從源頭上系統開展水生態環境修復和保護。

  這是治水的方略。

  其綜合目標是,努力建設城水相依、人水相親的幸福河湖,滿足人民群眾對優美生態環境的需要,打通“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轉化路徑,實現江南水鄉生態産品價值轉化,助力區域高品質發展。

  無疑,這樣的高度是基於一個地區水治理的全方位、通盤的考量。

  目標清晰,腳踏實地,措施務實,是真正實現“三生融合”目標的具體保障。

  水之重要,古往今來莫不給予高度重視,即使在水量相對豐盛的江南。水以及由此衍生的水品質、水環境,都是經濟發展、社會前行、民生向善至為重要的條件,這恰如“五水共治”“三生共融”也都不是數字的簡化總結。

  在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成為全社會努力目標的今天,水生態的修復,既有歷史的迫切呼喚,更包含著現實的真切需求和未來的殷切希望。

  這些,都蘊含在、彰顯在這個《建設方案》中。

  相關文章連結嘉興出臺十年治水方略底氣何在?

來源:中國網    | 撰稿:鐘嘉平    | 責編:陸姍姍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