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一年一度的平湖西瓜燈文化節在浙江省嘉興平湖市舉行。這個貌似平常的文化節卻在張揚一種濃濃的經濟氣息,可謂文化賦能經濟的一場盛宴。
01
“誰把甘瓜巧琢成,清熒別見一輪明”,從三百年前第一盞瓜燈的幽幽碧翠,到如今每一年節日的盛大歡慶,平湖西瓜燈刻景、刻人、刻事,也刻下了一代代傳承、一段段風華,刻下了一串串這座城市的發展軌跡。
這是平湖市對於這個文化節的回顧和定位,更是一種文化搭建舞臺,經濟唱響強音準確的初心表述。
平湖市是我國著名的瓜鄉,已有一千多年西瓜栽培史。
明朝嘉靖年間,平湖西瓜因汁多味甜、爽口無渣,被列為皇室貢品。平湖西瓜號稱“江南第一瓜”飲譽江、浙、滬,蜚聲港澳,而平湖特有的“三白瓜”“馬鈴瓜”聞名遐邇,在中國南方曾暢銷半個多世紀。
在那個時候,西瓜常運到上海,水果攤主人通常會在西瓜上貼一張紅紙條,標明平湖西瓜,可見其名聲之大。
更為重要的是,他們善於利用一種生活産品的名氣延伸和打造出一種文化品牌:瓜鄉吃瓜,吃出了瓜文化。
從1991年開始,每年在西瓜收穫的季節,平湖就舉辦這個瓜燈節。夜間,在平湖的東湖湖濱公園的瓜燈展,表現出個個瓜燈花如錦,盞盞明燈照水鄉的江南瓜鄉獨特的風貌。
02
今年的西瓜燈文化節延續由來已久的初心和定位。文化搭臺,經濟唱戲,讓二者相得益彰。
而這個特殊節日的背後,是平湖市幾十年來發展經濟、關注民生、推動社會治理向前行進的艱辛努力。
一盞瓜燈就是一幅畫卷,描繪了平湖從小橋流水到明珠璀璨的蛻變。平湖是江南著名的“魚米之鄉、瓜燈之城、文化之邦”,素有“金平湖”之美譽。
這裡人傑地靈、文化底蘊深厚,一朵白蓮花寄託著“叔同故里”的人文光輝,
一座報本塔孕育著“平和報本”的城市內涵,一灣東湖水把歷史與當下連在了一起,盪漾過無數個甲子的漁舟唱晚,也折射著新時代的燈火輝煌。
一盞瓜燈就是一扇窗口,打開了平湖從接軌上海到擁抱世界的格局。平湖是全國首批對外開放的沿海城市之一,憑藉“面朝大海、背靠上海”的獨特“兩海優勢”,堅持高品質“走出去”、高品質“引進來”,用一個個項目構築起經濟發展的高樓大廈。
如今的平湖,已擁有世界500強企業近50家,形成了傳統産業、新興産業相得益彰,高端製造、數字服務齊頭並進的發展格局。特別是自1986年從上海引進首個外資項目以來,已累計引進外資項目近1300個,利用外資連續23年進入浙江省“十強”,建設了獨樹一幟的中日、中德國別産業園,打造了浙江省高品質外資集聚的新高地。
一盞瓜燈就是一個時代,承載了平湖從勇猛精進到勇立潮頭的追求。今天的平湖,已躋身賽迪全國百強縣第40位、營商環境百強縣第17位,奪取了全省首批天工鼎、神農鼎、大禹鼎和平安鼎,地區生産總值達到960億元(今年將進入千億俱樂部),長三角一體化、虹橋國際開發樞紐、長江經濟帶等國家戰略在這裡疊加交匯,發展條件空前優越、發展機遇前所未有。
這是平湖市委書記仲旭東在開幕式上詩意般的回顧。平湖西瓜燈文化節的動人歷史和優美畫卷也因此徐徐展開。
03
文化搭臺,經濟唱戲。這是許多地區都在堅持的一個策略。
而二者真正相互相融、彼此賦能,則離不開務實的思路和一個地區全體居民發奮圖強和艱辛付出。
近年來,平湖市大力開展“1212”特色産業體系建設,2022年規上工業産值達到2768.8億元,規模位列全省縣域第2。外資外貿連續20多年位列全省“雙十強”。
六大新型産業各顯身手,帶動傳統産業也更上一層樓,給平湖的經濟騰飛注入了強大的活力。
新材料、新能源汽車、光電通信、高端數控機床、生物醫藥,以及網際網路服務、軟體和資訊技術,這六大産業並駕齊驅,讓平湖市的經濟進程和高品質發展有了通衢之道。
而最強的招商隊伍、最優的政務服務、最全的政策供給、最佳的投資價值、最好的生活配套,既是莊重的承諾,更是一種義無反顧的自我鞭策。
文化是軟實力,卻能賦能經濟一種硬骨氣和前行中的堅持不懈。
經濟是硬實力,也需要文化內涵的推波助瀾和品牌打造。有了文化的張揚,經濟就能在更高的層面上運作,就能給發展生態賦予一種濃濃的人文氣息。
因此,真正做到“文化搭臺,經濟唱戲”需要一種妙不可言的默契和和諧,需要在文化助力下實現前行有方向、踏地有力量。
平湖從舉辦這個由來已久的文化節裏嘗到了甜頭,必將使得舞臺更廣闊,促進經濟走向更加繁榮和順暢。
(圖片由平湖城投提供)
來源:中國網 | 撰稿:鐘嘉平 | 責編:陸姍姍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