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對京劇藝術的愛好和學習開始,到終於在一座遠離故鄉的城市再次從事京劇藝術,楊青的人生,恰似一次沒有設計的回歸。
如今,在遠離家鄉安徽滁州的浙江嘉興,對於京劇藝術有著深厚情感的他,感覺到了一種興趣帶來的人生輕鬆。
而能夠融入這座文化藝術之城,除了和他的經歷有著相似軌跡的一批老鄉的幫助,更多的是他內心對於京劇藝術召喚的一種切切呼應。
與京劇藝術結緣
1981年,楊青在安徽職業藝術學院學習5年後,從京劇表演專業畢業了。在那個年代,還有專業的藝術團,工作選擇不像現在這樣靈活、機動。楊青順理成章地進入了當地的藝術團。遵守“藝術為人民服務”的宗旨,開啟了一段藝術生涯。
80年代已經到來,中國的改革開放不光使得經濟靈活度大大提高,同時使得藝術也五彩繽紛起來。尤其是港臺流行歌曲的進入,年輕一代更被其新鮮感所吸引。古老的藝術遭遇了些許冷清。
在京劇團工作十多年後,楊青面臨著人生的一次抉擇:是繼續全身心從事京劇藝術,還是另辟蹊徑,把藝術當作一種深沉的愛好而非生存手段?
他最終選擇了把愛好和工作理性分開。他到了當地的一家頗有名氣的捲煙廠——安徽中煙工業有限責任公司滁州捲煙廠,從保衛、車間,到工會、銷售,從宣傳員到業務員,他在努力熟悉這個行業的每一個環節。這一幹就是五個春秋。
有著深邃藝術內涵且喜歡交流的個性,使得他在銷售方面慢慢顯現出差異化優勢。
因為業績突出,2005年,他被廠裏先後配到福建三明、南平,然後是山東青島做當地的銷售主管。而他,也沒有辜負廠裏的每一次期望,每到一個地方,不僅打開了市場,還做出了值得自豪的銷售業績。
2010年,他被廠裏調到浙江嘉興,繼續銷售煙草。
於是,仿佛冥冥之中,他開始與這座文化名城結下了不解之緣。京劇藝術的夢在此開始復活。
藝術之夢重新復活
藝術之夢的復活需要一定的主客觀條件。
到嘉興不久,已經熟悉銷售基本路徑的楊青,首先想到的就是找老鄉。鄉音通常是一個人到陌生地區打開人脈的最佳途徑。熟悉的鄉音容易地喚起彼此的同理心,從而搭建起最初的社會人脈關係。
多數起源於老鄉會的商會,是來自同一個地方的人在異鄉最溫馨的家。楊青找到嘉興市安徽商會以後,融入嘉興這座文化藝術之城的腳步明顯加快。在這裡,他也有了施展低調了多年的京劇藝術的機會。商會的各類招商會,老鄉聚會,乃至後來與政府文化部門一起搞的藝術進社區、下鄉村活動,都給了楊青的藝術之夢復活的機會。
這的確是一件沒有料到的幸事。能夠在繼續做銷售的同時,重新喚醒深藏在內心深處的藝術之夢,這對於他來説,是改變生活方式的一劑催化劑。
為此,他給自己定下一個規矩:所有的與公益演出沾邊的京劇藝術表演,他都自帶各類道具、服裝以及其他必需的東西,不取分文。
這顯然是傳播京劇藝術的使命感使他做出這樣的抉擇。當藝術在一片乾淨的土壤裏生長並在藝術者心裏紮根的時候,它就會淩駕於其他之上,傳遞出藝術生命最深沉、最本質的聲音。
公益活動很多,他參與的嘉興江南京劇社,以及加入的嘉興市公共關係協會,因為有眾多與他一樣愛好藝術的人的聚集而發散出勃勃生機。許多公益演出,就是在他們的奉獻下一次一次取得成功,打出了社會影響力。
把藝術融入人生
京劇藝術有著深厚的根基和穿透力。作為國粹的一種,它需要傳承,更需要弘揚。
嘉興這座有著濃厚文化藝術氛圍的城市,冥冥之中給了楊青一次舒展心底藝術的機遇。在這座城市,他因為有機會發揮自身擁有的京劇藝術水準而感到舒心。
他説,過去做銷售,總會感到無盡的壓力,現在,再認真撿起京劇,感到生活輕鬆了許多。尤其是現在舞臺可以盡情表演的時候。他表述為:唱起武生,一身輕鬆。
所謂藝術人生,那是比較浪漫的説辭。每一個個體真正的藝術人生,往往除了意想不到的坎坷和磨煉,還需要有機遇的青睞。
當藝術從來不曾離開過自己生命,有了機會,它就會噴薄而出。那種知遇之恩的感覺,不光存在於人與人之間,同樣也存在於人與一座城市、一個場合之間。
楊青與嘉興的知遇之機,就仿佛在冥冥之中。
這大約就是藝術的魅力。無論京劇還是其他富有地域特色的藝術,都在給予人們快樂的同時,增加擁有者努力傳承和弘揚的強烈使命感。
現在,楊青已經退出銷售行業,而京劇藝術殿堂是他永不會“退出”的場所。在這裡,那個十幾歲開始摸到京劇藝術脈搏的少年,歷經人生的無數風雨,終於再次與京劇藝術緊緊牽手,在不同的舞臺上,豪邁地唱下去。
每一個人如果能夠找到一種自己非常感興趣的事情,投入精力去做,都是人生的一大幸事。楊青現在所經歷的,正是這樣的痛快感。
來源:中國網 | 撰稿:辛文 | 責編:陸姍姍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