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全國一體化生態環境大數據體系,為建設綠色智慧的數字生態文明提供數據支撐。昨天,記者從嘉興市生態環境局了解到,在生態環境部資訊中心下發的《關於開展全國一體化生態環境大數據體系建設試點工作的函》中,嘉興榜上有名,成功入選全國一體化生態環境大數據體系建設試點,為全國8個試點地市之一。
“此次入選既是鼓勵,也是鞭策。接下來,我們將以此為契機,加快數字賦能,持續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全面加強生態環境監測能力建設,不斷擦亮‘秀水泱泱’生態底色。”市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進入“1+5+N”美麗嘉興數字化改革應用體系,記者看到,該綜合整合門戶實時展示著嘉興全市生態環境狀況,上方有5個不同的板塊,分別展示了“減污降碳”“污染防治攻堅”“生態修復與生物多樣性保護”“生態惠民助企”“生態環境安全”5條子跑道的成效。
“門戶搭建了嘉興市生態環境數據倉,共建立資源目錄73個,已匯集省、市、縣各級數據255萬餘條,在全省率先實現生物多樣性、碳、水、大氣、噪聲、輻射、污染源等生態環境監測全要素展示。”市生態環境局相關工作人員介紹。
在祥符蕩畔的竹小匯雙碳聚落,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生態環保平臺成了這裡的“門面擔當”。該平臺涵蓋水氣環境品質、經濟發展、重點項目建設、示範區制度創新等欄目,以數據的統一匯集、智慧處理為核心,實現示範區生態環境領域資訊數據的共建共用。
這只是展現全市生態系統數字化改革成效的縮影。近年來,嘉興市堅持數字賦能,著力提升生態環境治理能力現代化水準,建設綠色智慧的數字生態文明,在數字化改革和推進生態環境大數據體系建設方面取得了較好的成效,累計獲生態環境部試點3個(排污許可證證後監管、大氣環境精準監測分析、“監測一鏈管”),省級試點17個,數量居全省第二。
在數字賦能方面,嘉興市生態環境特色應用走在全國前列。“煤樣一鏈管”在全國率先實現發電行業碳排放動態核算;“浙裏輻安”在全國率先將數字化指揮系統運用到輻射事故應急演練;“炭管家”實現活性炭使用的全生命週期監控,有效提升治理能力,降低治理成本。
在生態環境監測方面,嘉興市建成各類自動監測站點335個。開發“大氣智慧監測預報創新應用平臺”和“監測一鏈管”等生態環境部智慧監測試點應用,有效支撐大氣污染“削峰降頻”;試點研發“浙裏生物多樣友好”小程式,通過數字形式展示現有生物多樣性調查成果、保護工作、利用方式。
乘著數字化的東風,嘉興生態環境品質取得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截至去年,嘉興已連續四年獲評美麗浙江考核優秀,連續兩年獲得“大禹鼎”銀鼎,併入選了全省首批四星級“無廢城市”和全國首批減污降碳協同創新城市試點,公眾滿意度實現十一年連升。
如今,“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一理念正在美麗嘉興建設之路上展現出勃勃生機和長久生命力,成為嘉興高品質發展的優勢所在、動力所在、潛力所在。
(原文標題:構建全國一體化生態環境大數據體系 數字賦能生態文明,嘉興入選全國試點)
來源:南湖晚報 | 撰稿:記者 唐瀟倫 通訊員 黃妙妙 | 責編:陸姍姍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