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浙江 > 嘉興 > 要聞 新聞詳情
嘉興:穩固“浙北糧倉” 打造農業強國市域樣板
發佈時間 | 2023-04-11 08:36:48    

   春回大地農事忙。望著長出了2至3個分蘗的麥苗,張良傑臉上遮掩不住內心的興奮。這名平湖市鐘埭街道新得稻家庭農場負責人,去年以“最高畝産577.04公斤,百畝方平均畝産542.25公斤”的成績,打破浙江省保持了11年之久的小麥百畝方最高畝産紀錄和攻關田最高畝産紀錄,今年又率先在嘉興地區開展小麥條播技術試種。

  “嘉興長久以來以撒播種植為主,條播技術北方常用。這次我們選了20畝低窪地開展試驗,又根據南方土壤和地勢情況對設備進行了改良,目前效果非常不錯,麥苗長勢喜人。”張良傑的底氣與信心背後,是嘉興扛穩“浙北糧倉”重任的堅定決心和生動實踐。

  作為浙江省唯一的純平原地市,嘉興農耕文化歷史悠久,是“魚米之鄉”的重要承載地。農耕文明的基因在這裡播撒,馬家浜遺址出土的碳化稻穀,證實了7000年前的嘉興先民已開始種植水稻;農村改革的大幕在這裡拉開,從“統籌城鄉發展的典範”到“共同富裕的典範”,彰顯了嘉興“勇立潮頭”的氣魄與實力;鄉村振興的畫卷在這裡鋪開,以全省約十分之一的耕地貢獻了近六分之一的糧食産量,播種面積和産量連續17年列全省首位,農民收入連續19年冠居浙江,且城鄉居民收入比全省最低。

  新時代如何高水準建設“浙北糧倉”、續寫糧食安全生産的壯麗答卷?嘉興旗幟鮮明地提出,建設農業農村現代化示範市,尤其要加快建設具有嘉興特色的農業強市,爭創農業強國市域樣板。

  希望的田野,新的豐收正在孕育。

  “良策”穩糧倉

  站在秀洲區王店鎮紅聯村村路上向田間眺望,連片的農田似一塊巨大的碧玉,甚是養眼。作為浙江省新一代土地綜合整治標桿項目,也是嘉興首個“萬畝方”永久基本農田集中連片整治項目,這裡的10380畝耕地將通過耕地品質提升、耕地功能恢復、耕地生態建設等各項工程,建成適合規模種植和現代農業生産的永久基本農田保護區,打造“田成方、渠相連、林成網、村變美、業興旺”的集約高效立體迴圈農業。

  糧食生産根本在耕地,耕地是糧食安全的命根子。

  築牢糧食安全“壓艙石”,嘉興初心如磐,聚力打造更高水準“浙北糧倉”,深入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一方面全面推行耕地保護“田長制”,完善耕地保護激勵補償機制,大力實施綠色農田示範工程和高標準農田建設工程,提升糧食産能和農業綜合生産能力;另一方面發揮好水稻種業領先優勢,大力實施種業振興行動,完善種業高品質發展體系,加快打造種業強市。

  這兩天,在秀洲區新塍鎮火炬村,禾天下種業公司的科技人員正在水稻育種田裏管護4萬多份育種材料。這家由中國水稻研究所、嘉興市農科院、嘉興市供銷社和五芳齋集團共同組建的公司成立僅5年,自主選育、獨家或區域經營的水稻品種已達9個,並推廣到滬蘇浙皖地區栽種,其中,公司經營的“嘉禾香1號”獲得2020年第三屆全國優質稻品種食味品質鑒評大會粳稻類金獎。

  數據顯示,嘉興耕地品質平均等別為5.25等,折合糧食産能,畝均近1100公斤,為全省最高。在全省常規晚粳稻播種面積中,僅嘉興市農科院選育的品種就佔了60%左右。

  “嘉興是浙江糧食播種面積和産量最大的地市,具有糧食基礎鞏固、科技支撐強勁、種業體系完善等三大特點優勢。”市農業農村局局長潘侃表示,未來,嘉興將繼續大力推進種業振興,大力發展“産加銷一體化”經營,培育嘉興大米區域品牌,打出“嘉興有好米”的品牌效應。

  起筆新答卷,發展勢頭勁。今年,嘉興小麥播種面積初步統計為82萬畝,較去年又有增加,晚稻預計播種面積133萬畝。預計糧食播種面積為232萬畝。

  “良機”耕良田

  科學的田間管理,是豐産豐收的保障。

  近年來,嘉興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以科技賦能,建設“良田”、發展“良種”、推廣“良技”,促進現代化農業發展,夯實糧食安全根基。

  在桐鄉市濮院鎮運河園區,上千畝的麥田一眼望不到邊,“飛手”姚凱傑和團隊的6架無人機一上午就能完成噴灑作業。在南湖區七星街道東進村,自從用上了安裝北斗導航自動駕駛系統的拖拉機,村民賀華根每天能提升20畝地的開溝效率。在嘉善縣祥符蕩畔的低碳稻智慧農田,數字孿生平臺聯動精準灌排、無人農機、綠色防控等智慧控制系統,精準實現“數字”種田。

  在穩定糧食生産的基礎上,嘉興把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往深裏做、往細裏做,做好種養結合文章,推廣稻田養蝦、養鱉等模式,既保糧又增收、既生態又提質。

  “3月培育蝦苗,4月開始出售商品蝦,6月份種植水稻,10月份收割。”浙江譽海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在海寧市海昌街道有水稻種植面積1260畝,其中1230畝為稻蝦綜合種養。公司副總經理吳宗賢説,按照一年一季水稻、一季小龍蝦的綜合種養模式,平均每畝能有2000元的收益。

  新一代科學技術與智慧裝備,正給農業生産方式帶來革命性變化。嘉興深度聚焦現代種業、綠色生産和智慧農業,驅動科技強農、機械強農兩大“核心引擎”,不斷開闢高效生態農業的新空間。

  《2022浙江省數字鄉村發展報告》顯示,嘉興農業農村資訊化總投入居浙江省第一,由此帶來了全市農業“機器換人”高品質發展先行縣的全覆蓋,糧食批次烘乾能力達2.3萬噸,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89.76%,水稻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91.3%,分列全省第一和第三。在2022年浙江省公佈的兩批未來農場認定名單中,嘉興新增5家,新增數居浙江省第一。

  科技賦能正為再創糧食産量新高、現代農業節本增效夯實力量。

  “良鏈”拓富路

  隨著科技型、示範型、集約型、高效型、生態型的現代農業發展模式不斷深入,嘉興構建起了涵蓋種子種源、科學種植、農業裝備、農業服務、農業觀光的新型農業全産業鏈。

  春暖花開景色美,嘉善縣西塘鎮紅菱村吸引了眾多遊客打卡,是遠近聞名的網紅村。該村以一顆“谷粒”為IP,以田園風光為基底,以村莊特色為資源,精心佈局稻香廣場、民宿、農耕文化館、體驗工坊等景觀及特色業態,“鏈”出一個稻香農文旅産業集群。近5年,紅菱村村級集體經濟收入增長近4倍,村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從3.2萬元增加到4.3萬元。

  按照“根在鄉土、本在農業、魂在文化”的思路,嘉興注重農旅文結合、産加銷一體,在農田生産功能不變的基礎上,增加景觀、休閒、旅遊等功能,推動鄉村旅遊與休閒度假、體育運動、康體養生、民俗特産、農業産品、特質文化和美麗交通的深度融合,把農業區變成風景區,農業産品變成旅遊商品,農民勞務變成旅遊服務。

  2017年,海寧市丁橋鎮新倉村引進一家旅遊管理公司,讓梁家墩蝶變為集旅遊接待、住宿、餐飲、農事體驗于一體的民宿村,運營不到一年時間,梁家墩村民的平均收入就增長了20%;秀洲區潘家浜村成立了嘉興首個鄉村旅遊合作社,與新塍美食古鎮聯手打造旅遊村鎮,帶動村民增收超1000萬元;平湖市林埭鎮徐家埭村利用自然村落和兩個非遺文化打造原始淳樸的郊野鄉園,村集體經濟收入年均增長50%。

  如今的嘉興,不僅保留了“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田園棲居,還實現了現代化的生産生活方式和三産融合的富裕文明。

  倉廩實,國業實;農業穩,國家穩。嘉興始終牢記使命,把糧食安全放在首位,育良種、用良技、耕良田,開闢農業農村發展新領域新賽道,塑造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新優勢,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農業強國市域樣板打造。

來源:嘉興日報    | 撰稿:記者 顧亦來 張應隆 通訊員 宋正卿    | 責編:陸姍姍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