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新聞詳情
大熊貓頻頻“pick”的美味,浙江好筍如何“長鮮”
發佈時間 | 2024-07-19 09:18:11    

  “祝香果寶貝生日快樂,吃好、睡好、玩好!”7月6日,在杭州動物園大熊貓香果的4周歲生日會上,這句高頻出現的話語,凝聚了大家對國寶最樸素的祝福。

大熊貓香果在杭州度過4周歲生日 拍友 馬東卉 攝

  自從香果和哥哥春生從成都搬來杭州生活,近一年間,杭州動物園為兩隻國寶打造了舒適的生活環境:不僅翻新了大熊貓館,過年、生日精心準備大餐,都用它們喜愛的食物製成,其中少不了鮮嫩的本地竹筍。

  浙江筍頻頻被大熊貓“pick”。去年4月,旅美大熊貓丫丫回國,上海動物園為丫丫準備的鮮筍就來自湖州安吉;在竹博園生活的大熊貓慶仔、珍巧和珍好,被網友笑稱“分配到廚房”,想吃隨時都能採。

湖州安吉廣袤的竹林 安吉縣林業局供圖

  浙江是老牌産筍大省、傳統竹業大省。有竹林面積約1411萬畝,位居全國第四,主要分佈在杭州、寧波、湖州、衢州、麗水五地。筍自然也不少,每年産量超過200萬噸。

  不僅大熊貓愛吃,筍也是人們餐桌上少不了的那一口鮮味。在浙江,小小的竹筍不止一種“打開方式”,帶動了超百億元的産業。

  應季而食的浙江人

  種筍有講究

  從杭州市中心出發,沿著杭長高速一路向西北,兩側的山上,綠色逐漸變得“毛絨絨”,就到達了竹林連綿的余杭百丈鎮。

百丈鎮的竹園 百丈鎮供圖

  種筍30年的孟方榮,是鎮上有名的竹筍種植大戶,他承包的80多畝竹林,每畝年産鮮筍2000余斤,售價比市場均價高出不少,仍供不應求。

  “12月到春節前叫冬筍,清明前後主要是春筍,夏季就是又細又長的鞭筍……浙江人吃筍太講究,什麼季節吃什麼筍,每種筍都有不一樣的燒法,還一定要本地筍。”老孟深知,筍就吃個鮮,種植這種應季而食的食物,要遵從四季更疊,越了解竹林的生長規律,就能種出品質越好的筍。

老孟竹園出産的鮮筍 受訪者供圖

  楊梅紅了,到了砍竹的時候,要讓竹林暢快“呼吸”;再多留意澆灌,增加濕度,待到鞭筍大量上市,接下來要把竹林地做墾復,施有機肥……“我給竹林最好的照顧,它給我最豐厚的回饋。”

  百丈鎮往南,臨安太湖源鎮的天目雷筍更是將“應季而食”發揮到了極致。

  大名鼎鼎的天目雷筍誕生於偶然。有位農民冬天裏無意中將毛竹葉堆在雷竹園裏,不料,本該在次年驚蟄後冒出地面的雷竹筍,在大冬天冒了出來。在多方努力下,“雷竹早出覆蓋技術”不斷優化推廣,形成了冬季最早出筍的特色品種。

  “打了個時間差,反而成了極致鮮味的代表,提前出筍3——4個月的雷筍比普通雷筍效益增加了20倍。”臨安區農林技術推廣中心竹子首席專家沈振明介紹,雷竹是現在最具浙江特色的竹筍栽培品種,臨安也是目前浙江最大的菜竹筍生産基地。

天目雷筍 受訪者供圖

  浙江省林業産業聯合會相關負責人介紹,浙江常見的竹筍有10余種,主要分佈在臨安、安吉、余杭、德清、奉化、富陽等主要産竹區,每年生産竹筍超過200萬噸,竹筍加工量60萬噸,産值超過100億元。“浙江鮮筍主要銷往長三角農貿市場,加工筍在國內國外市場佔比都不小,特別是水煮筍,多銷往日韓地區。”

  延伸到竹産業來説,浙江竹産業目前年産值約520億元,居全國第三。全省4000多家竹加工企業,讓浙江竹有了上千種“打開方式”:安吉縣的竹地板、竹材加工,慶元縣的竹傢具,遂昌縣和衢江區的竹炭、竹醋液,龍泉市的竹木太陽傘……“全球竹業第一股”也誕生在浙江——總部位於杭州余杭區的雙槍科技有限公司,以生産竹筷聞名,2021年上市。

  浙江曾是全國最大的水煮筍出口基地

  筍加工業在市場變局中繼續前行

  在“中國竹鄉”安吉,竹的基因深深印刻進這座浙北小城。景區裏,你能買到一種味道清新的“竹飲”,産自竹葉的提取物;走在路上,經常能看到一輛輛堆滿了毛竹的小卡車;我們前往探訪的竹筍加工企業,恰好位於“光竹山路”和“光竹路”的交叉口。

  在浙江耕盛堂生態農業有限公司生産車間裏,一包包真空包裝的筍製品,每天不間斷地發往全國各地,售出一個年營業額達2.3億元的竹筍加工“隱形冠軍”企業。

  深耕26年,耕盛堂見證了浙江筍加工産業的變化。“20多年前,安吉還有十幾家同行企業,現在只剩三四家。”耕盛堂相關負責人説,究其原因,一方面因為筍前期加工廢水的處理難以達到環保許可條件,不少企業關停或外遷;另一方面,挖筍勞動力老齡化,採挖收益低無法吸引年輕勞動力,豐富的筍資源無法下山。

  在日漸壓縮的市場空間中,耕盛堂找到了一條發展之道。

  八九年前,他們及時轉變了原有的銷售渠道,減少了退貨率高、壓貨期長的商超零售端,轉而面向餐飲企業供貨。“目前國內百強餐飲連鎖品牌中,有七成是我們的客戶。”耕盛堂相關負責人説,除了向外開拓新市場以外,推廣機器換人,引進智慧化、自動化生産流水線,與高校合作不斷開發升級新産品等,向內的改變也是必經的過程。

  無獨有偶,在浙西竹資源豐富的龍遊縣,龍遊外貿筍廠與耕盛堂有著類似的經歷。

  浙江曾是全國最大的水煮筍生産加工出口基地,産量佔全國的90%以上。

  1997年,龍遊外貿筍廠董事長項志明剛創業時,周圍已經有500多家原料筍廠。面對競爭壓力,項志明以“創新”打出“超前”量。比如為了做到鮮筍的“一季長,全年産”,他花費3000萬元投資兩條速凍生産線,再將來自龍遊春天的這一口“鮮”源源不斷輸向全世界,在日本、南韓、澳大利亞等國都佔有十分穩定的市場份額。

  如今,受海外大環境影響,做外貿出口為主的筍食品加工産業受到衝擊。據統計,浙江水煮筍出口量與最高峰時期相比已下降約75%。

  面對這種情況,龍遊外貿筍廠通過個性化定制,例如針對日本商超、酒店等不同客群需求推出定制化産品,盡可能將份額做到最大。同時,為抓住國內食用筍類産品需求快速增長,也為更長久的發展,這幾年,項志明拿出每年營業額的5%以上用於新産品研發,帶領團隊挺進國內市場。項志明透露,2023年公司總營業額達1.5億元,其中,內銷營業額有力增長,已佔比近三分之一。

  尋找新機遇

  浙江筍産業該如何強後勁

  耕盛堂和龍遊外貿筍廠遇見的困局,余杭百丈鎮的種植戶老孟有相似的感受。

  “以竹子來講,收購價100斤20塊錢,請工人去砍竹、運竹,100斤13塊錢,中間就剩7塊錢利潤。”老孟説,人工成本越來越高,市場價越來越低,30年前一畝竹林能賺一萬元,今年他絞盡腦汁,勉強維持一萬元,“好像30年白做了。”

  臨安筍農今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價格低谷”。“今年年初,雷筍的價格只有往常的三分之一。”臨安區農林技術推廣中心竹子首席專家沈振明介紹,目前全國其他16個省市區也開始種植雷竹,導致大量雷筍涌入市場,價格直線下降。

  “近年來,浙江竹和筍産業確實存在增長乏力的情況。”浙江省林業産業聯合會相關負責人坦言,不論是種植還是加工,竹和筍産業受到的困境大致相同:人力等要素成本的上升,環保力度的加大,以及原有市場的壓縮。

  他們還在想辦法。

  在安吉,政府與企業、高校一起,在做很多新的嘗試。耕盛堂特地包下了一塊竹林,做廢水處理測試,希望能為行業解決筍前期處理過程中的污水問題;同時不斷推動對全筍利用的研發,以增加筍的附加值:筍殼能不能製成有機肥?筍篰頭能不能做成高膳食纖維的“健康餅乾”?

  在余杭,百丈鎮已完成全鎮5萬餘畝竹林流轉,統一運營,延伸産業鏈。老孟正在考慮參與其中,再多包幾百畝竹林,發展城市周邊的親子研學、農事體驗等農文旅産業,提升竹林的經濟效益。

  在臨安,天目雷筍希望能夠繼續打響品牌,讓不常吃筍的北方也能感受到這密碼人欲罷不能的江南鮮味。

  安吉筍農採摘鮮筍 安吉縣林業局供圖

  自打老孟出生起,百丈的竹林就一直那裏。“我也不知道這些竹子當年誰種的,但這麼好的東西,可不能丟了,太可惜。”

  “當年帶著我們安吉的鮮筍送給北方的朋友,他們不會燒,不覺得好吃。我們覺得自豪的好東西,在別人那裏不被認可,感覺有點受傷。”耕盛堂創始人伊奎鑫至今還記得他做竹筍的初衷:要讓更多人都知道,浙江有好筍。 

來源:潮新聞    | 撰稿:葉怡霖 來逸晨    | 責編:汪傑菲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