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新聞詳情
祁門決賽揭曉!尋找“小城更新浪潮”中的新解法
發佈時間 | 2024-07-17 10:09:37    

7月13日,以「開祁門,見奇觀」為競賽主題的「安徽·黃山·祁門城市更新策規一體及建築設計國際競賽」終於迎來了總決賽。

近3個月賽程以來,在緊鄰長三角、珠三角、海西三大經濟區,向內陸拓展延伸的“橋頭堡”——祁門,數百位來自國內大中型設計院、國內外優秀建築設計事務所、新銳設計團隊等的參賽者,以上百種策規一體的路徑,打開了多種“開祁門,見奇觀”的可能性。

從近百份設計方案脫穎而出的6份入圍決賽的設計方案,分別為祁門縣古城區東街歷史文化街區,和祁門縣金字牌瓷廠瓷茶文化創意園區及地標建築提出了精彩的設想。

決賽當天,還邀請到12位深耕于城市更新、品牌管理、商業運營、社群運營、生活方式品牌等領域的知名從業者,作為「特邀觀察員」參與決賽活動的點評互動環節。我們與多位評審和特邀觀察員一起,再次拜訪了這個具有地域特色、人文歷史,充滿開放性的競賽發生地。

精彩的講演開始前,祁門縣委副書記、縣人民政府縣長江成永代表縣委縣政府向客人們致謝,並分享了他眼中兼具山水人文的五色祁門。

綠色象徵88.64%的森林覆蓋率,是“生態王國”的美譽;白色是徽州瓷器的靈魂;金色是“御醫故里”的輝煌;紅色與黑色則分別代表著祁門紅茶和安茶兩大茶類,一“紅”一“黑”共同演繹著中國茶界的新“祁”跡。他誠摯地表達了希望通過此次比賽尋找到更多“合夥人”,共同參與祁門的發展建設;並再次感謝大家的關注與支援,預祝選手們取得優異成績。

接著,6個入圍團隊的代表一一站上舞臺,進行了精彩的講演和交流,每個方案都深度結合了祁門的歷史和文化特色,展現出不凡的創意,發揮了策規的力量。

最終,兩個地塊分別選出了一位優勝獎,分別是——參賽編號為QM0249的同濟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上海數城未來設計諮詢有限公司+隱居(浙江)度假服務有限公司聯合體,參賽編號為QM0184的安徽新時代建築設計有限公司+安徽建築大學建築與規劃學院聯合體。ArchAeology Group、Loop Studio、深圳一加壹設計有限公司以及北京不自然空間設計有限公司獲得優秀獎。歡迎隨本文一起回顧本次競賽的最終章。

一、東街歷史文化街區的3種未來方案

首先出場的是ArchAeology Group(參賽編號:QM0080),他們認為,祁門東街古城保護與開發的關鍵,在於常住人口14w的縣城如何實現文旅開發和城市居民日常生活消費的平衡。

AAG倡導輕啟動模式,採用以內容驅動為主導的文化孵化策略。空間設計核心為“一體兩面”彈性設計,既保留古鎮風貌,又為未來文旅商業開發預留靈活性。

回歸日常生活的創新型日常商業業態是AAG對於祁門東街文旅和城市開發的提案和願景,目標是通過創新日常商業,孵化在地創新産業,引流回流青年。以優先服務本地居民為前提,逐步孕育富含地方文化底蘊的新型生活方式,銜接祁門東街作為祁門城市文旅地標和城市中心生活目的地多重需求和功能。

在點評環節,總評審陳向宏提出,期待看到更加深入地挖掘祁門老街區的傳統文化,關注傳統的産業和生活業態的部分。並指出,一個成功的歷史街區應該具備24小時的活力。規劃設計應考慮如何在夜間也能吸引遊客和居民,創造持續的流量和經濟效益。

第二個出場的是提出以“祁門秘境·開啟地,茶鄉遊民·棲居所”作為東街定位的「同濟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上海數城未來設計諮詢有限公司+隱居(浙江)度假服務有限公司聯合體」(參賽編號:QM0249)。

他們的方案提出以祁門東街為核心,通過多方位的策劃和實施,將其打造成為一個集歷史文化、茶葉産業、生態旅遊、文化體驗與新居民生活于一體的綜合性區域,以實現區域的振興和發展。

從茶産技藝孵化器、祁門秘境開啟地、徽州文化體驗所、茶鄉遊民棲居所四大功能策劃切入,該團隊以“點線面體”的規劃設計策略形成了完整的美食體驗和探秘體驗,並考慮到歷史建築的適應性再利用,以及新居民和返鄉創業青年的旅居配套與文旅生活。

在開發時序與策略上,他們也提供了清晰的思路,讓我們看到了以祁門東街的歷史文化、茶葉産業和生態旅遊資源為基礎,通過創新規劃與多功能策劃,實現區域可持續發展的有效路徑。

總評審李翔寧指出,方案充分考慮了祁門紅茶文化的傳播和各種相關活動,讓人印象深刻。同時,他認為方案在與當地居民生活的融合方面做得非常好。

這是一個具有挑戰性的區域,因為這裡的居民密度較高,操作起來更加敏感和微妙。

接著,在被評審問及目標人群、對於整體量化和綜合規劃的考慮時,選手錶示,他們對祁門人口構成和財政情況進行了了解,計劃以返鄉人員、初老族和數字遊民為目標人群。“祁門擁有豐富的茶文化資源和自然景觀,這些都是吸引遊客和長居客的重要因素。”該方案集中展示了祁門紅茶,也旨在提升自然資源的利用度。

A地塊的最後一位入圍選手是創立於溫哥華的Loop Studio(參賽編號:QM0100)。他們的方案希望通過文化脈絡和空間脈絡兩條線索,復興徽州古城,創造一個既能展現傳統又富有現代活力的街區;期望

“從空間之旅和文化脈絡的雙線體驗上,帶遊人穿越古今,在古鎮之上感受永不落幕的徽州市井。”

在調研階段,他們通過問卷調查的形式,總結得出了三個重要的關鍵詞:傳統手藝、特色建築、高互動性的演繹。團隊以包括茶葉、瓷器等在內的徽州文化體驗,和利用現代中式建築形成古今對比的獨特空間體驗兩個核心策略,規劃了沉浸互動園區、文化展博園區、商業服務園區,以及四大特色街道、八大特色組團,力求實現文化傳承與商業發展的平衡。

在點評環節,總評審李翔寧和專業評審魏天天都對規劃中公共空間的設計和居民需求的考慮表示了關注。李翔寧指出,“當地有很多老齡的社區居民,當地社區也呈現出一種混雜的狀態。”希望在策規方案中看到更多關於社區參與和共用的具體措施。

二、瓷廠瓷茶文化創意園區的3條更新路徑

第二組首先出場的是深圳一加壹設計有限公司(參賽編號:QM0017)。他們從文化歷史及現有建築、空間、肌理的尊重出發,梳理了一條空間敘事主線。利用景觀對廠房之間的空間進行軟連接,空間脈絡向南帶動金字牌鎮,往北接入自然山景,形成十字形的空間架構,使整個廠區聯繫在一起。

在拆除沒有保留價值的小體量建築的同時,保留具有強烈瓷廠符號的建築空間原貌,並提供充足的彈性空間,滿足不同人群的社交需求。廠區核心區域以工作坊跟展覽作為主要填充內容,引進藝術家工作室,舉辦市集,並配套戶外劇場或運動場地等。

專業評審陳國棟評價道,本組方案對建築邊界關係的處理較好,尤其是留出了較多公共性的空間。但本次競賽尤其關注的是,建築師如何溢出其主體的工作,讓創意變成一種生産力。

文化驅動不能單靠外來遊客,也要考慮如何跟周邊村民的生計串聯。要思考,當項目進入後,那些退出這個物理空間的人,他們的未來該怎麼辦?他認為:如何在大的物理空間裏承載小的、有生命力的個體,是值得反思的問題。

第二個出場的團隊是安徽新時代建築設計有限公司+安徽建築大學建築與規劃學院聯合體(參賽編號:QM0184)。團隊對園區現存的17棟建築進行了基礎測繪,評估它們的年代、特點、結構形式和未來的使用價值。在方案中,他們保留了其中13棟具有歷史價值的建築,依託山水資源和祁門的産業特色,提出了“伴山肆集”的設計理念。伴山即是山集,而肆集圍繞人的需求進行。

圍繞現有條件,他們將場地劃分為左側瓷集、中間樂集、右側茶集,再結合山體地形,配套宿集空間,形成完整的空間和業態劃分。以輕介入的方式,規劃兼有歷史展陳、茶瓷體驗、創意集市、教育研學等多功能的複合文創園區。

在實際項目運營中,團隊對不同時節不同客源特徵作出分析,計劃全年季展開活動策劃,例如賞花、品茶、茶瓷藝術節、冬日年俗等,把祁門的文化非遺優勢轉化為文化創意産業。

同時帶動老瓷廠工人團體中的創業者和返鄉青年,將文旅和産業結合,推進茶瓷文化創意産業的發展和升級。在此基礎上,引進配套餐飲、民宿等業態,助力項目本身的運營,使遊客獲得更豐富的選擇和體驗。而大量的廠房未來則作為手工博物館、工作室、展銷及手工坊體驗空間。

評審王翔讚許了團隊前期充分的調研和分析工作,他認為在以開發為基調的策略中,還應考慮原住民的需求。如能夠設置自然的動線連接公共空間並穿過園區,形成一些真正自然的人流,就能為場地的激活或商業開發留下一些彈性。此外,他提出:

我們現在對工業建築有一種既定認知——紅磚、耐候鋼板和鋼構。其實瓷廠既有建築本身的狀態就很美,可以更自信地將其保留下來,不一定要改造成我們想像中工業改造的模樣。

最後一組介紹的選手是北京不自然空間設計有限公司(參賽編號:QM0031)。他們從場地的問題出發,尋找設計思路。方案以祁門國際茶瓷文化藝術節為核心策略,並作為祁門縣的形象名片,帶動其餘産業發展。

核心業態中,祁門瓷茶業佔比50%,隨之導入和帶動的文旅及商業各佔比 30% 和20%。以茶瓷國際文化藝術節為核心,吸引投資者和愛好者,塑造新老村民共創的複合型商業園區,實現地塊的綜合正向收益。

此外,他們計劃在園區中融入亭臺樓閣、廊榭軒塔等東方園林元素,利用光、雨水等自然能量,構造智慧、節能的現代景觀生態系統。

總評審李翔寧認為,三個團隊在設計方案中都帶有過去經驗的投射,但實際應該考慮的是方案怎樣能夠在此真正運作。例如,每個廠房的面積都非常大,實際很難找到足夠的大商戶去填充,因此大部分地塊應分割成小間單元來輸出。

總評審陳向宏評價道,要做好現代文旅其實特別難,有時候積極性越高,破壞性越大。在經濟下坡的形勢下做茶瓷國際文化藝術節,靠文藝青年,以一個藝術節做支點是不太實際的。地方文旅最重要的,是考慮産品模式、內容和核心吸引力,其次是盈利模式,再者是長期的管理模式。

專業評審崔國最後總結道,現在大規模投資建設一個項目是不可行的,真正的問題是在於如何定位、如何運營、如何取得成功,而空間和建築次之。在茶和瓷的定位上,應該思考社會上的受眾如何區別祁門和景德鎮之間的關係。例如借景德鎮的“瓷”,輸出祁門的“土”,形成合力和借力的狀態,而不是競爭關係。

三、在策規一體思路下冠軍的誕生

基於兩個冠軍方案在創意性、落地性和可持續性的關注,我們分別採訪了兩個優勝獎得主,希望窺見後續落地環節以及更遠的未來,他們的方案能夠産生的巨大能量。

兩組優勝獎得主的方案在設計的創意性、落地性和可持續性當中,取得較好的平衡。就像評委們反覆提到的,此次競賽除建築設計之外,更重要的是,需要建築師跳出自身的專注領域,感受市場的運作邏輯,尋找更切實可行的,能夠持久發展的策規方案,這對於一個建築師的成長,非常重要。

這場從4月開始的地方更新創意角逐,在討論和碰撞中落下帷幕,小城祁門期待在兩組團隊後續的方案落地中,煥發生機。

(推廣)

來源:東方網    | 撰稿:李毅    | 責編:谷晟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