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新聞詳情
浙江紹興:寫好“人文經濟學”非遺篇章
發佈時間 | 2024-07-12 16:50:54    

   新時代人文經濟學賦予經濟發展深厚的人文價值,注重人文與經濟的相互激蕩、彼此生發。人文經濟學從狹義講是發展文化創意産業,從廣義講則是尋找文化引領和推動經濟高品質發展的路徑和方法。浙江紹興作為中國首批歷史文化名城、東亞文化之都,在寫好“人文經濟學”這篇大文章中,特別是非遺篇章中,大有可為。

圖片2.png

  非遺紹興:百種堅守,百花齊放

  紹興是非遺大市,非物質文化遺産十分豐富,傳承保護體系也較完善,截至目前,基本建立起了國家、省、市、縣四級由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和傳承基地(載體)構成的保護體系。

  在非遺代表性項目認定上,國務院先後公佈了5批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紹興市共有26個項目入選;浙江省人民政府先後公佈了6批浙江省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紹興市共有97個項目入選;紹興市人民政府先後公佈了7批紹興市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計261個項目、372個子項。縣(市、區)級非遺代表性項目更是多達700余項。

  在非遺代表性傳承人認定上,文化和旅遊部先後認定了5批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紹興市共有21人入選;浙江省文化廣電和旅遊廳先後認定了6批浙江省非遺代表性傳承人,紹興市共有134人入選;紹興市文化廣電旅遊局先後認定了7批紹興市非遺代表性傳承人,計445人,縣(市、區)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則已達600多人。

  在非遺傳承基地(載體)建設上,截至目前,紹興市已認定了各類市級非遺傳承基地,如生産性、教學性、展示性等計三批184家;認定紹興市非遺旅遊景區,包括非遺主題小鎮和民俗文化村等計19家;認定鄉村非遺體驗基地15家、市非遺研學遊基地20家、市級非遺工坊47家;建設完成非遺客廳2家、非遺形象門店20家。此外,還有眾多省級傳承基地或載體。

  尤其是9.09平方公里的千年古城,到處瀰漫著非遺所散發的文化芬芳。如倉橋直街,這條1.5公里長的充滿歷史韻味的老街,就有近40家傳統餐飲、特色小吃、黃酒衍生、越醫文化等非遺店舖,它們構成了老街的文化力,也為老街注入了活力。

  上述一系列的數據和案例,立體呈現了非遺傳承人的百種堅守和非遺傳承項目的百花齊放,也彰顯著紹興非遺保護髮展的萬千氣象。

  非遺紹興:亙古亙今,日新又新

  紹興非遺保護工作自2003年起步,20年奮進之路,始終與時代同步、與生活同在。特別是文化和旅遊融合以來,紹興貫徹落實《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産公約》《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法》《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條例》等法律法規,秉持“見人見事見生活”的保護理念,推動著全市非遺在新時代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如2019年起實施了《紹興古城保護利用條例》、2020年起實施了《紹興市大運河世界文化遺産保護條例》,同時在近5年中,先後出臺了一批專題性制度,如紹劇振興計劃、傳統工藝振興計劃以及《紹興市黃酒保護條例》《非遺研學遊認定辦法》《非遺形象門店管理規範》《非遺書場認定和扶持辦法》等。紹興已連續6年在浙江省非遺發展指數評估中名列前三。

  傳統戲劇曲藝的保護是紹興一大特色,越劇、紹劇、紹興目連戲、新昌調腔、諸暨西路亂彈五大劇種,紹興蓮花落、紹興詞調、紹興攤簧、紹興平湖調、紹興宣卷五大曲種,皆已成為國家級非遺。隨著市場和觀眾的細分和變化,紹興及時調整策略,為越劇、紹劇、蓮花落等劇種曲種創造條件,鼓勵走出去,培養年輕觀眾群體。如這幾年先後開創了“同唱一台戲”“越劇大展演”“越劇春晚”及“紹興有戲”公共文化服務品牌。對瀕危劇種,則通過階梯式培養新人和社會化傳播路徑,採取組建“把根留住”紹興地方曲藝傳承創新團隊,開設曲藝試點書場等多項舉措,在傳統戲劇曲藝的傳承保護上,取得了一定成效。

  在眾多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中,百工技藝獨具特色,其種類豐富、覆蓋面廣、水準較高,展現了紹興人民的勤勞智慧、創造力和想像力。百工技藝在紹興的非遺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和典型代表性,目前,紹興已有11個項目入選浙江省傳統工藝振興目錄,涉及編織扎制、雕刻塑造、傢具建築、陶瓷燒造、器具製作、茶葉加工、酒類釀造七大類別。其中越窯青瓷燒制技藝已入選首批全國傳統工藝振興目錄。在剛剛公佈的浙江省人民政府“關於歷史經典産業高水準傳承高品質發展”若干政策舉措中,涉及紹興的就有根雕、石雕、青瓷、茶葉、絲綢、黃酒、中藥等非遺項目。

  圍繞傳統工藝的振興,紹興積極開展生産性保護基地建設,開展優秀非遺旅遊商品推薦和文化創意産品大賽、傳統工藝交流展示傳播等活動。2022年,由浙江省牽頭申報的“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遺,在全世界範圍提升了中國茶的影響力。今年3月,浙江省啟動首批省級非遺茶空間認定工作,首批25家省級“非遺茶空間”,紹興3家入選。“非遺茶空間”集生活風貌、審美意趣和人文精神于一體,將非遺項目的展示、傳播、體驗與茶事經營活動深度整合,成為“非遺茶生活”應用場景和文旅深度融合的空間産品。

  在非遺品牌建設和非遺惠民活動方面,圍繞傳統節日,打造了如“祝福·紹興古城過大年”“紹興非遺集市”“紹興有戲·非遺興鄉大巡遊”“水鄉社戲”以及“非遺五進”等品牌活動,融合非遺與旅遊、非遺與研學、非遺的交流與傳播。特別是去年12月6日成立的我省首個地市級非遺保護協會,秉持“做非遺傳承人的幫手、非遺經濟的推手、政府服務的助手、文化引領的跑手”四大工作理念,先後啟動了如非遺設計創新應用、非遺智慧財産權保護與創新、現代語境下的非遺傳播等項目,得到了社會各界的關注和支援,紹興的文化影響力、非遺傳播力亙古亙今,日新又新。

  非遺紹興:未來已來,未來已在

  繼承與創新是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的靈魂,我們要尊重和支援傳承人堅守傳統,牢牢把握非遺項目最核心的傳統技藝和文化精神內涵的傳承,同時要在繼承的基礎上感受當代審美趨向的演變,以及新技術、新材料的演進,在融匯傳統與當代元素中自覺創新。

  一是要借助短視頻、直播等現代傳播語境,放大非遺影響力,拓展傳統非遺的生存空間和變現方式,讓年輕人喜歡,真正讓古老非遺體面“活”在當下。二是要解碼鄉村振興與非物質文化遺産的內在聯繫,實現非物質文化遺産與教育的結合、與鄉村旅遊的結合,深挖鄉村非遺資源,豐富鄉村休閒旅遊文化內涵,提升非遺體驗,動員非遺傳承人加入研學活動,構建各具特色的非物質文化遺産文化生態。三是要實現科技賦能,擴大非遺保護時空,促進非遺保護的科技化、廣泛化,拓展非遺應用領域,推動建設非物質文化遺産數字化博物館、元宇宙展示體驗地。四是要加強非遺與文旅的深度融合,開發非遺虛擬旅遊産品、搭建非遺虛擬旅遊場景。紹興市非遺保護協會,整合社會資源和各方力量,以“傳承文脈、激活非遺、融合産業、連接生活”為己任,今年將在智慧財産權保護、實現非遺“貫標”,利用大學生創意資源、落地非遺的創新應用和助推非遺經濟、非遺消費,組建“非遺郵局”等多個方面發力和突破。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工作的意見》明確:“到2025年,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得到有效保護,工作制度科學規範、運作有效,人民群眾對非物質文化遺産的參與感、獲得感、認同感顯著增強,非物質文化遺産服務當代、造福人民的作用進一步發揮。”非物質文化遺産高水準傳承任重道遠,我們要堅持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各盡其責、各盡其力,每一位紹興人都應自覺參與其中,為讓非遺映照美好生活作出努力,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推動中華文明重煥榮光。

來源:中國網    | 撰稿:何俊傑/文 紹興文旅/供圖    | 責編:戴翎冉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