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新聞詳情
看鄉村振興“領雁人”變“生計”為“生機”
發佈時間 | 2024-07-04 15:50:57    

圖片11.jpg

在廣場上展示的竹制金龍與金龍魚

  一條大金龍,一條金龍魚,通體均泛著竹篾的金黃色,陳列在蕭山河上鎮偉民村的非遺館內,每一件作品的竹用量都在500公斤以上,精美的竹編技藝不禁讓人感嘆民間藝術的瑰麗。

  兩件作品均出自當地村民洪成松的手,今年77歲的洪成松從十幾歲開始學習製作竹製品,目前正在申報區級非遺傳承人。亞運期間,其獻禮盛會的巨大竹制“江南憶”更是引來世界目光聚焦中國鄉村非遺。

  從謀“生”到謀“藝”,洪成松幾年前是不曾想到的,但在偉民村“共富帶頭人”朱盈劍心裏這條路徑一直清晰可見。

  朱盈劍是浙江開放大學本科在讀的學生,也是該校“一村一名大學生計劃”中的優秀代表。像朱盈劍這樣的村幹部,浙江開放大學僅2023年就招收了7300余人,佔當年全省“一村一名大學生計劃”招生總人數的43.32%。

  洪成松在朱盈劍的建議下找到了新的竹藝賽道,浙江的農村正在眾多“朱盈劍”的帶領下一日一新,迸發出蓬勃的新生力量。

  從“生計”到“生機”

  竹籃、竹蓆、竹簍、竹匾……凡經洪成松手的竹製品精美實用,儘管這位老手藝人對自己的技藝十分自信,但幾十年的謀生經歷讓他日漸迷茫,生意已是“門可羅雀”。2020年,他向村黨總支書記朱盈劍求助:有手藝沒生意,以後的路怎麼走?

  朱盈劍在發動村委以及村民幫他購買了200個竹籃後發現,這不是技能,是藝術。“我重新思考了這個問題,傳統的好東西應該被繼承和發揚,並找到新的機遇。”朱盈劍説。

  在朱盈劍的建議下,洪成鬆開始創作竹制藝術品,與此同時,朱盈劍為這一老技藝申報市級非遺做準備。

  這條金龍對洪成松而言既是自身技藝的明證,也是探索市場的試金石。選擇金龍是因為河上龍燈勝會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當地認為龍是能帶來吉祥和好運的神物。大約花了3個月的時間,用完3000多條竹篾,洪成松把金龍做了出來,看到成品的那一刻,朱盈劍覺得這條路走對了。

圖片12.jpg

竹制“江南憶”

  2021年,洪成松就收到一家大型酒店的訂單,製作了一條更大的金龍展示在酒店大廳,成品售價6.5萬元。次年洪成松創作了金龍魚,目前已賣出2條,共售得5萬元。而這幾日,“河上竹編技藝”市級非遺的申報材料也已準備就緒。

  一條金龍不僅為洪成松的事業贏得了“生機”,更喚醒了鄉村非遺的文化基因。偉民村利用當地“老屋”“老鋪”等資源,先後開出河上西山紅石雕文化館、河上傅氏桔紅糕非遺工坊、徐同泰百年官窖醬油園等……曾經一門門的“生計”紛紛華麗轉身,鄉村共富的文化基因在偉民村蓬勃生長。

圖片13.jpg

徐同泰百年官醬園

圖片14.jpg

老街

  一個村莊半數以上村民是志願者

  這幾年,偉民村因老年食堂一度成為“網紅”,很多單位和村社前來“取經”。在老年食堂——惠民家園裏,80歲以上的老年人花3元錢就能吃上一頓一葷兩素的營養餐,不到80歲的老人也只要5元。在偉民村採訪的當日大雨瓢潑,約有10位老人正在吃飯,“今天雨大,人不多,有20多份飯由志願者直接送去老人家裏了。”朱盈劍説。

  事實上比起老年食堂的普惠性,記者更留意的是在食堂裏忙碌著穿著紅馬甲的那群人。據朱盈劍介紹,惠民家園的運作主要靠志願者,事實上,整個偉民村的運作也依賴志願者。

  你能想像一共1280人的村子裏半數以上都是志願者嗎?在偉民村的志願者工作群裏,負責人會定期發佈各類工作需求,固定的有食堂服務、平安巡防、衛生保潔、老年看護服務等,不固定的比如防洪防汛、莊家搶收、文藝演出等,手慢的志願者還搶不到服務機會。“我們的志願者團隊也是從十幾個人開始的,最初由村裏文體隊熱心的阿姨們組成,靠著一帶二,二帶多,志願者也越來越多。”朱盈劍介紹,在偉民村每月評選一次“公益之星”,每月過一次志願者集體生日,每年底辦一次頒獎大會。當村民深入參與村莊治理後,集體的管理成本也大大下降,僅物業服務這塊,一年就省下了30萬。“更重要的是鄉風鄉俗更加文明,我們村的孤寡老人都有結對人,志願者的服務十分溫情,大家都像家人一樣。這兩年我們村連村民吵架的事都幾乎沒了。”

  全力建設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會治理共同體在小小的偉民村撥雲見日。

l.jpg

圖片15.jpg

志願者集體生日

  “群雁效應”引領鄉村振興

  2020年,鄉賢朱盈劍通過競聘上崗,成為偉民村黨總支書記。這幾年,偉民村辦起了老年食堂、幼托中心;通過組建志願者團體探索村民自治體系;開設了物業公司,在降低村集體管理成本的基礎上,解決了村民的就業問題。

  與朱盈劍一樣的“共富帶頭人”正在構成全省鄉村振興發展的新生力量。“群雁”效應正在逐步釋放。

  “村幹部不僅是創業致富的帶頭人,也是學習型社會建設的動力引擎,能影響一大批,帶動一大片。”浙江開放大學副校長顧蓓熙告訴記者。

  為進一步提升作為農村共富帶頭人村幹部的工作能力,浙江開放大學依託辦學優勢和系統優勢,近年來,在全省開放大學體系實施鄉村振興領雁人才培養計劃,而鄉村振興領雁人才培養計劃依託的正是 “一村一名大學生計劃”。2004 年,浙江開放大學作為首批試點單位參與教育部“一村一名大學生計劃”,在試點基礎上,2007 年全面實施農民大學生培養。經過近 20 年的探索,逐漸構建起“以現代遠端教育理論為指 導,以農民為中心、以鄉村振興需求為導向”的人才培養模式。截至目前,累計招收農民大學生超 12 萬人,畢業8萬餘人,涌現出了一批全國和省市勞模、省擔當作為好支書等典型代表,為我省鄉村振興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援和人才支撐。如麗水市縉雲縣壺鎮鎮聯豐村黨支部、浙江省擔當作為好支書、浙江省優秀共産黨員、浙江鄉村振興共富帶頭人“金牛獎”獲得者樓幹強,作為全國唯一村支書代表在第十七屆中國—東盟社會發展與減貧論壇作主題發言,講述中國農村在鄉村振興戰略和“千萬工程”帶動下的蝶變故事,為世界促進減貧與鄉村發展貢獻中國智慧。

圖片16.jpg

偉民村

來源:中國網    | 撰稿:通訊員 韓惠娜 馬莉    | 責編:汪傑菲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