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新聞詳情
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北京環球英才交流促進會架起中外“科技人才橋梁”
發佈時間 | 2024-07-04 13:20:18    

近日,中國—巴基斯坦友好和商務招待會在京舉辦。北京環球英才交流促進會組織的中國水環境集團、耐威科技、瑞普生物等六家科技型企業,通過與會交流均取得很好效果,中國先進的分佈式下沉再生水生態系統技術等將走進巴基斯坦,造福當地人民。

功以才成、業由才廣。實現高水準科技自立自強,是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關鍵。而實現高水準科技自立自強,歸根結底要靠高水準創新人才。人才不僅是推動國家繁榮與進步的重要因素,更被視為實現民族復興和在國際競爭中贏得主動的戰略資源。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擴大高水準對外開放,促進互利共贏,而高水準的對外開放,既包括貿易、服務等領域的對外開放,也包括人才領域的對外開放。

北京環球英才交流促進會(以下簡稱“促進會”)自2015年成立以來,致力於推動國際人才交流與科技創新合作,取得了顯著成績。通過創新的合作模式和多元化的交流平臺,為推進國際科技創新合作、高品質人才智力支撐,在引進國際高端人才、優化外籍人才來華環境以及推動國際科技合作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2022年12月取得聯合國經社理事會特別咨商地位。

北京環球英才交流促進會取得聯合國經社理事會特別咨商地位揭牌儀式

打造全球人才交流平臺 拓展科技創新全球視野

促進會始終秉持“加強國際人才交流合作,助力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促進人類文明互鑒繁榮”的理念,積極開拓國際合作渠道,先後與210余個國外人才機構、科技組織和海外學聯等建立合作關係,形成全球人才交流合作網路,同時注重加強與一些重要科學組織的交流。此外,通過舉辦“聚英”論壇暨環球英才峰會、外國的院士高級專家中國行和國際名師講堂、高端專家講座、國際院士講堂等活動,為全球人才交流和科技合作搭建了重要平臺。

促進會執行會長兼秘書長丁志峰介紹:“我們通過多種形式的國際交流活動,搭建了多元化的合作平臺,讓全球的高端人才能夠在這裡交流、合作,共同推進科技創新。這些活動不僅促進了國際科技交流,也為中國科技創新引入了全球視野和智慧。”

來華外籍人才規模日益擴大,為更好地幫助他們在華生活、融入社會,增強歸屬感,2019年,促進會在北京成立了“國際友人的北京之家”,打造國際友人在京的交流、聯誼和互學互助平臺,豐富他們的精神文化生活,優化外籍人才來華環境,助力北京“四個中心”尤其是科技創新中心和國際交往中心建設,積極發揮在國際人才交流合作領域的專業優勢。2022年,促進會獲准建設北京市首家“外國專家書屋”,為外國專家提供了便利的閱讀和交流環境,被他們譽為在華的精神家園。

丁志峰表示:“通過設立‘國際友人的北京之家’和‘外國專家書屋’,我們希望為他們提供一個溫暖的‘家’,讓他們在中國也能感受到家的溫馨。”

建立俄羅斯工程院中國中心 “三個一”構築中外專家深入合作新模式

應對全球共同挑戰和人類發展的關鍵問題,需要各國加強科技創新協作,共建全球科創網路,形成開放合作共用的創新生態。在國際科技合作和人才交流中,發揮民間的力量和科技組織的平臺作用至關重要。

2020年,在國家有關部門單位指導支援下,北京環球英才交流促進會與俄羅斯工程院、俄中人文合作發展中心、環球英才網(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聯合成立俄羅斯工程院中國中心。致力於推進中俄兩國間的人才交流、科技創新和技術項目合作;參與舉辦中俄工程技術交流研討活動;圍繞各地産業發展深入交流對接,通過共建新型研發機構等方式,促進技術成果轉化和項目落地發展;推進兩國科學家交流、合作和工程技術人才培養等。

俄羅斯工程院中國中心成立儀式

俄羅斯工程院是“19世紀下半葉俄羅斯工程技術學會的歷史傳承者、具有重要國際學術影響力的、俄羅斯歷史悠久的工程院”,2019年年底曾選派一位副院長出席促進會舉辦的“聚英”論壇暨環球英才峰會並簽署《合作協議》。

作為俄羅斯工程院中國中心總幹事,丁志峰在談及中國中心創辦初衷時表示,“這是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進步法》精神建設的國際科技創新合作平臺,旨在更好提供國際科技創新合作服務,推進中俄兩國工程技術領域深度合作。”

中國中心在長期的探索過程中,逐步建立了“三個一”的工作機制,形成推進國際高端人才交流和科技創新合作的有效方法論。

一是引導中外專家共建一個工程技術創新中心,為中外科技專家和團隊提供了一個共同研發、交流和合作的平臺。目前已建和在建的工程技術創新中心有47個,涵蓋了多個領域,如全球小分子新藥創新、自動駕駛倣真測試等等,成為促進國際科技創新合作的重要載體。

二是引導中外專家共同舉辦一個相關領域的學術研討會或論壇。每年舉辦30余場不同專業領域的國際研討會和交流活動,例如針對新材料、人工智慧等前沿領域的高端研討會活動,為國內外科研團隊提供了深入交流與合作的機會。

三是申報一些國際科技創新合作項目,進一步加強國際科技合作的廣度和深度。這些項目包括聯合研究項目、科技成果轉化與應用項目等,通過國際合作項目實施共同解決全球性挑戰和推動技術進步,加速科技創新在全球範圍內的影響力和應用效果。

中國中心成立以來,先後與北京、山東、江蘇、廣東等地的人才、科技部門展開交流,並根據各地資源稟賦和發展需求促進對接合作。2021年,俄羅斯工程院中國長三角中心在蘇州成立。這是中國中心為長三角地區新發展賦能的重要舉措,結合長三角有關城市的科技創新和産業發展需求,統籌對接引入俄羅斯院士專家團隊、科技創新成果,建立對應的創新中心和産業技術研究院等高能級平臺,為長三角地區注入新的活力和創新動力。

業內人士評價,中國中心的成立是新時代新形勢下推進國際高端人才科創機構合作的積極探索,為引進國外科學組織來華開展合作提供了新的模式,特別是對於深化中俄工程技術領域合作、促進産業科技創新具有積極意義。

“三百工程”聚焦新質生産力 開闢科技成果加速轉移轉化新路徑

目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與我國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形成歷史性交匯。為進一步助力産業科技創新,引導推動各類高端人才的先進技術成果和企業、資本融合,服務各地産業發展需求,促進會聯合聚英創科技和投資機構等,在中關村科學城核心區建設了“全球院士專家科創項目加速器”,並於近期推出“三百工程”。

“‘三百工程’重在為具有科技屬性的企業注入新鮮‘血液’”。據介紹,這一工程計劃聚焦發展新質生産力,通過遴選百家科技型企業、匹配百位高級專家和融入百億資本,推進科創成果加快進行技術轉移和推廣,儘快轉化為生産力,助力企業持續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和國際市場競爭力。

目前,在蘇州,依託俄羅斯工程院中國長三角中心,已經為當地有關科技企業對接高級專家資源,圍繞智慧裝卸機器人、高端塑膠原料、輸氫先進裝備等領域開展深入合作。同時,在濟南、在廣州、在成都、在南寧等多個城市,一些高端專家也在與相關企業進行匹配對接和開展合作……

2023年10月,俄羅斯工程院中國中心牽線蘇州雙祺自動化設備有限公司與東南大學(夏志傑院士)舉行院士工作站簽約暨智慧裝卸機器人合作研發基地揭牌儀式

在這些框架下,促進會正在不斷擴展和深化其國際科技合作網路,未來,隨著“三百工程”和其他重大項目的不斷推進,促進會將繼續在全球科技創新與産業發展的舞臺上發揮重要作用,為構建科技強國添磚加瓦,為中國企業走向世界注入強勁動力。

國際科技人才交流合作是科技創新補短板的重要方式。這不僅是技術的跨界傳遞,更是創新思維和方法的碰撞與融合。“我們將發揮取得聯合國經社理事會特別咨商地位的優勢,更加積極主動參與全球高端人才交流合作,探索建設更開放、更高效的國際科技創新合作平臺,為國內企業提供與國際先進技術接軌的機會,進一步提升我國在全球科技舞臺上的影響力和競爭力。”丁志峰説。

(推廣)

來源:東方網    | 撰稿:王崢    | 責編:谷晟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