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新聞詳情
政務新媒體“洗牌” 提質增效與清理整頓能否破局
發佈時間 | 2024-06-20 09:36:26    

  近日,四川多地要求政務新媒體提質,發佈符合單位實際、反映真實工作的資訊,並多發原創資訊。

  從微網志、微信公眾號,到如今的短視頻,政務新媒體已走過15年時間。發佈權威資訊、溝通傾聽民意,政務新媒體的出現,一下拉近了政府與百姓的距離,但如今,一系列問題也開始凸顯,不少賬號出現“僵屍”“睡眠”“雷人雷語”“不互動無服務”等現象,對政府形象和公信力造成不良影響。

  事實上,不僅四川多地要求政務新媒體提質,今年4月以來,全國各地出現了一波政務新媒體的關停潮。政務新媒體是否已成“時代的眼淚”?如何再次“放低身段”,更貼近受眾?

  四川多地要求政務新媒體提質增效

  短視頻時代,已呈現新的語態和生態

  6月14日,四川雅安市人民政府辦公室公佈了上半年政務新媒體檢查情況通報:全市174個政務新媒體全部通過檢查。但是部分賬號問題突出,主要集中在部分欄目更新不及時、互動回應成效不明顯。

  針對該類問題,通報要求,新媒體主辦單位要按照“誰主辦、誰負責”原則,要重點做好日常運營,發佈符合單位實際、反映真實工作的資訊。要加大正向推廣力度,不得搞務虛工作,增加基層負擔。對於一直處於停擺狀態、發佈資訊品質不高、閱讀量微乎其微的,按程式關停。

  與此同時,四川省多地政府網站公開通報要求政務新媒體提質增效。6月12日-13日,成都、南充兩地政府辦公室公佈今年第二季度的復核結果,要求各單位進一步加強運維管理,積極做好政府系統政務新媒體優化提升工作,在擴大傳播覆蓋面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升傳播影響力。

  據四川各級政府部門調查,少數政務新媒體未按要求全面落實資訊轉載工作,在落實轉載發佈方面距離預期還有差距;在運維方面,少數單位存在賬戶開而不用、運維管理人員調整而不及時提請備案等問題,如市教體局、市房管局等單位三個月內賬號使用率不足14.29%。

  對此,四川省各級政府要求政務新媒體主辦單位要圍繞民眾需求,注重資訊原創,提高采編質效,采編群眾看得懂、服務性強、可用性高的政務資訊。

  對於四川此輪政務新媒體的提質,復旦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教授張志安對潮新聞表示,當前的流量已從圖文平臺向短視頻平臺過渡。而為了適應這一變化,政務新媒體必然要關停登出低質賬號,從而進一步降本增效,提高優質內容稿件的供應。

  字節跳動公共政策研究院執行院長袁祥也表示,政務新媒體要注重價值觀和方法論。邁入短視頻時代,要讓更多接地氣、平民化、生動鮮活的優質內容得以展現,呈現出一種新的語態和生態。

  在四川多地的通報中,也多次強調日常運營工作。就目前來看,政務新媒體的運營模式主要有自主運營和外包運營兩種,然而這兩種模式分別有各自的優劣。自主運營雖然降低了運營成本,但卻容易導致基層工作人員分身乏術,也不利於提高運營效能;而外包運營雖然有助於精品稿件的創作,但卻容易給基層造成資金壓力。

  對此,張志安認為功能型政務新媒體最好是自主運營,傳播型政務新媒體可以依靠代運營。一些服務型賬號,比方為老百姓辦事的賬號,最好是自主運營,深耕服務。而傳播型賬號,需要了解公共輿情特點,對熱點事件快速響應,尋找傳播爆點。

  部分政務新媒體被登出或關停

  未來關鍵要找準定位和最佳平臺

  關於政務新媒體的管理,不止在四川,全國各地相關部門近年來已多次出手,今年4月以來,還出現了一次政務新媒體關停潮。

  今年上半年以來,昆明、長沙、西安全國多地的一大批基層政務新媒體賬號停止更新並啟動登出程式,並將相關資訊資訊、公示轉移到上級部門的網站或賬號中發佈。

  其中,昆明市五華區退役軍人事務局、長沙市雨花區市場監督管理局都將賬號原有功能遷移到政府門戶網站,而西安市未央區文化和旅遊體育局則將工作動態遷移到區委宣傳部賬號上發佈,從而使資訊發佈更為集中。

  最近的一次,6月17日,山東泰安“岱岳區文化藝術中心”微信公眾號發佈《登出公告》。對此,工作人員回復,現在都在清理政務公眾號,“我們這邊看了看,(公眾號)目前來説發揮作用不是很大。”

  然而,這波浪潮或許只是政務新媒體在發展中的一個縮影。自2009年中國第一個政務新媒體網站上線以來,網際網路時代的發展滾滾向前,政務新媒體也在大浪淘沙中逐漸發展成熟。許多政務新媒體賬號頗具社會影響力,如@健康四川官微、@中國廣州發佈、@四平警事。

  但是,在新媒體環境的巨大衝擊下,也有大量政務新媒體賬號的運營發展陷入僵局。一些政務新媒體由於長期存在停更、斷更的問題,逐漸淪為“僵屍號”;而部分政務新媒體由於長期依賴外包公司,導致在財務緊縮後,其運營維護也出現了人才匱乏、頻繁轉載、原創內容匱乏等問題。

  對於政務新媒體該如何擺脫困境,張志安認為,政務新媒體首先要認清自己的定位、目標和資源,其中面臨的最大挑戰一個是人力,一個是資金。總結來説,專業的事要交給專業的人來做。

  張志安建議,未來政務賬號發展最關鍵就是找準定位,選擇最佳平臺,讓政務機構號在規模壓縮情況下,進一步釋放品質和服務價值,精細化運營、精準化傳播、精確化引導,這樣才會有長足發展。 

來源:潮新聞    | 撰稿:汪江軍 實習生 陶景成    | 責編:汪傑菲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