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新聞詳情
水文測驗用上“高科技套餐”
發佈時間 | 2024-06-18 17:01:03    

  “倪隊長,點位多、採水量大、海域情況複雜,我們是老牛拉貨車——快不起來呀。”在中交上航局寧波上航測繪股份有限公司承接的象山北塘工業區碼頭工程水文測驗項目周例會上,技術員李得水倒起了苦水,項目負責人倪冉眉頭緊鎖,陷入沉思。

  象山北塘工業區碼頭工程水文測驗項目需全面掌握臨時碼頭及航道區域的海域水文特徵,項目團隊將在該區域的12個關鍵點位進行深入的水文測驗,測驗內容涵蓋海流、含沙量、底質及潮位等多方面重要參數。

  擺在項目團隊面前的第一道難關便是採水。項目團隊需要克服多雨天氣、測區內漁網眾多等不利因素,在大潮、中潮和小潮三個潮次下對各項數據進行全面觀測,而傳統取水方法需要每小時取表層、中層、底層三層水樣,費時費力,亟待一種新方法來提高效率。

  “按我們目前遇到的情況,我認為改用光學濁度計測驗法更為合適。”倪冉説道。光學濁度計方法僅需每小時將設備沉底並撈上來一次以獲取濁度數據,並在四個特徵時刻進行表層、中層、底層水樣的採水工作,後期將各項數據進行比測,把濁度數據轉化成每小時的含沙量數據即可。

  説幹就幹,項目團隊採用該方法後,效果立竿見影,有效減少了80%的採水量,節省大量人力物力。經過28個小時連續奮戰,順利採集到大量的水文數據。

  “糧食”已收進倉,怎麼進行精細化加工,成為項目團隊面臨的又一難題。按以往傳統處理方法,技術人員要在28個小時的潮流數據中人工選取有用數據,不僅耗時耗力,還容易出現差錯。倪冉望著面前提取出來的一張張數據表,頭疼不已。

  “我們自己開發一個程式吧!”項目碰頭會上,技術骨幹王正虎提出一個大膽的建議。會議室裏一片沉默,大家都在思考這個建議的可行性。王正虎進一步解釋説:“可以根據這些數據的特性,通過設定閾值來自動篩選出符合條件的數據,進行對應的轉化、分析,讓自動化程式替我們幹活。”

  倪冉眼前一亮,覺得這個建議可行。於是,他立即組織團隊進行分工,王正虎負責演算法設計,李得水負責數據輸入和調試,其他成員則協助開發和測試。大家幹勁十足,全力投入研發和調試工作。

  經過團隊的不懈努力,終於開發出了一款自主程式,這個程式如同“篩網”一樣可以過濾篩選出有效數據,還能根據應用情況不斷優化篩選規則,使數據處理效率提升50%,為當地海洋建設和規劃提供了堅實的數據支援和技術保障。

  “水文測驗用上這‘高科技套餐’,實現了水文資訊採集自動化、水文資訊處理智慧化,整體效率提高40%以上,使項目團隊深刻認識到科技力量對生産力的巨大提升,進一步激發了創新活力動力。”倪冉興奮地説。

來源:中國網    | 撰稿:通訊員 王寶萱 梁政    | 責編:徐敏娜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