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新聞詳情
養老專業本科畢業生“搶手” 調查顯示近五成老人對高學歷人才喜憂參半
發佈時間 | 2024-06-18 16:23:51    

  今年夏天,全國首批養老服務管理專業本科生迎來畢業。2020年9月,上海工程技術大學和山東女子學院成為全國首批設立此專業並招生的本科院校,今年兩校共迎來近100名本科畢業生。這批高學歷養老服務人才吸引了業界關注,就業雙選會開展得如火如荼,甚至出現4個崗位“搶”1名畢業生的情況。

  作為最直接的“甲方”,老年朋友對高學歷養老人才有哪些期待和顧慮?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年輕一代對養老服務行業的看法是否有所轉變?近日,潮新聞記者通過問卷調查和街頭采訪老中青三代百餘人。調查發現,近五成老年人對此喜憂參半;年輕人普遍認為養老服務行業充滿機遇,近六成受訪者表示,有意願就讀或從事相關專業。

  老人喜憂參半

  技能不落地 服務費用高

  此次調查顯示,希望由高學歷養老人才提供養老服務的受訪者佔比為72.97%,其中55歲以上人群佔比75%,在本身學歷是本科及以上的人群中,這一比例更是高達80%。與此同時,大部分受訪者都認為,高學歷養老人才具有見識多學識高、個人素質更高、專業知識更深入、更加了解先進養老技術和設備等經過高校系統學習賦予的優勢。

  “我爸媽這代人無論生活水準和受教育水準都提升了很多,對晚年生活自然比上一輩有更高的要求,大學生來做養老服務,不僅能照顧基礎的生活,還可以交流新鮮知識,滿足老人家精神世界的需求。”家住杭州市拱墅區的張女士表示,十分希望養老機構聘用高學歷養老人才來照顧父母。

  值得注意的是,有48.15%的受訪者表示,雖然歡迎,但有所顧慮。“理論知識難落地” 和“服務費用過高”是兩大主要原因,分別佔85.71%和71.43%。

  “照顧老年人最重要的是耐心和愛心。高學歷的大學生、研究生到一線崗位可能心態上一時轉變不過來,學到的都是理論知識,和實際操作可能存在很大差異,反而無法勝任工作。”89歲的傅震華和愛人李植芬都是畢業于原杭州大學的老一代知識分子,老兩口認為,比起學歷,一線護理人員更重要的是踏實負責有耐心。

  除此之外,“聽不懂方言”“學歷高溝通難”和“不夠熱情親切”也成為很多老年朋友心存猶豫的原因。

  願用朝陽托夕陽

  青年人普遍看好養老服務行業

  隨著全國老齡化進程的加快,人們對養老相關行業的重視程度和認可度越來越高,59.46%的受訪者表示願意自己或子女就讀養老服務專業,18-35歲的青年群體中,做出這一選擇的佔比52.38%。

  3個月前,浙江大學社會工作專業的研究生李賈晉泓和周昕悅主動來到杭州市社會福利中心認知症專區實習,她們除了每天在工作人員的指導下帶領老人進行跳操等干預訓練,還在端午節時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設計新穎的猜字遊戲,增加康復訓練的趣味。

  “通過實習,我對照顧認知症老年人有了更加直觀的認識。實習結束後,我決定繼續這方面的研究,希望能通過我的努力讓認知症老人的生活品質越來越高。”周昕悅説。

  通過調查採訪,記者發現,當下人們對於養老服務專業有了更加立體的認識,不再是簡單地把養老服務和護理員劃上等號。

  43.24%的受訪者認為,高學歷人才在畢業後應該從事養老服務行業的管理及科研創新工作。

  僅有20%的人認為這類人才應該從事一線護理崗位。“讀了這麼多年書,來照顧我們老年人的生活起居,是不是有點大材小用了?”來自杭州的陳平文阿姨在採訪中直言。

  此外,有75.68%的受訪者認為,目前全社會對養老服務行業高品質人才的培養重視程度一般,應該為他們提供更多的支援和保障。 

來源:潮新聞    | 撰稿:徐雨陽    | 責編:汪傑菲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