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麗水市縉雲縣始終堅定山區縣也能搞工業、山區縣也能搞創新的戰略自信,把生態工業打造成加快跨越式高品質發展的最強引擎。今年年初,省委“新春第一會”提出以“大人才觀”推進“三支隊伍”建設,為深入貫徹落實“新春第一會”精神,縉雲聚焦構建人才與産業深度融合發展新格局,推動全縣科教資源植入産業、産業基礎引向創新,形成推動産業現代化發展的強大“動能”,實現縉雲工業從傳統産業“塊狀經濟”到現代化“産業集群”的迭代躍遷。
打造“更懂人才”生態圈。因地制宜探索發展新質生産力,推動“小縣大創新”,是縉雲實現工業産業後發趕超的最硬核實招。而創新驅動的底層邏輯就是人才驅動。我們全面構建“一辦一中心一公司”三駕馬車並駕齊驅的工作格局,實現省科技小巨人企業、省重點企業研究院、省部級技術發明一等獎等零的突破,三次奪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連續兩年捧得26縣唯一的省“科技創新鼎”。下步,一方面制定更加“以人為本”的招引體系,充分發揮杭州、上海、深圳等“人才飛地”“研發飛地”的聚才和科創優勢,探索人才引育“帶土移植”等“雙招雙引”系列融合舉措,使“人才鏈”與“創新鏈”“産業鏈”充分融合,提高招引的“含智量”和“含金量”。另一方面建立更加精準化的服務體系,發揮“人才總量雖小,但也意味著更能精準服務”的比較優勢,聚焦人才“關鍵小事”,組織各行業頭部企業家外出遊學,建立“企業家+人才”共同成長機制,營造禮遇人才、厚待人才、服務人才的濃厚氛圍。
鋪就“增技賦能”快車道。“人才不問出身,人人皆可成才”。縉雲“三千帶鋸床人跑市場”,靠的就是勞動者的敢想敢拼、敢闖敢冒。當前,行業技術迭代加速,尤為需要培育具備紮實專業技能、良好思維能力以及較強創新能力的高素養勞動者。我們始終堅持培養本地勞動者、服務本地産業、落實本地就業的“三個本地化”思路,深化校企校地合作,發揮企業人才自主培養責任。2023年,全縣新增高技能人才2801人,同比增長23.2%,暢爾裝備公司成為全市唯一的“新八級工”制度試點企業。下步,一方面推動“人口紅利”向“技能紅利”轉變,瞄準本地産業需求,不斷完善産業技能人才評價體系,探索建立技能與薪酬掛鉤制度,打破技能人才成長“天花板”。另一方面推動“充分就業”向“高品質就業”轉變,發揮好全省首個浙江大學工程師學院人才培養工作站作用,協同推進機械、電氣、控制等方面的工程師隊伍建設。將卓越工程師、急需緊缺工程技術人才納入高層次人才目錄,在人才住房、子女教育、醫療保障等方面給予支援。
奏響“實幹爭先”最強音。“三支隊伍”中,高素質幹部隊伍是根本。我們始終緊盯需求側、發力供給側,堅持把幹部隊伍建設放在“工業強縣”戰略的突出位置,先後6次拿到省投資賽馬激勵,固定資産投資連續40個月實現兩位數增長,榮獲5個省級鼎類榮譽,實現省對縣考核八連優。今年一季度GDP增長8.2%、排名全市第2。下步,一是完善“幹中學、學中乾”提升機制,以實施“縉爭力”專業幹部培訓計劃為牽引,面向工業經濟主戰場,構建“1+N”培養體系。統籌年輕幹部比選交流、專業錯位幹部崗位調整,推進培訓成果轉化,著力實現幹部成長與事業發展同頻共振、互促並進。二是全力當好“一致行動人”,打造涵蓋企業全生命週期、産業全鏈條發展的增值服務鏈,推動線下企業綜合服務中心與“企業幸福清單”線上企業綜合服務平臺、企業碼有機融合,迭代“營商臺賬”全週期兜底服務體系,以營商環境大提升促進産業大發展大跨越。三是聚力打贏“爭先持久仗”,努力把“實幹爭先”從工作要求上升為縉雲幹部的精神氣質和幹事文化,持續以“實幹爭先大比拼”“鎮街亮績”“村社擂臺”等作為激勵全縣幹部擔當作為的長期載體,推動形成“領導放手幹、基層放心幹、上下放開幹”的良好氛圍。
來源:中國網 | 撰稿:中共縉雲縣委書記 王正飛 | 責編:戴翎冉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