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駐守在朱日和的漫天風沙裏,一位有著55年黨齡的老兵,23年前被確診罹患“癌中之王”——神經性胰腺腫瘤。23年裏經歷了15次化療、17次骨穿刺、2次腰穿刺、6次大手術……他把革命樂觀主義精神轉化成豁達的生命態度,和醫生之間建立戰友般的感情,一次次戰勝癌症,成就了醫患之間的“雙向奔赴”。
“一年365天,住院時間就長達283天”,75歲的陳民權告訴記者,“從醫生到護士都很熟悉了,省人民醫院就是我的半個家。23年的抗癌經歷,讓我和醫生護士們處得像家人一樣,院長助理、胃腸胰外科學科帶頭人、普外科主任牟一平,就是我生命裏的大恩人。”他説。
早在2001年,陳民權便與牟一平結緣。這一年,陳民權被確診罹患“癌中之王”——神經性胰腺腫瘤,15.8公分大小的腫瘤長在血管裏,胰腺和脾臟黏在一起。按照醫學推測,這種情況下,病人的存活時間通常是3-4個月,最長不超過半年。
“做這種手術跟走鋼絲差不多,所幸,陳民權和家人們對腫瘤治療有科學的認識,也很理解、很信任我們團隊,讓我們放開手腳去做。”當時在邵逸夫醫院任普外科主任的牟一平親自操刀,為陳民權做了大切口手術。
圖:牟一平醫生
手術很順利,經過一段時間的調養之後,陳民權保持此等健康狀態長達11年之久。正是這次生死考驗,陳民權和牟一平建立起類似戰友性命相托的信任感。
2012年,陳民權迎來了癌症患者的最大難關——癌症轉移。從這一年開始,他全力配合牟一平團隊,一次次涉足生死邊緣,為自己爭奪生命健康權。當時,陳民權體內的癌細胞轉移到了肝部,生成15公分大小的腫瘤,牟一平團隊再次操刀,為他精準切除肝臟病灶;
2016年,癌細胞出現骨轉移,轉移到了胸椎。這一年,牟一平進入省人民醫院工作,在手術室裏,他們團隊憑藉高超的技術,全力規避掉潛在的“截癱風險”,為陳民權順利完成手術。
對於2019年陳民權胰腺尾部腫瘤復發時的那場手術,牟一平印象格外深刻,對他和陳民權,都是一次“大考”。
“因為之前有過多次手術,陳民權的血管是補全過的,肝和腸又粘連在一起,手術難度超過了以往,要求更加精準、精細,過程繁雜,整場手術下來,用時13個小時以上。”牟一平説。
圖:手術中的牟一平團隊
康復調養階段也並不輕鬆。“一隻鼻孔插胃管,另一隻鼻孔插營養管,吃不下東西,胃部喪失驅動能力,整個人消瘦得厲害。”陳民權説。那段時間,牟一平不管忙到多晚,都會抽時間來詢問他的身體情況:精神狀態如何?哪不舒服?需要什麼幫助?
“有時候睡到半夜,感覺有人叫自己,一睜眼就看到了牟醫生。”
牟一平不斷鼓勵陳民權放平心態,要堅持每天爬樓梯鍛鍊。63天后,陳民權的胃動力恢復了正常。
樂觀是戰勝病魔的最好武器。在醫生們眼裏,陳民權是個非常樂觀的人,平時還會和醫生護士們暢談社會熱點,探討人生抉擇問題,對死亡話題也直言不諱。而對陳民權而言,醫生和護士們既是救治身體病痛的“白衣天使”,更是精神上的知音。
“抗癌23年,已經是奇跡了”,陳民權慨嘆説。三年前,他又被確診為白血病,前後送走了幾十個病友。這些,讓他對生命的認知更加通透,“人活一世,草木一秋,辯證法告訴我們,生是相對的,死是絕對的”。
“除了靠個人堅強的意志力外,醫生的醫術、醫德和醫院的就醫環境是最基礎的支撐。”陳民權這樣理解他生命的這段奇跡。
“陳民權是個勇敢樂觀的人,對癌症患者而言,這種心態能影響健康恢復成效。”牟一平説。
圖:康復出院後的陳民權
陳民權積極的生命態度也感染了牟一平。作為老朋友,他陪伴著陳民權堅持抗癌,一路下來,他的名字也走出浙江,在全國叫響:這位當年的普外科醫生,現在已成為全國唯一制定“國際胰腺微創手術指南(IG-MIPR)”的核心專家。
守護健康的接力棒在接續傳遞。從胃腸胰外科到如今的血液科,主治醫生也從牟一平變成了藍建平、金萊,浙江省人民醫院一次次完成了對陳民權這位特殊患者的生命托舉。
在與死神數次近距離的搏鬥中,陳民權始終堅強如一。對於一個時時都可能生命終結的癌症患者來説,23年,那是一個足夠“漫長”的時間。
彼此信任形成的和諧醫患關係,基於對疾病的科學認知,以及豁達樂觀的心態,這些,最終構築起這位癌症患者堅韌的生命基底,更是戰勝一切病魔的最大底氣。
來源:中國網 | 撰稿:陳爽 | 責編:汪傑菲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