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新聞詳情
清新-海珠“反向飛地”飛出“百千萬工程”新路徑
發佈時間 | 2024-05-13 11:18:55    

清遠市清新區2024年第二季度集中簽約活動(“反向飛地”太平專場)暨清新-海珠産業投資促進中心公共法律服務工作站簽約揭牌儀式在廣州海珠區清新-海珠産業投資促進中心舉行。民盟中央企業家聯誼會副會長、民盟深圳市委會副主委、深圳市崛起教育集團董事局主席林良浩,民盟廣東委員會副秘書長李敬東,廣州市海珠區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區委依法治區辦主任盧兆華,清遠市清新區委副書記潘康凱,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蘇灼聰,區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區委依法治區辦主任劉錕鈺,廣州對口幫扶清遠指揮部駐清新區工作隊隊長、清新區副區長曹輝,清新區政協副主席、區工業和資訊化局局長羅寧等海珠區、清新區有關領導以及近50家企業代表、新聞媒體朋友出席活動。

黨建引領,結對提升求新求變

活動現場,海珠區委依法治區辦與清新區委依法治區辦簽署了《清新-海珠産業投資促進中心公共法律服務工作站共建合作協議》,並舉行揭牌儀式。

據了解,從2023年開始,清新海珠兩地建立健全黨委依法治區辦結對提升機制。去年12月份,清新區委依法治區辦與海珠區委依法治區辦就建立區級結對提升機制、開展調研走訪、專題研討、工作交流、資源共用、項目複製、業務互聯7項工作任務方面達成一致意見,並簽訂了《法治建設結對提升機製備忘錄》。

“公共法律服務工作站在廣州本不稀奇,但在海珠這個地方反向設立公共法律服務工作站就極少見到了,我們清新的企業在開展投資項目前期,往往有很多法治方面的需求和其他‘急難愁盼’問題沒法及時集中解決,這個工作站設得好,讓我們靠前享受了法律服務資源。”某企業負責人説。

“反向飛地”公共法律服務工作站的建立,是海珠區與清新區進一步深化法治建設對口合作,推動雙方法治結對提升的一項重要舉措,借助廣州市海珠區和清遠市清新區法律服務資源,向企業提供人工智慧與數字經濟法律服務諮詢、國際國內民商事仲裁服務、公證辦理、商事調解、法律援助、共用法務服務等6項法律服務,將“反向飛地”打造成為法治建設結對提升的前沿陣地。

“拿證即交稅”,共建産業中心成效明顯

“看到清新-海珠産業投資促進中心掛牌成立的資訊後,我深深地感受到‘海珠孵化+清新産業化’的巨大能量,就暗地下決心為家鄉建設貢獻自己的綿薄之力,申請把公司從其他地區搬遷到“反向飛地”,一併把前幾天完成的業務申報繳稅。”某企業負責人高興地説。

這是繼林中寶、谷原農業、中宿窯陶藝、萬洋眾創、中信環境、浪美新材料、龍灣等企業入駐後,吸引的又一家優質企業,也是通過兩地政府的共同努力,推動對口幫扶協作工作走深走實的縮影。

共建清新-海珠産業投資促進中心,主要著眼于助力清新企業走出去和把大灣區優質資源引進來兩大方面,未來將吸納更多企業進駐,並根據企業發展情況配套支援政策。發揮引資窗口和産業孵化平臺作用,進一步深化“海珠總部+清新基地”“海珠研發+清新製造”“海珠孵化+清新産業化”等産業協同體系,真正實現兩地機制創新、優勢互補、互聯互通、互利共贏。2023年以來,清新區持續聚焦實體經濟,加快培育製鞋、食品加工、新材料“三個百億級”産業集群和汽車零部件、生物醫藥“兩個五十億級”産業鏈,激活廣東清遠經濟開發區“主引擎”,與海珠區共建“反向飛地”,地區生産總值突破320億元,規上工業總産值突破400億元。

立足大灣區,在鳳棲處築巢

“我們公司計劃大力做強電商渠道,一時半刻也沒找到合適的人才,幸好去年底清新與海珠共建了‘反向飛地’,兩地政府幫忙溝通聯繫,找到合適的電商人才,估計下個星期就能簽約了。”某企業負責人滿懷信心地表示。

人才是資源,創新是動力。清遠的企業時常面臨人才難招的困境,而“反向飛地”為入駐企業帶來的最直接便利就是緩解了人才招聘難題。“反向飛地”清新-海珠産業投資促進中心具備技術研發、人才招引、成果轉化、企業孵化、産業聯動等功能,有針對性推出的“補短板”舉措,猶如嵌入發達地區的引擎,在當地豐富的人才、科研資源等“養料”的滋養下,實現從過去“單向轉移”向“雙向奔赴”的轉變,為企業發展輸送創新動能,助力後發地區在創新賽道上發力追趕。這也是本輪海珠對口清新幫扶協作和區域協調發展的新亮點。

據悉,海珠支援清新通過租賃辦公樓宇、購地置業、設置園中園、建設孵化器等模式,在海珠區打造一處“前線據點”,既能解決相關企業人才招引等難題,也為兩地産業項目交流打開一個新窗口,在頻繁的互動中促進産業投資升級。

清新將以産業投資促進中心的成立為契機,借助海珠區在引資、科技創新等方面的資源優勢,為企業家們搭平臺,讓企業做大做強,努力將“反向飛地”打造成為技術創新的前沿陣地、推介清新的展示中心、引資的重要窗口,為清新高品質發展注入新活力。另一方面,將有力推動本地存量企業轉型升級,吸引“飛入地”科創項目孵化落地,培育新興産業增量,帶動科創成色更足的新産業和新質生産力在清新佈局,從而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更大的産值、更高的稅收,促進經濟社會發展。

攜手奮進,助推“三産”融合發展

展廳擺滿了清新各式各樣的産品,有汽車零部件、先進材料、紡織品、箱包、清遠雞、桂花魚等等,還有相關企業的介紹推廣欄。經貿團隊、行業協會商會等不時進場參觀調研,這裡可是名符其實的大灣區産品宣傳展示和中心。

首批入駐的企業表示,以農産品為例,清新的優勢産品不少,很多企業的産品品質極具市場競爭力,尤其是清遠雞,但受限于沒有優秀的宣傳推介渠道和品牌運營能力,未能得到很好的發展。此次清新-海珠共建的“反向飛地”,就是想依託海珠區會展業優勢和工美港國際數字創新中心的品牌打造能力,構建本土産品品牌,加強清新農産品品牌塑造,繼而做大做強企業。海珠區相關負責同志表示,下一步海珠區將充分發揮好轄區內的各種資源,通過對口幫扶協作和“反向飛地”,吸引更多産業、企業入駐,並以“海珠合夥人”助企服務模式為入駐企業提供貼心服務,努力為區域協調發展和對口幫扶協作高品質發展貢獻海珠力量。

“目前,中心已吸引9家企業入駐,正在與多家意向入駐企業洽談,擬與海珠研發機構或孵化器建立柔性合作關係。比如,我們今天現場簽訂的項目有14個,涵蓋製造業、紡織業、農業、新能源等領域,投資金額達13.01億元,為穩定經濟大盤提供了堅實支撐。下一步,我區將充分發揮海珠‘反向飛地’窗口和橋梁作用,進一步宣傳推廣展示清新特色産業和項目,深度開展兩地經貿、文化、旅遊交流,共同促進‘三産’融合發展。”“反向飛地”負責人説。2023年以來,清新區接待旅遊人數284萬人次,實現旅遊總收入26.72億元,分別同比增長55.71%、74.48%;累計簽約優質項目75個,投資額123.32億元。

據悉,海珠區全面落實“百縣千鎮萬村高品質發展工程”和新一輪省內對口幫扶協作工作部署,進一步深化與清新區的對口幫扶協作,勇於創新,多措並舉支援對口幫扶協作地區發展産業。如,在全省率先打造了粵港澳大灣區(廣州)鄉村振興産業協作基地,通過聚鏈成群、多元融合、協同賦能,培育孵化了農特産品上下游“鏈群”企業,推動形成“山品入灣、灣品進山”雙迴圈模式。同時,支援鼓勵對口幫扶協作地區組團參加廣交會、茶博會、鄉村振興展覽會等拓展“貿易圈”,通過“展産融合”延伸“産業鏈”。

“反向飛地”“飛”出新天地。未來,“飛出地”清新將與“飛入地”海珠進一步深化産業協同發展,加快實現兩地機制創新、優勢互補、互聯互通、互利共贏,以澆灌“百千萬工程”之花,賦能高品質發展。

來源:清新區引資工作專班 清新區司法局

華俊峰 葉家興 楊欣歡

(推廣)

來源:東方網    | 撰稿:葉家興    | 責編:谷晟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