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缸了,開缸了,一百多年傳承的特色冬腌菜,好了!”前兩天,在央視的鏡頭前,杭州蕭山臨浦鎮詹家埭社區的黨支部書記孔華超從大缸中一把撈起家鄉的腌白菜,在全國觀眾面前進行了展示。
這不是孔華超第一次帶著家鄉特産上央視。今年2月,他曾登上首屆中國農民新春會“和美鄉村新春會”的舞臺,分享自己回村助農的經歷。
“擦亮‘腌白菜之鄉’的金名片,讓我們村裏的腌白菜‘走出去’,老百姓富起來。”孔華超説,這是他一直未變的初心。
白天是社區書記
晚上是帶貨主播
4月24日晚上8點,“三農之家”的直播間裏格外熱鬧。
24號晚上的直播截圖
“主播,這個味道怎麼樣?”“肉粽裏布料多不多的?”面對刷屏的彈幕,孔華超熟練地回應。
偶爾經過直播間的觀眾應該很難想像螢幕前這個外形俊朗、笑容陽光的帶貨主播的另一重身份是社區書記。
時間回到幾年前,彼時連孔華超自己也沒想到他會成為老家農産品的“野生代言人”。“那時我在福建做電商貿易,年銷售額一度達到千萬規模。村裏有需要,我就回來了。”
2020年孔華超被選為詹家埭社區黨支部書記,成為當時臨浦鎮上最年輕的村(社)黨支部書記。
一個“初出茅廬”的90後,讓村裏面爸爸爺爺輩的村民擁護並信服,孔華超靠的是真誠和能幹。
詹家埭村實景圖 受訪者供圖
上任後,孔華超瞄準了村裏的集體經濟發展,成立了詹家埭村股份經濟合作社,還創新推出了集體經濟項目“腌學社”,將村級留用地資源盤活的同時促進村民致富。
“腌學社”正式投入運營後,為老百姓們帶去了實實在在的好處。從起早貪黑去菜市場擺攤賣菜還要打“價格戰”,現在通過“腌學社”的統一採購,大家的銷路不用愁,錢還比以前賺更多了。
憑藉短視頻中幽默的“薅菜”書記形象,孔華超的線上助農渠道也有了迅速進展。視頻中的孔華超總操著一口方言出現在田間地頭,和村民們交談之餘收下新鮮的蔬菜,一轉頭又將拿“薅”來的菜送去村裏的老年食堂後廚。
網友們雖然嘴上調侃,卻也發現這種相處間的自然和融洽,並不是演出來的。
孔華超在田間地頭和村民們積極互動 受訪者供圖
白天上班,晚上直播,靠著這份拼勁,孔華超把大家對視頻內容的喜愛轉換成了直播間的人氣。
去年11月5日,他的直播間創下了兩小時售出2500斤腌白菜的成績。
截至目前,“三農之家”的粉絲已突破23萬。
站上電商時代的風口很幸運
想讓更多人知道蕭山
從晚上7點03開始,一直到深夜的11點28分,“三農之家”的直播才結束。
高強度的工作節奏雖然累,但孔華超覺得值得。“能夠站上電商時代的風口很幸運,更要借此讓詹家埭的腌白菜、蕭山的農産品走向全國。”
視頻號粉絲已超23萬
隨著“三農之家”名氣漸漲,越來越多村找到孔華超推薦當地的農産品,希望能夠為他們帶一帶貨。
“為什麼不呢?我們就像是一個線上菜場,只要是品質好的,顧客們肯定都會喜歡。”在孔華超看來,通過拓大供應鏈,讓更多農戶增收致富是再好不過的事情。“通過合作,在他們的直播間也可以上新我們的産品,互利互惠。”為此,孔華超得空便會去外地考察選品。作為助農的線上渠道,“三農之家”去年銷售農産品超200噸。
今年年初,孔華超接到了去央視錄製節目的邀請。“能夠上央視,讓全國人民都知道我們村的腌白菜,村裏人都既高興又自豪。錄節目期間,我也認識到了很多優秀的‘新農人’。”
孔華超擔任社區書記的三年多時間,村集體凈收入從每年十幾萬升至150萬。通過村集體項目,越來越多本地村民實現了家門口就業。“腌學社”不僅腌菜,還承辦研學、親子等各類活動。
“許多村民本就是腌菜好手,讓他們帶著孩子們親自感受腌菜文化,再合適不過。”孔華超説,他從小就看著爺爺腌白菜,現在城市裏的孩子已經不太能見到了。“一百多年的腌白菜傳統技藝不能丟,通過産業支撐和文化活動,讓我們村莊的品牌打響,成為遠近聞名的金名片。”
來源:潮新聞 | 撰稿:滕一韜 | 責編:汪傑菲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