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新聞詳情
33歲男子一覺醒來上了熱搜,竟是因為這個“病”?
發佈時間 | 2024-03-25 09:16:08    

   一覺醒來發現自己上了熱搜頭條,是怎麼回事?

  最近,33歲的IT精英小王總是感到無精打采,日常工作中難掩疲憊之色,焦慮情緒也如影隨形,仿佛身體被“掏空”了一般。前兩天,他特意提前上床休息,希望一夜好眠能驅散連日的倦意。然而,早晨醒來,他那份沉重的疲勞感仍然無法緩解。

  偶然瞥見#過度疲勞的表現#話題登上熱搜榜首,小王好奇地點開,對照一看,竟發現自己條條中招——“過度疲勞”的標簽似乎已牢牢貼在了他身上。回想起近一個月來身體每況愈下,小王心生憂慮,自己不會是腎虛了吧?於是決定不再拖延,立刻請假,直奔浙江省中醫院腎病科。

  腎病科副主任醫師範軍芬在詳細詢問小王的症狀和生活習慣後,建議他進行一系列的檢查。檢查結果顯示,小王的腎功能並未出現明顯異常。

  范軍芬表示,小王這是得了疲勞綜合徵。她解釋道,根據中醫的辨證施治原則,每個人的體質不同,治療方法也需因人而異。小王的體質寒濕,加之平日飲食偏油膩,睡眠不足,導致陽氣比較虛。濕氣困滯在體內,無法排出,從而引發了長痘、腹脹、精神不振等一系列症狀。

  范軍芬醫生為小王開具了一些固護補陽的中藥方劑,以助於驅除濕氣,恢復陽氣。同時,輔以艾灸、針灸、推拿等傳統中醫外治手法。

  在現代醫學中,並沒有“過度疲勞”這一獨立疾病。當一個人因為過度勞累而出現各種症狀,而這些症狀又不能用普通的勞累或疾病來解釋時,通常會考慮其是否患有慢性疲勞綜合徵。這種綜合徵表現為長期的、難以用常規方式解釋的疲勞,且目前尚無確切的實驗室或影像學檢查能夠確診。患者往往在臨床檢查中表現出發熱、疼痛、注意力渙散、認知功能下降等非特異性症狀。

  簡而言之,當所有其他可能的原因都被排除後,如果疲勞和其他症狀仍然存在,那麼慢性疲勞綜合徵便成為了可能的診斷。

  身體慢性疲勞自測

  下面的這些症狀,你也有嗎?

  疲勞是一種主觀感覺,難以用準確的詞彙或語句來定義和描述,所以醫學界目前也尚未形成統一的評價指標。

  近年來,研究人員陸續制定了多個疲勞評估量表,如:疲勞量表(FS-14)、健康狀況問卷(SF-36)、心理判定量表(SCL90)等。這些量表的出現,為我們提供了一種初步判斷自己是否正遭受慢性疲勞困擾的方法。

  我們可以通過以下簡單的自測表來評估一下自己的疲勞程度。

  根據這份自測表,如果你發現自己有3——4項符合,那麼你的身體可能正處於輕度疲勞狀態;如果有5——7項符合,可能已經進入了中度疲勞;而如果你有8項以上的症狀,那麼你的身體可能已經陷入了重度疲勞,這時,尋求專業醫療幫助就顯得尤為重要。

  做好這幾件事

  遠離慢性疲勞

  為了遠離慢性疲勞,我們需要在繁忙的生活中堅持做好以下幾件事:

  1.作息規律,不熬夜,保證每天7——8個小時的睡眠時間。

  2.合理安排時間,調整生活節奏,避免長時間連續工作和學習。

  3.避免久坐和大腦長時間高速運轉,每工作或學習1小時,休息5-10分鐘,可以站起來活動一下身體,走一走,扭一扭脖子和腰部。

  4.保證晚上和週末的休息和娛樂時間,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培養業餘愛好。

  5.定時用餐,控制進食總熱量,減少不必要的應酬,少吃零食和夜宵。

  6.養成運動習慣,每週進行150——300分鐘中等強度或75——150分鐘高強度有氧運動,每週進行2次以上的肌肉力量訓練。

  7.學會釋放壓力,給負面情緒一個出口,保持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

  8.定期體檢,關注身體健康。

來源:杭州日報    | 撰稿:吳雙 通訊員 陳岩明 吳煜 王莉飛    | 責編:汪傑菲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