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新聞詳情
浙江“小馬鈴薯”實現家門口滑雪自由 熱“雪”有望長期沸騰
發佈時間 | 2024-03-01 09:14:42    

   “南方‘小馬鈴薯’也有自己的‘冰雪大世界’了。”

  最近,浙江目前規模最大的冰雪世界綜合體項目落戶臨安,不少市民翹首企盼。這一總投資30億元人民幣的冰雪項目,預計2025年年中即可亮相。

  從哈爾濱爆火,到第十四屆全國冬季運動會帶動冰雪運動火出新高度,南方“小馬鈴薯們”也按捺不住紛紛征戰“雪場”,從元旦到春節,浙江安吉、桐廬、柯橋等地的滑雪場變得熱鬧起來。

  據中國旅遊研究院發佈的報告顯示,2023至2024冰雪季,中國冰雪休閒旅遊人數有望首次超過4億人次,全國冰雪休閒旅遊收入有望達到5500億元。在少見冰雪的南方,浙江加快佈局,除了各種滑雪場地,還帶動了上下游産業發展,串起冰雪經濟鏈條。

  浙江冰雪運動和産業“熱”度如何?冰雪帶火了哪些産業?浙江的熱“雪”沸騰又將如何長期保持?

  家門口的“滑雪自由”

  “朋友圈都在滑雪,我也想來玩玩,就找了個附近的。”前不久,杭州滑雪愛好者楊雨(化名)和朋友驅車兩個小時來到安吉,感受了一波屬於江南的“漫天飛雪”,體驗了一把冰雪帶來的刺激和魅力。他看到除了前來嘗鮮的年輕人 ,也不乏全家一起來體驗的。

  位於臨安大明山景區的萬松嶺滑雪場是華東地區高海拔、大面積的戶外滑雪場。杭州大明山風景旅遊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徐新表示,今年元旦、春節,萬松嶺滑雪場本地遊客火爆,遊客情況有明顯變化:“以前是年輕人居多,現在年齡段明顯拓展。玩單板滑雪、有滑雪基礎、自帶滑雪裝備的遊客明顯增多,説明南方遊客也在堅持長期滑雪,冰雪運動在快速普及。”

  業內人士表示,冰雪運動在南方近年來持續升溫,哈爾濱旅遊爆火也對南方的滑雪市場起到了較好的引導作用。

  根據浙江省體育局公佈的數據,目前,全省有冰雪運動場地40個,滑冰場地22個,滑雪場地18個。北方太遠,家門口的滑雪場成了浙江人的優先“平替”。數據顯示,杭州西湖區靈山景區,春節檔期間客流量超6.6萬人次。桐廬生仙裏滑雪場節假日期間接待遊客9800余人次,同比增長20%。臨安大明山滑雪場接待量超過2.5萬人次,營收超過1200萬元。

  記者在某短視頻平臺搜索浙江滑雪場,其中的優惠團購項目,大明山萬松嶺滑雪場一款暢滑票已售3000+,天台山雪樂園一款秒殺價199元、可訂購至3月1日的産品已售8000+。

  持續不斷的人氣,帶來的是滑雪旅遊經濟的熱氣。根據省體育局預測,2023-2024雪季,全省滑雪遊客將達到200萬人次以上,消費將比去年同期增長30%以上。

  冰雪經濟上下游齊熱

  早在和朋友約定滑雪之前,楊雨就提前在網上購買了滑雪裝備,買的裝備基本都是浙江發貨的。徐新也注意到,浙江雪友正變得更加專業范,今年有10%左右的遊客都自帶滑雪裝備,滑雪頭盔、滑雪鏡、滑雪服等全部配齊的遊客也有不少。

  如今,“氪金”成為滑雪運動少不了的標簽,滑雪服等被納入滑雪前的必購清單。據潮流社區得物App數據顯示,滑雪服銷量同比上漲超過120%、滑雪眼鏡銷量同比增長了310%、雪板訂單量同比增長了130%。

  浙産滑雪裝備工廠訂單爆滿。春季前,位於嘉興高新區的阿爾派妮(嘉興)運動用品有限公司廠房內加班加點製造滑雪服,原來秋冬季是滑雪服生産的淡季,從去年11、12月開始,工廠就一直加班加點補充訂單。

  素有“中國運動杖之鄉”的寧海,全國出口的10根滑雪杖有7根産自這裡,有的企業每天産量達8000到10000根。雪球夾、滑雪頭盔等裝備成為義烏市場裏的搶手貨,店舖供不應求。浙江工商大學現代商貿研究中心主任肖亮表示,浙江的冰雪裝備,已經極具競爭力和特色,擁有極其強大的戶外服飾及裝備産業集群。

  依託滑雪場的本地旅遊也大放異彩。以桐廬生仙裏滑雪場為例,結合當地特色,曾經的“滑雪一日遊”變成了優哉遊哉的兩三日遊。2020年滑雪場剛開業時,滑雪場所在的合村鄉民宿不足50家,眼下已有民宿、農家樂百餘家,每年帶來營收超過1000萬元,帶動當地村民共富。

  如何實現長紅?

  業內人士指出,愈發火熱的全國冰雪市場,市場端呈現出北雪南移的趨勢,而長三角市場潛力巨大。在客群端,滑雪正從曾經的高端運動加快向大眾普及。未來,長三角將有力拉動全國冰雪經濟的發展。

  儘管地處少雪的南方,浙江在冰雪經濟的發展上,也獨具巧思,不斷提升冰雪運動的場景豐富性和體驗感。以新落戶臨安的冰雪項目為例,不僅有超大型的室內滑雪運動館,還有冰雪樂園、餐廳、主題酒店以及體育社區的綜合體,還有全息VR投影、人工智慧等黑科技。此外,冰雪主題的體育、教育甚至餐飲、劇本殺、婚禮等場景均可以在場館內實現。

  對於冰雪經濟的市場前景,徐新表示很有信心,但相較于北方雪場具有氣候等天然優勢,他認為浙江的滑雪場地面臨著天然的氣候和成本挑戰。

  受暖冬影響,萬松嶺滑雪場去年12月20日開園迎客,比前年晚開了約半個月。氣溫也直接影響造雪,他介紹,一般造雪的條件為氣溫-5℃、水溫0℃左右,成本與二者直接關聯。萬松嶺滑雪場今年造了3次雪,成本在數百萬元。

  肖亮表示,圍繞著冰雪,浙江已經形成冰雪裝備、冰雪體育、冰雪文旅三大業態。冰雪經濟如何保持長紅,針對這三大業態,他給出了建議:

  冰雪裝備上,浙江相關産業通過內引外聯,培育自主品牌,提高附加值;拓展冰雪裝備産業鏈,研發中高端産品;

  冰雪體育上,浙江滑雪場成本問題不可避免,需要依託科技手段加以改進,例如採用環保製冷劑的人工造雪技術進一步突破,以及可再生能源等綠色低碳技術的發展等;

  在冰雪文旅上,他表示浙江多地已具有一定的區域輻射力,未來要積極拓展文娛、度假、遊樂和康養等內容,拉長冰雪文旅消費鏈條,提升消費體驗,同時與地方特色文旅資源同頻共振。

來源:潮新聞    | 撰稿:楊一凡 實習生 應瓏瓏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