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浙江省人民政府印發《關於下達2024年浙江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的通知》,明確經濟發展、科技創新、改革開放、文化發展等8個方面的主要目標。
聚焦聚力提升政策引導保障成效
迭代升級“8+4”經濟政策體系
優化8個政策包和4張要素保障清單,安排省級財政資金1023.6億元,支援經濟高品質發展。精準落實惠企政策,為市場經營主體減負2500億元以上。
堅持政府過緊日子,嚴肅財經紀律,嚴控一般性支出,大幅壓減論壇、展會、節慶等活動,把更多財力用在幫企業、促發展、惠民生上。
積極爭取和用好國家政策
爭取100個以上項目納入國家用地保障範圍,力爭更多項目納入國家能耗單列清單。
發揮“4+1”專項基金撬動作用
年度計劃投資200億元,撬動社會資本1000億元,並擴大省科創母基金規模。
堅持“投早、投小、投科技”,在戰略性新興産業領域催生一批擁有核心技術和市場競爭力的高成長企業。
推動金融更好服務實體經濟
力爭製造業中長期貸款、普惠小微貸款增速高於各項貸款平均增速,促進社會綜合融資成本穩中有降。
聚焦聚力擴大有效益的投資、激發有潛能的消費
持之以恒推進重大項目建設
圍繞科技創新、先進製造業、重大基礎設施等重點領域,安排“千項萬億”重大項目1000個以上,完成年度投資1萬億元以上。
提高項目建設效率,確保中鴻新材料、甘電入浙±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金七門核電一期等新建項目2024年10月底前全部開工,瑞浦蘭鈞新能源、金塘新材料等項目早建成、早投産、早達效。
推動民間投資較快增長
實施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新機制,及時打通審批、供地、融資等堵點卡點,鼓勵和支援社會資本擴大産業投資、參與基礎設施投資,讓社會資本真正“有得投、放心投、投得好”。
多措並舉擴大消費
積極培育智慧家居、文娛旅遊、體育賽事、國貨“潮品”、銀發經濟等新的消費增長點。穩定和擴大傳統消費,提振新能源汽車、電子産品等大宗消費,推動消費品以舊換新。
聚焦聚力建設現代化産業體系
大力發展數字經濟
深化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建設,做優做強積體電路、人工智慧、高端軟體等産業集群,積極推進工業“智改數轉”,數字經濟核心産業增加值增長9%左右,規上工業企業數字化改造覆蓋率達到85%。
促進製造業集群式、高端化發展
大力發展新質生産力,“一鏈一策”推動新興産業提質擴量,前瞻佈局一批未來産業,支援杭州市、寧波市建設未來産業先導區,戰略性新興産業增加值增長10%以上。
統籌推進世界一流企業、領航企業、“鏈主”企業培育,促進上市公司高品質發展,新增“雄鷹”企業30家、上市公司50家、國家單項冠軍企業(産品)20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300家以上。
加快傳統産業轉型升級
深化製造業“騰籠換鳥、鳳凰涅槃”攻堅行動,支援傳統産業應用先進適用技術,實施重點技改項目5000個以上。
大力發展生産性服務業
緊密對接製造業高品質發展需要,培育壯大研發設計、檢驗檢測、科技服務、法律會計、節能環保等生産性服務業,新增服務業領軍企業200家以上、服務型製造企業(平臺)60家。
聚焦聚力科技創新塑造發展新優勢
加強高能級科創平臺建設
支援杭州城西科創大走廊打造創新策源地,牽引帶動省內各類科創走廊提高創新強度和質效。實施“雙尖雙領+X”重大科技項目400個以上。
落實研發經費加計扣除、“三首”産品推廣應用等政策,引導企業發揮創新主體作用,新增科技領軍企業10家、科技“小巨人”企業100家、高新技術企業5000家、科技型中小企業1.2萬家,新建省級創新聯合體10家以上。
促進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整體性躍升
大力實施“雙一流196工程”,支援浙江大學建設世界一流大學,支援西湖大學建設高水準新型大學,支援省屬高校建設高水準大學,加快構建一流學科建設體系。
實施高校基礎設施提質工程,進一步改善高校辦學條件。支援寧波東方理工大學(暫名)籌建工作。
加大人才招引培育力度
創新人才評價機制,新遴選頂尖人才40名以上、省引才計劃專家500名以上、省培養計劃專家600名以上,力爭新入選國家級人才計劃500名以上,培養卓越工程師500名以上,新增省領軍型創新創業團隊25個以上,新增技能人才40萬名以上。
推進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
構建政策制定、預算編制、項目實施、資金使用、績效評價、數據共用等協同機制,促進科創平臺、高等院校、産業園區、高新技術企業緊密對接,進一步提高科技成果創造能力和轉化效率。
聚焦聚力高水準對外開放
提升制度型開放水準
支援自由貿易試驗區、綜合保稅區等開放平臺對標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聚焦投資、貿易、金融、科技、數據等重點領域,穩步推進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加快形成貿易投資合作的新機制新模式。
千方百計穩外貿優外資
繼續打好“穩拓調”組合拳,深入推進“千團萬企拓市場增訂單”行動,培育發展海外倉、數字貿易等外貿新業態新模式,確保出口占全國份額基本穩定。
以超常規力度招引“大好高”和專精特新外資項目,力爭實際使用外資200億美元以上,其中製造業外資佔比超過29%。
加快建設世界一流強港和交通強省
編制沿海港口佈局規劃、集裝箱碼頭髮展專項規劃,大力發展多式聯運,推進現代化內河航運體系示範省建設,力爭寧波舟山港集裝箱吞吐量增長4%以上。
加快建設寧波舟山港重大集疏運工程、長三角航空貨運樞紐、長三角中歐班列集結中心、寧波樞紐、通蘇嘉甬鐵路等項目,著力構建現代化交通物流體系。
主動服務國家戰略
全方位參與共建“一帶一路”,優化境外經貿合作佈局,擴大中間品貿易,進一步增強産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性。
高品質辦好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烏鎮峰會、全球數字貿易博覽會等重要展會。縱深推進義甬舟、金麗溫開放大通道建設。
高水準建設海洋強省
發揮甬舟海洋經濟核心區引領功能,加快建設環杭州灣、溫臺沿海等現代産業帶,推動海洋經濟成為高品質發展新增長極。
聚焦聚力深化改革、優化營商環境
深入推進政務服務增值化改革
深化數字政府建設,依申請政務服務事項“一網通辦”率達到85%以上。規範提升行政審批仲介服務,企業投資項目領域審批仲介事項清單壓縮至50個以內。
推動全過程公正高效整合監管,雙隨機抽查事項覆蓋率達到100%。推進融資金融服務線上化、科技化,努力實現“一次不跑、又快又好”。
推動“民營經濟32條”政策精準落地
推動政商交往正面、負面和倡導清單落地落細,積極構建親清統一的新型政商關係,建立涉企問題高效閉環解決機制,及時回應和解決民營企業的呼聲和訴求,讓民營企業安心經營、放心投資、專心創業。高品質舉辦第七屆世界浙商大會。
深化重點領域改革
探索建立大宗商品儲備管理體系和貿易投資制度,積極爭取新一輪義烏國際貿易綜合改革試點。深化智慧財産權全鏈條整合改革,加快建設智慧財産權強省。實施國資國企改革攻堅深化提升行動,增強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競爭力。
聚焦聚力縮小“三大差距”
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
唱好杭甬“雙城記”,提升四大都市區和中心城市能級。實施縣城承載能力提升重大項目500個左右,支援縣城做大特色産業、做強支柱産業,進一步增強連接城市、輻射鄉村的功能。
加快繪就“千村引領、萬村振興、全域共富、城鄉和美”新畫卷
優化農村人居環境,和美鄉村覆蓋率達到40%以上。壯大鄉村特色産業,培育創意農業,建成年産值超10億元的土特産全産業鏈100條。
深化科技強農、機械強農,協同推進永久基本農田和高標準農田建設,完成土地綜合整治項目100個,建設高標準農田78萬畝以上,穩定糧食播種面積和産量。
推進城鄉融合、區域協調發展
“一縣一策”“一業一策”支援山區海島縣高品質發展,支援浙西南革命老區建設發展,拓寬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轉化通道,加快實現生態産業化、産業生態化。
完善山海協作工作體系,滾動推進産業合作項目300個,派遣科技特派員2000人次以上。
持續推進公共服務“七優享”
推進“幼有善育”,健全生育支援政策體系、普惠托育服務體系。
推進“學有優教”,擴大公辦幼兒園資源供給,提升義務教育學校辦學標準,深化“縣中崛起”工程,整合優化山區海島縣教育資源。
推進“勞有所得”,提高職業技能培訓質效,做好重點群體穩定就業工作。
推進“病有良醫”,高標準建設省市縣鄉村衛生服務體系,推動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紮實推進衛生健康現代化,基本醫療保險政策範圍內住院報銷(含大病保險)比例職工達到85%、城鄉居民達到69%。
推進“老有康養”,加強社區嵌入式服務設施和多功能融合場景建設,推進居家和社區適老化改造,推行養老服務“愛心卡”制度,康養聯合體鄉鎮街道覆蓋率達到70%。
推進“住有宜居”,積極探索房地産發展新模式,更好支援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穩步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和城中村改造“三大工程”。
推進“弱有眾扶”,健全社會救助和慈善體系,促進殘疾人事業發展,全省年每人平均低保標準達到13200元以上。支援舟山市等地開展全域公共服務一體化試點。
聚焦聚力推進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建設省域探索
加強文化遺産保護傳承
全面貫徹“保護第一、加強管理、挖掘價值、有效利用、讓文物活起來”工作要求,促進文物和文化遺産整體保護、活態傳承,更好地賡續歷史文脈、堅定文化自信。
繁榮發展文化體育事業
深入實施文化基因激活工程,加強“中國歷代繪畫大系”成果宣傳展示,推進新時代文藝精品攀峰行動,支援浙派工藝美術創新發展。
豐富“15分鐘品質文化生活圈”建設內涵,提高農村文化禮堂利用效率。
做好後亞運文章,促進競技體育和群眾體育全面發展,加快建設現代化體育強省。
促進文化旅遊産業高品質發展
持續推動四條詩路文化帶、之江文化産業帶、良渚文化大走廊和橫店影視文化産業集聚區建設,支援發展大視聽産業,積極培育文化旅遊新業態新場景,打造千萬級核心大景區30個,文化旅遊産業增加值增長6%左右。
提升社會文明程度
實施全域文明建設行動、公民道德建設工程和人文素養提升計劃,深化“書香浙江”建設,加強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進一步擦亮“浙江有禮”省域文明品牌。
聚焦聚力提升綠色發展水準
紮實做好能源保供穩價工作
統籌推進電源、電網、儲能、天然氣管網等現代能源基礎設施建設,新開工電源項目裝機2600萬千瓦,其中綠電裝機佔比達到85%;新投産電源項目裝機1200萬千瓦。
持續提高生態環境品質
強化減污降碳協同增效,統籌推進治水、治氣、治土、治廢、治塑,確保設區城市PM2.5平均濃度不高於25微克/立方米,縣級以上飲用水水源水質達標率保持在100%。加強噪聲污染治理,推進“寧靜小區”建設。
加強生態保護和修復
完善生態環境分區管控方案,積極參與長江經濟帶共抓大保護,實施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加強水土流失治理,創新生態保護補償機制和生態産品價值實現機制。
促進發展方式綠色轉型
推動能耗“雙控”逐步轉向碳排放“雙控”,構建廢棄物迴圈利用體系,支援省級以上園區開展新一輪迴圈化改造,建設一批低(零)碳園區、工廠、農場。
聚焦聚力建設更高水準平安浙江法治浙江
全面加強安全生産
嚴格落實“三管三必須”要求,常態化排查整治各領域各行業風險隱患,全力遏重大、降較大、提本質。
切實提升防災減災水準
深入實施防汛防臺能力提升三年行動,加快完善防洪工程體系,抓好地質災害、海洋災害、森林火災防治工作,增強應急救援、全災種保障和風險監測預警能力。
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
加強食品藥品安全治理,完善社會治安防控體系,確保城鄉安寧、群眾安樂、社會和諧。創新落實國防教育、國防動員機制。
深化法治政府建設
推進重點領域、新興領域政府立法,深化縣鄉行政合法性審查改革、“大綜合一體化”行政執法改革,規範行政決策程式、行政執法行為,提升政府工作人員法治素養,把厲行法治的要求落到實處。
來源:中國網 | 撰稿:浙江發佈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