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新聞詳情
製造業貸款、普惠小微貸款、涉農貸款餘額等指標均居全國第一
發佈時間 | 2024-02-14 10:48:01    

  評價一個地區的經濟發展勢頭有很多角度:生産車間忙不忙,落地項目多不多,信貸需求是否有較大增長……其中,金融是國民經濟的血脈,血脈通暢,經濟發展才健康有力。

  近日,浙江金融主管部門公佈2023年主要金融數據。從成果看,截至12月末,全省金融機構本外幣貸款餘額首次突破20萬億元,達21.7萬億元,全年新增2.7萬億元。其中,製造業貸款、普惠小微貸款、涉農貸款餘額等指標均居全國第一;從趨勢看,主要金融指標穩步增長,信貸投向結構更加精準,為高品質發展“強筋健骨”。

  為高品質發展提供資金保障

  放在全國坐標係中,21.7萬億元是什麼水準?

  2023年,GDP排名前10的省份或直轄市貸款餘額平均數為13.91萬億元,浙江高出55個百分點;從全國範圍看,21.7萬億元的成績排名全國第三,僅次於廣東的27.1萬億元和江蘇的23.3萬億元。

  “21.7萬億元的規模,是金融支援我省經濟高品質發展的結果,這與全省經濟增長和價格水準的預期目標是相匹配的。”中國人民銀行浙江省分行相關負責人表示,將持續引導金融機構挖掘有效信貸需求,支援浙江高品質發展大局。

  做生意要本錢。企業若“手頭緊”,就難以大膽奔前景。作為經濟運作的先行指標,貸款規模穩步增長,反映出實體經濟向上向好的發展勢頭。透過金融資金的流向,我們可以捕捉到浙江全力拼經濟的三大特點。

  第一,從貸款主體看,企業貸款成為貸款增長的主力軍。根據統計,2023年,住戶貸款新增4377億元;相較之下,企(事)業單位貸款新增22345億元,比上年多增4022億元。這意味著,在浙江,金融與實體經濟的關係愈發緊密,經濟回升向好的基礎愈發牢固。

  第二,從貸款期限看,中長期貸款保持多增,對中長期投資的支援有所加強。2023年,這一體現投資意願以及擴大生産信心的信貸指標增長迅猛,新增1.83萬億元,比上年多增2470億元,佔新增貸款總額的68%。

  中長期貸款週期長、額度高、還款壓力小,多流向生産製造企業,位於台州路橋的八達閥門就是其中之一。去年9月,這家省級專精特新企業投資2億多元的閥門高端産品生産線項目在當地順利開工。然而就在半年前,該企業負責人還在為高額配套資金缺口而苦惱。農業銀行台州路橋支行得知情況後迅速組建專家團,為其制定專項金融服務方案。最終,八達閥門獲得各項貸款共計7000多萬元,貸款期限最長達8年,有效解決了項目建設、擴大生産的後顧之憂。

  像八達閥門一樣,進軍高端製造的企業,往往成為金融機構的偏愛。可以預見的是,中長期資金血脈的持續暢通,為製造業轉型升級、技術攻堅、穩鏈強鏈創造了更加穩定的金融環境,也為浙江挺起産業脊梁注入澎湃動能。

  第三,從領域看,2023年,浙江信貸結構持續優化,製造業貸款、普惠小微貸款、涉農貸款餘額持續增長,餘額均居全國第一。

  信貸結構的優化,不僅滿足了企業、居民等市場主體的融資需求,也盤活被低效佔用的金融資源,提高金融機構抗風險能力。以浙商銀行為例,該行實施“經濟週期弱敏感資産”經營策略,將各類政策資源優先支援在普惠小微業務上。截至2023年末,全行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餘額超3000億元,累計服務小微客戶超60萬戶。

  資金活躍的地方,大多充滿活力。比如千萬市場經營主體帶來的煙火氣、鄉村振興展現出的新氣象……從“錢景”看前景,浙江今年將在三方面有更多作為:

  一是跨境人民幣業務。2023年,浙江跨境人民幣結算總量首次突破2萬億元,比上年增長47.1%。可以預見,一系列重大利好政策的貫徹落實,將更好支援浙江企業“走出去”。

  二是科技金融。浙江作為全國科創高地,金融要素保障充分、金融産品豐富,未來,將全力做好科技型企業融資保障工作,開展科創金融服務能力提升專項行動,提高科技金融服務的精準性。

  三是降成本。過去一年,浙江利率水準均為有統計以來歷史最低;調整涉及全省個人按揭貸款利率,惠及226.8萬戶家庭。中國人民銀行浙江省分行相關負責人表示,將繼續發揮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改革效能和存款利率市場化調整機製作用,推動綜合融資成本穩中有降。

  民營企業貸款佔據半壁江山

  21.7萬億元的貸款餘額,不僅有量的增長,還有質的優化。反映在具體成效上,為民營企業“解渴”最有代表性。

  2023年,浙江推出一系列“組合拳”,在法律、政策、營商環境等方面支援民營企業高品質發展。金融機構紛紛響應省委、省政府部署,民營企業貸款保持高增長態勢。

  這在數據上有直接體現:截至2023年12月末,全省民營經濟貸款餘額超9萬億元,位居全國第二。成本方面,1至12月,全省企業利率同比下降34個基點,處於歷史低位。

  超9萬億元的民營經濟貸款,佔據全省貸款總量的半壁江山,民營經濟大省名副其實。浙江是如何做到的?

  第一,充分利用貨幣政策工具,引導金融機構加大信貸支援。

  政策千萬條,落地第一條。近年來,從中央到地方,針對民營企業的支援政策不在少數。可現實中,由於部分民營企業存在資訊不對稱、缺乏抵押物等問題,有的金融機構“有心無力”。如何提高金融機構的服務意願,鼓勵“雨天不收傘”,這是擺在不少金融主管部門面前的一道難題。

  浙江給出的對策是,用好貨幣政策工具。一方面,貨幣政策工具可實現精準滴灌,讓更多信貸資源涌入民營企業;另一方面,推動融資成本穩中有降,民營企業更願貸、更敢貸。

  一項項貨幣政策工具,為關鍵領域和薄弱環節的民營企業帶來真金白銀的支援。比如,自2022年5月以來,通過專項再貸款,浙江撬動投放了交通物流貸款256億元。又如,截至2023年12月末,在碳減排支援工具助力下,省內金融機構累計發放碳減排貸款470億元。

  更為重要的是,貨幣政策工具示範效應明顯,越來越多的金融機構加入到服務民營企業的隊伍中來。2023年,浙江支農支小再貸款、再貼現、普惠小微貸款支援工具激勵資金,帶動全省地方法人銀行新增普惠小微貸款超4000億元,這一數據位居全國前列。

  第二,推廣“首貸戶”等專項行動,做好增量文章。

  “零貸戶”變“首貸戶”,關鍵在於填補企業的徵信空白。以數字化為抓手賦能發展的浙江,金融機構亦推出不少創新服務。

  在溫州,瑞安農商銀行利用大數據畫像填補企業信用數據;與此同時,該行通過“一企一策”,為小微企業首貸配置方案,探索從無貸戶到夥伴客戶的全流程服務。

  浙江永邦電器有限公司成為推廣“首貸戶”專項行動的受益者。去年,受外部經濟形勢影響,企業應收賬款不及時,自有資金逐漸出現缺口。瑞安農商銀行主動到府服務,授信併發放330萬元信用貸款。“審批快,還無需抵押物,沒想到像我們這樣的‘零信貸’企業也能獲得金融支援。”該企業負責人彭女士又驚又喜。

  不只是瑞安農商銀行。如今在浙江,越來越多的金融機構利用大數據精準觸達民營企業,如寧波銀行的“出口微貸”、農行浙江省分行的“小微網貸”等。數據顯示,2020年以來,全省累計拓展民營企業首貸戶超47.3萬家。

  第三,建立金融服務民營經濟的長效機制。

  為民營經濟提供高品質金融服務,不是應時之舉,而是長久之計,這一點,已是浙江金融機構的普遍共識。在實踐中,浙江還探索出自己的經驗。

  首先,金融服務不是單打獨鬥,因此合作要長效。2023年,各家機構強化部門協同聯動機制,合作夥伴越來越多。比如,配合省發改委做好重大項目融資工作,累計支援1萬多個重點建設項目,發放貸款超2萬億元;又如,與省經信廳建立製造業重點企業對接服務機制,全省“專精特新”企業融資超過8000億元。

  其次,金融政策有其專業性,因此靠前服務要長效。近年來,浙江建立常態化走訪服務機制,送政策、解難題。去年,全省金融系統累計舉辦線下金融政策宣講會和座談會超8000場,參會企業達11萬家次;共走訪民營和小微企業16萬戶,解決融資需求6097億元。

  浙江省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推動金融更好服務實體經濟,切實提升服務理念、能力和質效。中國人民銀行浙江省分行相關負責人表示,後續會繼續落實穩健的貨幣政策靈活適度、精準有效的要求,本外幣協同助力穩外貿穩外資,全面提升金融服務和管理水準,為浙江高品質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來源:浙江日博    | 撰稿:吉文磊    | 責編:李斌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