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新聞詳情
雜技女演員高空墜亡,悲劇何以一再發生?
發佈時間 | 2024-02-03 13:19:28    

  據新京報報道,近日,浙江杭州濱江區開元廣場一雜技女演員在表演時不慎從高空墜落身亡。記者從當地官方人士處獲悉,該女子係個體雜技演員,涉事雜技團無相關資質,表演也無備案。目前,當地已成立事故調查組,對涉事單位和人員進行調查。

  一條鮮活生命的逝去,不僅是一個悲劇,也在詰問著涉事各方,為何此類悲劇事件一而再、再而三地發生?

  2023年4月,安徽一位年僅36歲的雜技女演員在升空過程中突然墜落,搶救無效死亡。而在更早之前的2020年8月,內蒙古一名28歲的雜技男演員意外墜落,後因病情惡化離世。近年來,這類悲劇並不少見,一次次為高空雜技表演敲響警鐘。

  雜技作為一門擁有數千年曆史的表演藝術,本就以“驚、險、奇、難”的特色聞名。其中,高空雜技表演對於技巧的要求極高,同時,雜技演員往往面臨著超高的技巧挑戰帶來的高風險。因此,這個過程中,不管是身體層面的壓力,還是心理層面的壓力,都不容忽視,做好安全防護工作就尤為必要。

  據工人日報報道,雖然中國的專業院團有硬性要求,演員在高空表演項目時,需以拴安全繩或者在地面架設安全網等方式進行防護。但是,在民間還存在大量的雜技表演個體戶,從近幾年發生的墜亡事件看,整個雜技表演行業,顯然還需在安全標準體系建設層面下更多功夫。

  一個值得注意的現象是,高空表演若用了安全繩、安全網等保護設施,不僅演員的行動受到限制,影響其技巧的發揮,觀眾在視覺上也會覺得“不過癮”。因此,也會有一些經過專業訓練、經驗豐富的演員為了追求表演效果,選擇“赤手空拳上陣”。

  在現實中,為了增加現場的刺激程度,不少表演也會打出“無任何安全措施”為賣點。有的在主持詞中也大呼“要玩就玩真的”,以此撩撥觀眾情緒。但這種做法顯然會進一步增加演員的心理壓力,從而可能導致其在關鍵時刻判斷失誤。

  回到此事去看,涉事雜技團並無相關資質,表演也未曾備案。這樣一個看似臨時搭建的“草臺班子”能否做好應急預案、週全地做好安全保障工作?又是否重視雜技演員的訓練與恢復,始終把他們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這裡顯然需要打幾個大大的問號。

  事實上,早在2018年,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等部門就針對演出安全發佈了國家標準,對包括臨時搭建舞臺、看臺的安全管理等事項進行了規範。此前,文旅部也發佈《關於進一步加強演出市場管理規範演出市場秩序的通知》,明確規定要嚴格執行演出市場主體準入制度、持續做好演出場所監管、壓實演出舉辦單位主體責任。

  但從已發生的安全事故看,這些標準顯然並未得到精準落地與執行。與此同時,不同表演形式的雜技有其特殊安全需求,有關部門不妨結合行業特點,對涉及演職人員安全保障方面做出更精準的規定,時刻將雜技演員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確保“演出效果”與“安全保障”得以兩全。

來源:新京報    | 撰稿:    | 責編:李斌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