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新聞詳情
“紅包難題”又來,你今年打算包多少?
發佈時間 | 2024-01-31 09:43:35    

   一年一度的春節派紅包又要開始了。

  春節該派多少紅包?給多少?怎麼給?

  年關將至,除了要面對家鄉親友的花樣關懷,更讓人操心的莫過於無處不在的“紅包難題”。

  就在前幾天,杭州人孫先生告訴記者,今年春節會去妻子的衢州老家過年,他和親戚們已經商量好了,今年不相互給紅包了。

  紅包“瘦身”、不包紅包

  中年人想要過年從簡

  “一個孩子最少三五百總要給的,碰到孩子多的家庭壓力也很大。今年大家提前約好了,都不給,減輕壓力。” 孫先生認為,紅包是一種人情往來,你家給500元,我家得回500元,既然這樣,紅包交換來交換去並沒有多大意思。

  “杭州人有句話,叫‘平平過’!意思就是相互扯平了。”孫先生説,他和衢州的親戚雙方都有小孩,給了大家都要還,“到時候如果給漏掉了一兩個,難免讓人多想,也是一件麻煩事,不如乾脆約好了都不給。”

  金華人張女士則發現,今年自己包紅包的數量要變多了,“不得不考慮給紅包降一降金額。”

  “親戚新生了一對雙胞胎,原來的獨生女升級當了姐姐,雖然也為對方感到高興,但是這麼一來光這一家就有三個小孩,需要給出三個紅包,壓力大增。”

  張女士説,每年過年,各家父母難免要算算“成本”,根據自己孩子收到多少,回多少。每年她都很頭疼,不知道對方給孩子包了多少錢,如果按照自己以前給的紅包數量走,現在等於多出來三倍,如果給少了,又會很不好意思。

  “其實浙江的紅包金額算多的,500到1000元很常見,親近的給兩三千元的都有。如果遇到小孩多的,過節要給10幾個小孩包紅包。”張女士感嘆自己有點“傷不起”。

  再算一算“賬”,張女士更糾結了:“我家只有一個娃,對方有三個娃,我到底是按1個人1000元包,還是按3個人1000元包?”

  張女士告訴記者,她比較羨慕金華市金東區孝順鎮的過年習俗,“過年家家戶戶走親訪友都是一包金絲蜜棗一包糖,大家相互交換,表達了心意還沒有什麼負擔。”

  包紅包、辦年貨

  年輕人更追求過年儀式感

  在中年人希望過年包紅包“從簡”的時候,記者發現,“90後”年輕人正成為過年包紅包、辦年貨的主力。

  據公開報道,今年1月份淘寶公佈的數據顯示,目前在淘寶購買年貨的下單用戶中,95後佔比已超過一半。這也意味著,“95後”可能正在成為家庭年貨的決策人。

  “過個年真不容易,準備給爹媽每人各包1888元,這是我們兄妹幾個統一好的,給侄子侄女準備了每人各1000元,剩下給家裏買年貨花掉了5000元。”,“90後”徐小姐老家溫州,除了準備紅包,她今年還主動承擔起了給家裏辦年貨的“職責”,“家裏過年吃的我全包了,從新疆來的小羊羔,再到老爸愛喝的酒,都買好了。”

  “光紅酒就買了10箱,五糧液都買了4瓶。”她補充説。

  另外,她也琢磨著龍年“討龍彩”——買一些龍圖樣的創意紅包,到時候發給親戚朋友。

  她給記者展示幾種她打算購買的創意紅包,有扇子形的,也有帶有書法的,不過她最青睞的還是一款帶有龍元素的布包,可以給小朋友當做小背包使用。

  “國潮興起,現在的紅包設計的確越來越好看了,像這款布包能迴圈使用,還可以圖個彩頭。”她説。

  “去年買了折疊紅包,10個卡位,一個卡位夾了10張百元‘大鈔’。遞給爸媽鼓鼓一個,一打開還能有驚喜。”跟徐女士一樣,新杭州人陳小姐覺得過年還是要有年味,“過年要從錢包裏掏點,也要‘掏空’心思。”

  “其實今年賺得不多,但是想包個大紅包給爸媽讓他們安心。”陳小姐專門購買了故宮博物院的文創紅包作為自己的龍年紅包,“雖然沒有龍,但是上面有柿子,有喜鵲,都是中國傳統吉祥圖案,也很喜慶。”

  快過年了,你今年打算包多少紅包?

來源:潮新聞    | 撰稿:陳穎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