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新聞詳情
進出口實現"雙進位" 2023年浙江外貿貢獻率全國第一
發佈時間 | 2024-01-29 08:40:17    

   2023年,浙江外貿刷新多項紀錄。

  根據杭州海關發佈的數據,浙江省去年全年進出口總額達4.90萬億元,較上年增長4.6%。其中,出口3.57萬億元,增長3.9%;進口1.33萬億元,增長6.7%。出口占全國份額升至第二,進口首次躋身全國前五,外貿貢獻率居全國首位。

  “過去一年,浙江頂住外需低迷、價格下跌等多重壓力,優化貿易結構,穩外貿政策持續顯效,展現了浙江作為外貿大省的擔當和韌性,為全國出口實現正增長髮揮了關鍵作用。”省商務廳相關負責人表示,進口和出口的雙雙進位,正是經濟大省勇挑大梁的鮮明注腳。

  在曲折中前進

  如果把去年浙江外貿的增長情況畫一張折線圖,就能清晰看出,浙江出口不是沒有波動。頭兩個月,浙江出口同比下降6.4%,寧波舟山港集裝箱空箱率高企也一度成為“熱搜”。

  數據的起落,反映出浙江外貿面臨的三變:

  一是大環境變了。整體看,全球經濟下行、外需不足、單邊主義保護主義影響、地緣政治風險等制約因素頻現,浙江作為外貿大省,更是“首當其衝”。

  二是市場變了。作為長期主要出口目的地的發達國家和地區份額出現明顯回落。去年1至2月,浙江對歐盟、美國進出口額為1115.0億元和901.3億元,同比分別下降10.8%和15.6%。

  三是優勢産品變了。去年1至2月,勞動密集型産品出口1473.0億元,同比下降10.3%。

  就像一場馬拉松,起跑受阻並不可怕。從去年3月起,浙江出口規模連續位居全國第二,開始出現新的亮點——

  一是對新興市場出口保持增長。一季度,浙江對東盟、中東、拉美、非洲進出口同比均有顯著增長,合計拉動全省外貿增速6.1個百分點。

  二是“新三樣”出口表現亮眼。一季度,全省機電産品出口達3816.3億元,同比增長8.1%,佔全省出口總值的45.7%。其中,“新三樣”産品(電動載人汽車、鋰電池和太陽能電池)合計出口414.2億元,同比增長46.2%。

  “出口的‘先抑後揚’,恰恰體現了浙江外貿的韌性。”杭州海關統計分析處處長王楊分析。

  三是民營企業參與外貿數量達到新高。去年,浙江有進出口實績的民營企業首次突破十萬家,其中有出口實績的首超9萬家,居全國首位。全國每5家民營出口企業中,就有一家是浙江企業。

  看進口,首次躋身全國前五的浙江,成績同樣來之不易。

  “相對於出口,進口並非浙江的強項。要實現高水準開放,必須把短板補上。”省商務廳有關負責人説,補短板,是通過進口,補上浙江高品質發展中的必需品。

  2023年,浙江主要大宗商品進口量比上年增長26.8%,對全省進口值增長貢獻率達63.3%。大宗商品以工業中間品為主,浙江是資源小省,大宗商品大量增加,説明浙企的産能在持續釋放。

  此外,浙江消費回暖也在拉動進口。以2023年一季度為例,全省消費品進口318.8億元,同比增長23.2%。其中乘用車、食用植物油、肉類同比分別增長1.3倍、3.5倍和77.0%。2023年,浙江機電産品、消費品、高新技術産品進口均遠超全國平均增速。

  “在外貿發展不穩定不確定因素增加的背景下,浙江出口、進口雙進位的成績得來不易。”王楊説,這充分顯示了浙江外貿韌性強、活力足、潛力大的特點。

  在挑戰中勇進

  在世界變亂交織、全球經濟形勢低迷的2023年,浙江的激流勇進靠什麼?

  一靠浙企的韌性。

  嘉興瑞麗家紡董事長費中富剛從馬來西亞開拓市場歸來,打開他2023年的飛行記錄,7國19個海外城市的飛行線密密麻麻,總里程超20萬公里。

  2022年12月,費中富跟隨省級商務部門飛赴德國、法國,浙江“千團萬企拓市場增訂單”行動也自此揭開序幕。

  行動啟動以來,全省累計組織團組2861個,聯動企業1.82萬家次,達成意向訂單近1900億元。

  費中富提到的新市場,也是浙江外貿2023年的主旋律。

  數據顯示,2023年,浙江對“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出口占浙江出口的49.7%,增長貢獻率119.6%。就在去年一季度,東盟超過美國,穩居浙江第二大貿易市場。

  越來越多浙企將目光投向新興市場,先行者正收穫著更大的訂單。

  20多年前,浙江省紡織品進出口集團有限公司與孟加拉國採購商建立合作。“那時不是大單,但現在果實長大了。”該公司有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孟加拉國服裝行業快速發展,成為紡織布料出口的主要市場之一。

  二靠産品升級、渠道變化。

  2023年,浙江“新三樣”産品出口超1400億元,規模是5年前的6.3倍,成為浙江出口高品質發展的主要拉動力量之一。

  位於長興的浙江安力能源有限公司就是獲益者。作為全國首家鈉鹽電池的民營生産企業,安力在去年迎來了高增長。“目前,我們生産線都是滿負荷運作,今年春節也要加班加點。”公司辦公室主任張微介紹。

  跨境電商是不容小覷的增量之源。2023年,浙江通過海關跨境電商平臺出口1798.3億元,增長47.8%。

  “傳統外貿是等著別人給訂單,企業議價能力弱,跨境電商則給品牌出海提供了新機會。”浙江雙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關務負責人介紹。

  在進口上,浙江同樣下了不少功夫。展會是促進口的重要渠道,以促消費帶動進口效果顯著。

  第三屆中國—中東歐博覽會暨國際消費品博覽會上,浙江促成進口訂單首超100億元;第六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來自浙江各地的採購天團成為展商青睞的客人。比如,義烏超4000名採購商帶著食品、農産品等消費品的採購清單參會。

  三靠政策紅利持續釋放。

  “去年外部形勢複雜嚴峻,讓我們有一種‘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的危機感,因此政策出臺的速度、力度、廣度都超越以往。”省商務廳有關負責人介紹。

  去年,浙江出臺《全力拓市場增訂單穩外貿的若干措施》,共支援150余個貨貿類重點展會。

  不僅鼓勵企業走出去,也幫企業把客商“帶進來”。為便利海外人員出入境,浙江推出了緊急商務口岸簽證政策,支援境外商務人士更便捷地入境。

  截至目前,全省已審批此類簽證160余件,覆蓋墨西哥、印度、日本、美國等國,為企業帶來直接經濟效益值超80億元。

  在高位上進階

  “浙江的外貿有著非常好的基礎,在此之上要求更進一步,難度巨大。”中國世界經濟學會副會長余淼傑接受記者採訪時説。他打了個比方,從60分提到80分容易,但從95分上升到99分很難。

  浙江外貿規模越來越大,佔全國份額越來越高,保持高速增長的難度越來越大。以出口為例,按照2023年的數據,浙江今年如果能增長1%,其體量就相當於西部一個省份2023全年的出口額。

  今年,國際環境的複雜性、嚴峻性和不確定性上升,在年初全省商務工作會議上,浙江給自己定下目標——“努力為全省和全國大局多作貢獻”。

  浙江的底氣在哪?從記者近期對企業家和相關部門的採訪來看,信心來自三方面。

  首先是企業對未來的預期。專家認為,2024年我國經濟回升向好、長期向好的趨勢沒有改變,外貿有利條件強于不利因素。現實的情況也驗證著這一説法。比如,從近期海關對樣本企業的統計調查看,浙江出口企業的新增訂單連續兩個月處於擴張區間。再如,新年伊始,溫州、麗水企業就紛紛走出去亮相香港玩具展,已獲得不少意向訂單。

  其次是源於企業的競爭力。一是市場開拓能力。全球有市場的地方,就有浙商活躍的身影,浙江從未鬆懈過對多元市場的挖掘。對於新興市場的市場需求,浙企嗅覺敏銳,反應快速,成績單也因此亮眼。2023年,主要新興市場進出口在全省比重首次超過50%;全國對非洲、拉美、中東、俄羅斯的出口,浙江排名第一。二是跨國經營能力。“越是外部環境不穩定不確定,越要堅定不移辦好自己的事。”這是許多浙江外貿企業的共鳴。不少浙江企業在境外開展加工,在省內設立國際貿易總部、研發中心,把增強跨國經營擺到更突出的位置。

  此外,是政企攜手對各種風險挑戰的預判和應對。省商務廳貿發處副處長張曉雯的辦公桌背後,挂著一幅全球貿易風險地圖,圖上各地區按照風險等級填充了不同色彩。她在關注不久前的紅海航運安全危機,她表示,新一年將和出口信保、杭州海關等單位繼續合作,通過承保支援、融資便利等渠道,幫助和引導企業應對更加動蕩的貿易環境。

  省商務廳黨組書記、廳長韓傑表示,在穩外貿上,浙江將持續打好外貿“穩拓調”組合拳,深入推進“千團萬企拓市場增訂單”行動,大力拓展中間品貿易、服務貿易、數字貿易、綠色貿易和跨境電商出口,推動新能源汽車、鋰電池、光伏等“新三樣”出口,不斷提升浙江産品在國際市場的話語權。同時,還將採取有力措施,進一步培育壯大外貿主體,加快完善境外行銷網路,推動商務人員出入境更加便利,全力鞏固外貿基本盤。

  此外,“我們擁有自貿試驗區這一高水準的開放平臺,當然要用好用足。”省商務廳相關負責人介紹,2024年,浙江要在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領域先行先試,為全國提供更多“浙江經驗”。

  流水不爭先,爭的是滔滔不絕。目標在於“高水準開放”的浙江,不會僅僅盯著數據的升降,而是通過更具戰略眼光的佈局,深入實施“地瓜經濟”提能升級“一號開放工程”,為外向型經濟打開更長遠的發展空間。

來源:浙江日報    | 撰稿:拜喆喆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