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幾位專家有關房地産的言論及觀點,引發社會廣泛熱議。
這幾位專家包括研究員、大學教授,他們的觀點中最引發熱議的是:如果房價大幅下跌,最吃虧的是普通老百姓。
這個觀點何以持久引發大眾關注、熱議?其背後有著怎樣的邏輯鏈條?
圖源網路
01
有位專家首先搞出一個邏輯上不怎麼通達的論點:許多中低收入家庭可能以為房價下跌後就能買得起房,這種觀點是從個人角度出發的。
在中國,房産財富在居民財富中佔有很大比重,大約為60%—70%。對於高收入家庭來説,他們擁有更多的商業財富和其他財富,包括海外財富。因此,房價下跌對高收入家庭幾乎沒有任何影響。但對於房産價值佔所有財富價值比重達到百分之六、七十的家庭,尤其是中低收入家庭,損失會很大。
他接著分析道,如今居民住房擁有率已經非常高,那些擁有房子的中等收入家庭,包括收入水準低一些的家庭,如果房價下跌,他們面臨的就是財富縮水。
乍看起來,按照一般邏輯理解,這種説法無疑很有道理。畢竟,普通家庭掏空六個錢包購買的房子,的確是許多家庭最大的資産。
但是,如果放開目光,從發展的角度探究,就會發現,這樣的觀點有失偏頗,並不全部符合實際情況。只以靜態的眼光去觀察一個行業流動的趨勢,由此得出的多數結論往往不具備説服力。
02
或許,僅僅站在已購房者的角度看,這一觀點不無道理。好不容易買了一套房,突然房價大跌,除了財富會大量縮水,房貸還一分不能少,確實是老百姓吃虧,甚至不排除會出現大量斷供者。
住房的確是多數普通家庭的最大資産,甚至隨著這些年來房價幾乎不停腳步地持續上漲,其資産價值在一個普通家庭中佔據的比例也在逐步提高。如果以現在高漲了許多年的價格計算,它佔據一般家庭資産的比例甚至高達百分之八九十。
但是這並非防止房價下跌的道德理由。因為任何資産都要遵循一般經濟學規律,當供需失衡的時候,價格的上下浮動將是必然的現象。
仔細分析和思考就不難發現,這一觀點存在比較大的漏洞和缺陷,存在以點概面的邏輯模糊。
比如,它忽略了居民財富中房産比重過高的原因。為什麼居民財富中的房産比重會這麼高,是居民購買的房産數量過多造成的嗎?顯然不是,而是房價上漲過快造成的。特別是那些在房地産市場放開初期購買了房子的居民體會最深,那時,在三、四線城市,房價基本在一兩千元,房産佔家庭財産的比重,大多沒有超過一半,更多的是30%-40%,甚至不到20%。
但是,隨著這套房子價格的上升,它在居民家庭財産中的比重也隨之上升。如果有房貸的家庭,其佔據居民資産的比例甚至可以接近100%。
也就是説,所謂的房産價值,是存在大量水分和泡沫的,並不是財富的真實體現。
03
更隱形的影響在背後。
房價上漲過快對居民綜合消費能力也會有明顯的影響。早購房者,由於房價低,成為既得利益者,房價變動,對他們的影響不大,對其他消費的影響也不大。而在房價高位時進入的購房者,一旦成了房奴,家庭的綜合消費能力、購買能力、消費信心、消費預期就大大降低。
如果只看到房價大跌對購房居民的影響,而看不到高房價對居民綜合消費能力的傷害,那是不全面、不客觀、不實事求是的。
如果看不到或者漠視高房價對居民消費信心和消費能力的影響,而只看到房價大跌對居民財富泡沫的損耗,那是過於機械教條,這樣的靜態分析意義不大。
實際上,房價大跌帶來的風險和危害,不只是針對普通百姓,也針對政府、銀行和開發商:地方政府沒有了房地産支撐,銀行會出現不良貸款大幅增加現象,開發商可能會暴雷。從這個角度來講,房價不能大跌,是可以理解。但是,把房價不能大跌的“鍋”讓普通百姓來背,認為房價大跌老百姓損失最大,就顯得不太厚道,也不太公正、合理了。這個“鍋”,普通百姓不能背,也背不動。
如果真的認為房價大跌會對居民財富産生損失,那就構建一種風險共擔的模式,比如讓銀行也承擔一部分責任,讓房貸者少還一點房貸。二者相比,顯然,少還房貸帶來的風險,比高房價帶來的風險,要小得多。一旦房價下跌到合理的供需平衡水準,不僅購房者多了,市場可以恢復了,其他方面的消費也會大大增加,最終形成良性迴圈。
因此,不能以客觀角度去做出的任何分析對於社會和大眾都是一種誤導,也是不能服眾的。
來源:中國網 | 撰稿:陳鷹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