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新聞詳情
內外貿一體化為何重要?專家:重要機遇期已經開啟
發佈時間 | 2024-01-04 09:14:17    

   不久前,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關於加快內外貿一體化發展的若干措施》例行吹風會,指出內外貿一體化工作的一個重要目標,是讓企業可以根據市場形勢的變化,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間順滑切換。

  緊隨其後,浙江省商務廳公佈了全省第六批內外貿一體化“領跑者”企業、改革試點産業基地培育和內外貿一體化典型案例名單,83家企業、8個改革試點産業基地及11個典型案例入圍。

  內外貿一體化為何重要?在實際落地時又有哪些痛點、堵點?記者就此採訪了相關企業、研究機構和政府部門人員。

  機遇期已經開啟

  內外貿一體化,其實不是個新詞。

  早在1984年,深圳就將“內外貿一體化,産供銷一條龍”作為搞活經濟的重要方法。在我國加入WTO後的幾十年裏,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步穩蹄疾,內外貿一體化更是在實踐中不斷豐富。

  從一開始鼓勵中國企業走出去,到與外資企業開展良性競爭,再到如今提出“雙迴圈”,鼓勵推動內需市場繁榮,內外貿一體化的側重點隨著經濟形勢和國際格局的變化不斷迭代。浙江省商務廳統計,截至目前,全省經營內外銷業務的企業約有1萬家,佔外貿企業總數的12.3%;其中內銷額佔比20%至80%之間的企業約有3000家。

  多位受訪者都認為,內外貿一體化發展的重要機遇期已經開啟。

  “以前我國外貿依存度高。近些年隨著國際政治經濟環境不確定性加劇,以及産業鏈週期性轉移的規律,內貿市場作為我國經濟引擎的重要性愈發顯現。”浙江省紡織品進出口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施聞雷認為,當前推動內外貿一體化的核心要義是通過鼓勵企業轉型來推動國家經濟結構轉型,從企業來看也能有效平衡匯率波動、市場變化的風險。

  浙江大學區域協調發展研究中心薛天航研究員也認為,當前推動內外貿一體化是非常必要且及時的,“面對疫情的疤痕效應、全球化和區域化並存,中國以原來的方式參與全球分工的紅利遇到了一些影響和困難。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內外貿市場已逐漸融合,企業需要適應這種變化。”

  目前以出口為主的杭州巨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早已做了大量産品研發儲備,並提前在國內鋪設線下經銷渠道和垂直電商平臺。該公司總裁池曉蘅表示,如今國內市場潛力已經顯現,他們將在未來5年大力開拓內需市場。

  事實上,多年來推動內外貿一體化對我國經濟的成效已經顯現。數據顯示,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發生以來,內需對中國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保持高位,甚至有7年超過100%,國內需求增長有效彌補了外需下降的影響。

  適銷對路才能“通吃”

  在義烏國際商貿城裏行走,不同膚色和口音的生意人,在不同分區間穿梭來往,你很難判斷這一爿店是做的內貿還是外貿,或者是內外貿“通吃”。

  “我自己也很難説清內外貿市場的比例。”在市場C區的魏老闆剛談完一筆河南的訂單,抽空和記者聊天,他們家族原先只做出口玩具生意,去年發現國內旅遊市場火熱,迅速切入景點定制工藝品賽道。“這幾年外貿市場越來越卷,國外採購商的價格敏感度變高了,利潤不斷下降,相比之下國內市場增長得不錯。”隔壁街的李老闆則更熟稔地在多個市場來回切換:前些年收縮了木製工藝品的出口市場,投入精力把國內茶具生意做得風生水起,前幾天又去多個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尋找新的市場機會。

  “在國際商貿城做生意,對內外貿的邊界並不會分得那麼清晰,關鍵在於能否做到真正適銷對路。”義烏商城集團市場運營公司副總經理陳知幸告訴記者,2023年義烏國際商貿城的內貿份額從原先佔35%左右提升至40%左右。5%的變化,是敏銳的生意人用腳投票透露出的趨勢。

  如何做到適銷對路?不同企業探索路徑大有不同。

  比如,浙江省紡織品進出口集團有限公司主營業務有兩塊:進口紡織品原料,出口布料、服裝,分屬産業鏈的上下游。施聞雷告訴記者,該公司通過手上的服裝訂單不斷深化與國內外産業集群的合作,通過完善産業鏈,不斷做大市場份額、優化産業結構。目前,該公司紡織原材料進口比例已經從20%上升到40%左右,並且通過調研國內需求,發展了國內校服、制服類業務,“原先的小短腿變長了,用好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對企業發展來説也更加穩健。”

  內銷佔比僅5%的杭州巨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則持續多年專注修煉內功,在産品端實施同線、同標、同質,不斷挖掘國內需求,建立品牌、供應鏈和渠道。如今該公司已手握十多個歐美細分行業龍頭品牌和自建品牌,針對不同類目、不同國家市場開發定制化的專業産品。池曉蘅表示,隨著這幾年我國基建規模持續擴大、專業工人對效率的追求持續提高、戶外運動的興起,她對未來國內專業工具的市場潛力信心十足。

  “企業要將自身融入全球價值鏈和供應鏈體系,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考慮人才隊伍、品牌建設、供應鏈、品質等是否與潛在市場相匹配。”浙江大學經濟學院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肖文建議。

  政企需同頻共振

  對大部分企業來説,實現兩條腿走路並不容易。

  無論是國內外市場在消費者偏好、行銷推廣上的巨大差異,還是不同國家和地區在貿易規則、標準、認證、檢驗、監管等方面的區別,都可能給貿然行動的新手狠狠上一課。一位通過跨境電商在外貿市場收穫頗豐的企業家就曾在國內市場屢屢碰壁。“行銷費用大、白牌競爭激烈、訂單不穩定,投入不少但最終都打了水漂。”這位企業家感嘆。

  “加快內外貿一體化發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充分利用兩個市場來增強我國産業轉型升級與經濟高品質發展的動力,在這個過程中需要破除許多制度壁壘,産生大量創新,離不開政企充分互動,同頻共振。”肖文表示。

  從我省來看,一些有針對性的舉措已在陸續推出。“我們聚焦內外貿一體化發展的堵點、痛點,在標準銜接、平臺支撐、樞紐功能和政策保障四方面發力,為企業發展保駕護航。”浙江省商務廳相關負責人舉例,比如推廣“一個標準、一次監測、一次認證、多國證書”的國際標準互認模式;探索建立白名單機制下的國內貿易政策性保險,進一步加大對國內貿易險的承保資源傾斜等,截至2023年11月末,省內出口信保公司承保支援外貿出口超844億美元;承保支援國內貿易341.7億元。

  不少企業逐漸適應政策的節奏,開啟了一系列頗有成效的創新。浙江省紡織品進出口集團有限公司在政策鼓勵下打通了不少供應鏈的佈局。比如通過“一帶一路”倡議強化與巴基斯坦的合作,實現不同等級棉紗的雙向進出口。再如與蘭溪彈力布集群合作,帶動當地中小企業轉型升級。

  義烏商城集團則在近年加大了數字化投入。“我們正在打造以全球數貿中心為核心的第六代市場,要用AI來深度賦能企業,比如探索用‘數字老闆娘’等工具來幫助商戶拓客,降本增效,變‘人找貨’為‘貨找人’,同時帶領商戶到國內開展市場萬里行、到國外參加經貿活動,吸引更多國內外採購商來義烏採購,做好平臺賦能。”陳知幸表示。

  不過,當內外貿一體化發展進入深水區,一些棘手的問題依舊掣肘。

  有企業認為,對標國際市場,我國應當加強企業合規性審查和第三方披露的要求,並增強信用保險的開發;有企業則建議政府對於“出口轉內銷”的龍頭企業加大財政、金融扶持力度,拓展內銷市場;更多企業家則對政策的延續性和穩定性提出了要求,前方的市場充滿機遇與挑戰,他們渴望身後擁有一個安全的避風港。

來源:潮新聞    | 撰稿:朱承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