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新聞詳情
我國首次完成3000米超深水三維地震勘探
發佈時間 | 2023-12-21 09:28:15    

   

  今天(21日),中國海油發佈消息,經過近3個月的作業,我國自主研發的海洋勘探裝備“海經”系統,在珠江口盆地完成2600平方公里的三維地震數據採集,這是我國首次完成3000米超深水三維地震勘探作業,標誌著我國自主海洋勘探技術取得重大突破。

  

  拖纜地震勘探技術是世界上探測海底地質結構最直接、最經濟、最高效的方法。此次作業位於珠江口盆地3000米超深水區塊,“海洋石油720”深水物探船,將我國自主研發製造的首套拖纜模式地震勘探成套採集裝備——“海經”系統中的10條超過8公里長的電纜依次布放到海水中,形成一個面積相當於1021個標準足球場的數據採集網,沿航線進行海面拖纜採集作業,60天生産時間裏採集到40TB三維地震勘探數據,為落實工區地質結構、沉積充填和油氣運移等基礎石油地質條件打下堅實基礎。

  中國海油技術專家 阮福明:“海經”系統實現的三維地震勘探技術解決了制約我國海洋,特別是深海油氣勘探技術與裝備的瓶頸,全面提升了我國海上油氣勘探技術的核心競爭力,對提升海洋油氣裝備一體化整體研發能力和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海經”此次作業區域平均水深2000米左右,最大作業水深達到3500米,勘探目的層最大埋深處5600米,打破了我國海洋三維地震勘探作業最大水深紀錄。海洋拖纜三維地震勘探裝備技術在能源勘探領域有著廣泛應用,技術門檻高、研發難度大,此前世界上僅有三個國傢具備此項裝備技術自主研製能力。

  中國海油勘探副總師 徐長貴:“海經”成功完成超深水海洋地震勘探作業,標誌著我國已經掌握深水海洋拖纜地震勘探成套裝備技術,為我國海上油氣勘探提供了有力的裝備保障,對推進我國深海能源開發、海洋科技自立自強具有重大意義。

來源:央視新聞    | 撰稿:辛文    | 責編:盧橋輝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