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新聞詳情
密切人文交流 夯實民意基礎
發佈時間 | 2023-12-13 15:03:57    

   讓中越友好紮根人民心間、代代薪火相傳——

  密切人文交流 夯實民意基礎

  中越關係的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間的友好合作交流是中越兩國弘揚傳統友誼、增進兩國人民友好感情的重要紐帶。在習近平總書記和阮富仲總書記戰略引領下,兩國關係高位運作。兩國在文化、教育、旅遊等領域的交流與合作不斷擴大。日益密切的人文交流就像蜿蜒流淌的涓涓細流,匯聚成中越友好交往的奔涌長河。

  了解彼此 産生共鳴

  廣場上,中國國旗和越南國旗迎風飄揚;劇院裏,具有兩國民族特色的樂曲聲聲動人心弦;校園內,一幅幅書法和剪紙作品讓越南年輕人感受到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連日來,中越友好成為越南首都河內很多民眾談論的話題,本報記者在河內採訪的很多人士都表達了讓兩國友誼代代相傳的願望。讓中越兩國民眾更深入地了解彼此文化、産生共鳴,厚植兩國友好情誼成為共同的期待。

  越南指揮家童光榮這幾天一直在為越中文化交流活動認真準備著。儘管此前已策劃推出多部融通兩國特色的音樂作品,但他這次格外重視,對每一個細節都精益求精。“越南和中國都擁有獨具特色的文化藝術形式,通過音樂、舞蹈等作品喚起共鳴,促進兩國年輕人了解彼此國家,拉近心靈距離。厚植民間友好,讓兩國友誼薪火相傳是我們共同的心願。”童光榮説。

  時間回到2017年11月12日。應邀對越南進行國事訪問的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河內出席越中友誼宮落成移交儀式暨河內中國文化中心揭牌儀式。河內中國文化中心的設立,為越南民眾特別是青年近距離感知中國提供了更多契機。“中國旅遊文化周”等活動讓他們有機會領略中國秀麗的自然風光和鮮活的民俗傳統。今年5月和9月,河內中國文化中心還舉辦了“茶和天下·旅遊文化周”和“中越一家親·天涯共此時”——中國廣西民族藝術晚會等活動,反響熱烈。

  河內中國文化中心主任陳運發對本報記者表示,文化活動有助於促進兩國民心相通。“我們組織了面向兩國年輕人的豐富多彩的文化交流活動,讓越南年輕人走近中國、了解中國文化的渠道越來越多,兩國傳統友誼在年輕一輩中不斷延續。”陳運發説。

  相互學習 相互成就

  越南河內大學孔子學院,是越南年輕人了解中國的重要平臺。越南青年黎玫香在這裡實現了從學員到“導演”的轉變——每次孔子學院舉辦演講比賽、文藝演出等活動,總能看到她在導播臺手持對講機現場協調的身影。“我身邊的好多朋友對中國並不陌生,但仍有距離感。然而,當他們走進孔子學院,親身參與這裡舉辦的文化活動後,這種距離感就會逐漸縮小甚至消失。我想這就是文化交流的力量。”黎玫香説。

  語言是了解一個國家最好的鑰匙,是促進各國人民心靈相通的橋梁和紐帶。深化中文教育交流合作是中越兩黨兩國領導人和兩國政府非常重視的一項工作。

  今年,來孔院參加漢語水準考試(HSK)的越南考生達1.5萬人次,再創新高。今年4月在河內舉辦的2023漢語水準考試中國留學展上,諮詢漢語水準考試、赴華留學深造的越南青年絡繹不絕。

  越南高中生阮惠英一直嚮往到中國留學,説起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復旦大學等中國高校,她如數家珍。“中國在高科技領域取得令人矚目的進步,我和很多同學都在使用中國製造的智慧手機、智慧手環等終端産品,非常好用!這可能也是吸引我去中國留學的一個原因。”阮惠英説。

  中國國家留學基金管理委員會的數據顯示,2022—2023學年共有超過2.3萬名越南學生來華學習。“越中兩國自2008年建立全面戰略合作夥伴關係以來,在教育領域的合作不斷深化。”河內國家大學所屬人文與社會科學大學副校長鄧氏秋香表示。

  為幫助越南學生更好地在華學習深造,中國逐步為越南留學生建立了以政府獎學金、中國—東盟菁英獎學金為主,以地方政府和高校獎學金為輔的獎學金體系。2023—2024學年,41名越南留學生獲得中國政府獎學金,還有越來越多的越南學生申請到中國地方政府和高校給予的學費減免和補貼等待遇。2022年,中方宣佈,未來5年向越方提供不少於1000個中國政府獎學金名額和不少於1000個國際中文教師獎學金名額,幫助越方培養高水準人才和國際中文教師。

  越南VIMISS教育公司負責人陳英鐘錶示,很多越南學生通過到中國學習和進修開啟了人生新篇章。曾在廣東外語外貿大學攻讀碩士學位的越南青年裴氏青玄對在中國留學的經歷記憶猶新:“從專業知識到社會實踐,從城市景觀到風土人情,我在中國收穫滿滿,這份珍貴的經歷我將銘記一生。”

  越南教育與培訓部國際合作局副局長阮海清表示,越中教育合作有著悠久傳統,雙方在醫學、藝術、體育、工程等領域的合作培養了大批高素質人才。很多從中國留學歸來的越南青年,相繼成為各行業骨幹。他們也是越中友誼的傳承者和越中關係的促進者,為兩國世代友好貢獻自己的力量。

  旅遊合作 雙向奔赴

  美麗的下龍灣,天藍水碧。中國遊客曹磊在遊船上一邊聆聽越南導遊對下龍灣奇石的精彩講解,一邊用手機記錄海天一線、點點白帆嵌入玉盤的美景。

  旅遊業是越南的支柱産業之一,中國是越南重要的外國遊客來源地。今年以來,兩國人員往來迅速恢復,前10個月中國赴越遊客超過130萬人次,中越德天(板約)瀑布跨境旅遊合作區成功試運營。北京、杭州和河內、下龍灣等地,成為兩國民眾走進彼此國家的首選打卡地。

  “運送中國遊客的旅遊大巴多了起來,附近的餐館等店面人氣也越來越旺。生意越來越好,員工的收入也更有保障了。”越南西湖旅遊公司負責人呂雪琴説。

  在河內,一灣美麗的西湖水,讓中國遊客流連忘返;遠在千里之外的杭州西子湖畔,“最憶是杭州”的江南美景為越來越多越南民眾所嚮往。河內市為杭州市來越舉辦“絲路記憶、最憶杭州”文化旅遊推介活動提供便利,杭州市為越南工貿部貿易促進局設立貿易促進辦公室創造條件。越南文化體育與旅遊部旅遊總局副總局長何文超表示,河內與杭州都有一個美麗的“西湖”,如今河內與杭州等地之間航線便捷,杭州美景美食和文化産品對越南遊客別具吸引力。

  中越雙向旅遊合作不斷走深走實,在促進兩國民心相通的同時,也讓中越傳統友誼不斷鞏固。“共飲一江水,朝相見、晚相望”,這是歌曲《越南—中國》裏的歌詞。中越兩國民眾在交往與交流中,更多了解中國故事和越南故事,讓中越友好紮根人民心間、代代薪火相傳。

  (人民日報河內12月12日電)

來源:人民日報    | 撰稿:辛文    | 責編:盧橋輝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