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新聞詳情
全球藝術家“玉”見良渚
發佈時間 | 2023-11-25 09:42:32    

   沐浴著初冬暖陽,蘆花與田野相映成趣。鍾家港區域,古河道上良渚先民划船穿行的藝術裝置,古河道旁的居址作坊展示區,均吸引著遊客駐足打卡。位於美麗洲公園內的良渚博物院,更是全國熱門的博物館……

  

  良渚遺址公園風景

  11月24日,為期一週的“藝匯絲路”訪華采風活動正式啟動。采風首日,84位來自83個國家的藝術家們來到良渚古城遺址公園和良渚博物院,並寫生創作。他們中的很多人對良渚是陌生的,但是充滿了期待。

  良渚是怎樣回應藝術家們的期待的?

  聽,良渚古城遺址公園“先民”敲鑿玉器的聲音

  良渚古城遺址公園內鍾家港古河道周邊,用藝術裝置再現的良渚先民製作玉器的系列景觀坐落在此。而在泰國畫家Boonkwang Noncharoen(汶光·暖查楞)的眼中,這組系列景觀變成了一組互動藝術品。“為什麼良渚先民們用來雕鑿玉器的部分工具看起來像一輪新月?”當他蹲下身子仔細觀察工具的模樣,才發現外表似月亮的工具下方,係著一根細若髮絲的切割線。裝置一旁,還散落著“先民”們手工製成的各類珍貴玉製品。玉製品裏同樣藏著小彩蛋:玉製品的表面,手摸上去凹凸不平,裏面還微透著一抹綠色。

  

  汶光·暖查楞(右)

  這個小彩蛋或許能回答汶光·暖查楞的另一個小疑惑:良渚玉都是白色嗎?

  “玉器是良渚人標誌身份等級、權力信仰的象徵。最開始是綠色,但是受沁(是指古玉器埋藏入土後發生的風化作用)後變為白色。”良渚古城遺址公園工作人員向汶光·暖查楞解釋後,這位擅長水彩畫的泰國畫家立刻産生了興趣。“這種色彩的變化很有趣,我想再做一下相關功課。”

  來自紐西蘭的全職藝術家Katherine Rose McLeod(凱瑟琳·羅絲)在24日參觀良渚古城遺址公園時驚喜地發現,古老的良渚文明和紐西蘭文明有個共同點——擁有玉石文化。凱瑟琳高興地告訴記者,玉石在良渚文明中似乎佔據重要地位,參觀過程中能看到不少玉石製作的古老器物,這讓她想起了紐西蘭人對玉石的喜愛和推崇,“我對中國的歷史和藝術了解不多,但玉石讓我感受到了中國文化和紐西蘭文化的聯繫,這很有趣。”

  

  凱瑟琳·羅絲

  “379、380、381…….目前已經有381個人點讚了,人數還在不斷上漲。”參觀間隙,來自巴拿馬的建築師、視覺藝術家、大學教授Gabriel Efrain Wong Chen(黃永康)向記者展示了他發佈在社交軟體上的一組照片,裏麵包含了他的速寫作品、良渚古城遺址公園內的景點以及采風團的照片。“這是我第一次來中國,這裡的建築和城市景觀讓我印象非常深刻,我想跟世界各地的朋友們分享這趟旅程。”

  

  黃永康(左)

  參觀過程中,一排倣古茅草屋吸引了他的注意力,他拿出筆電迅速記錄了眼前的建築,“我很好奇為什麼這裡的屋檐這麼高,屋頂還覆蓋著茅草,屋頂的大坡度是為了更好地促進雨水滑落嗎?”黃永康説,這些建築讓他看到了古人的生活智慧,早在5000年前,這裡的人們對於建築結構有著如此特殊的理解,“這非常先進,完全超乎我的意料。”

  尼泊爾藝術家Mukesh Shrestha(穆克什),隨時隨地掏出手機記錄公園裏的蘆花美景。“這幕太有中國特色的感覺了,我要把它記錄下來”;日本畫家Masatsugu Ito(伊東正次)在鍾家港邊直接掏出了畫板寫生,“靜謐的風景和流動的歷史在這裡定格為一幅畫作。”

  

  看,良渚博物院裏玉璧裏的一隻“飛鳥”

  走進良渚博物院,不少藝術家們的目光匯聚在了玉璧裏的一隻“飛鳥”上:它是良渚博物院館藏的“鳥立高臺”刻符玉璧。志願者告訴藝術家們,蹲下身子,把手機打開,鏡頭拉大到5倍對著玉璧頂端看,説不定能看到一隻“飛鳥”。“璧是一種圓形、中間有孔的玉器。良渚玉璧上雖然不曾出現過神人獸面紋,卻施刻了以‘鳥立高臺’為主題的符號。”

  看到“飛鳥”的鳥類藝術家們有何感受?“太震撼了,沒想到良渚文化有這麼神奇、這麼獨特的文物。”來自斯里蘭卡的鳥類藝術家Lester Damian Perera(雷斯特·戴米安 ·佩雷拉)蹲在地上反覆觀察‘飛鳥’的形狀。“它的翅膀非常對稱且具有美感,我想把它記錄下來好好研究。”

  良渚博物館內,荷蘭畫家、海牙皇家畫協副主席Ed van der Kooij(埃德·范德庫伊)在玉琮展示櫃前看了好久。他轉身跟身邊的翻譯溝通,詢問“玉”在中國人生活中的意義與使用場景,他非常想知道中國人為什麼喜歡佩玉。

    埃德·范德庫伊

  “我對這件文物最感興趣,它內圓外方,非常漂亮。”埃德·范德庫伊對潮新聞記者説,這非常不可思議,它或許花費了幾代人的努力,才能製作得如此精美。

  “這個到底是怎麼弄出來的顏色?是因為燒制的泥土是黑色的嗎?”來自西班牙的藝術家蒙塞拉特·戈梅斯(Montserrat Gómez Osuna)在良渚博物院裏發現了一件“神奇”的東西:黑陶。她很想知道5000年前的良渚人是怎麼做出這種陶器的。講解員告訴她,這些不是因為用黑色的泥土燒制的,而是因為燒制過程中,採用了特殊的方式(封窯煙熏的滲炭方法)造成的。她還特別説,早在1936年,就是因為發現了黑陶才發現了良渚文化。塞拉特·戈梅斯驚嘆不已,並將各種陶器展品一一收錄在了自己的手機相冊裏。

來源:潮新聞    | 撰稿:記者 楊希林 朱高祥 肖暖暖 徐知妤 楊初亮    | 責編:盧橋輝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