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新聞詳情
金石如何才能振今聲,探索文綜IP聯動的最優解
發佈時間 | 2023-11-14 16:29:13    

   風雨雙甲,赤誠寸心,西泠印社已在孤山上靜靜地佇立120年。這座“天下第一名社”吸引了海內外無數目光,滋養著中國文人的“精神意蘊”,也是中華民族內心深處的精神家園。

  近日,浙江衛視“中國心”系列文化美育節目《金石中國心》慶祝西泠印社建社120年特別活動在浙江衛視播出,Z視介同步上線。叩開西泠印社的古樸大門,讓我們回溯這場特別活動是如何與“八方來客”一起,奏響這穿越120年時光的“金石今聲”。

111.jpg

  此次特別活動節目口碑熱度雙豐收,人民日報客戶端、新華網客戶端、人民日報新媒體、人民閱讀矩陣、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國家廣電總局視聽中國矩陣、浙江發佈、浙江省文聯、西泠印社、美麗浙江等數十家權威和機構媒體點讚節目;《浙江新聞聯播》深度報道。相關微網志相關話題閱讀量達3億,全網短視頻播放量破1500萬,全網熱搜35個,其中微網志熱搜28個,主話題#西泠印社雙甲子120年社慶#等話題登陸微網志熱榜, #魏大勳一眼認出李叔同印章# 登陸微網志主榜TOP4,微網志文娛榜TOP1,快手搜索飆升榜TOP13。“濮存昕與陳振濂對話版”短視頻《什麼比金石更堅定?》單條播放量達500萬。網友紛紛感慨,“人以印集,社以地名,不愧是雙甲子老字號,被西泠印社的浪漫風骨感動到了。”

  踏“印”跡,緩步孤山誰走來?

  在對話中擦亮西泠印社的金石記憶

  從創辦起,西泠印社便和眾多星光璀璨的名字聯繫在一起,吳昌碩、馬衡、張宗祥、沙孟海、趙樸初、啟功、饒宗頤……《金石中國心》特別活動踏著他們的“印”跡,讓西泠印社的金石記憶一次又一次地被擦亮。

222.jpg

  曾在話劇中飾演弘一法師一角的中國戲劇家協會主席、國家一級演員濮存昕赴“先生之約”,與中國文聯副主席、西泠印社副社長兼秘書長陳振濂、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地區世界遺産培訓與研究中心副秘書長李昕博士在四照閣開啟了一場由篆刻到人生的深刻對談,探討西泠印社的前世今生與全球影響。

333.jpg

  循著歷史的痕跡,《奔跑吧》兄弟團在曲徑通幽處尋找金石文化的奧秘,走進底蘊濃厚的西泠印社“四照閣”共同開寶,近距離觀賞兩枚來自“印藏”中的印章,感受西泠印社百年如一日的傳承與堅守。節目堅守「金石內核」的同時,以中華傳統文化為基底,以金石篆刻藝術為架構,以文化事件與文化節目的IP聯動為立面,從奔騰的歷史洪流與澎湃的時代進程兩個維度展現著“百廿西泠”的風華正茂。

  金石“心”,賡續歷史文脈

  在守正創新中走好文化傳承之路

  滄海桑田,金石不老。《金石中國心》特別活動以青春致敬經典,讓傳統文化煥發年輕姿態。

  遵照“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的指示精神,浙江廣電也堅守文化責任,秉承浙江深厚的人文傳統,致力在文藝創新的道路上與時代同向而行、同頻共振。如何創作出傳遞中華國韻與時代特性相契合的文藝精品,浙江廣電有自己的解法。

  或是推出系列文化精品節目,領略生生不息的中華文化之美。從《妙墨中國心》《丹青中國心》再到《戲劇中國心》組成的“中國心”系列,從不同視角感受文心中國的別樣風采;《還有詩和遠方·非遺篇》以“探非遺古韻,赴詩意遠方”為引,用“非遺+”的方式打造全國性文旅融合的新樣本;紀錄片《大運河》循著水脈,續寫流淌千年的文明之歌。

444.jpg

  或是聯動國民大IP,為悠久綿長的文明注入青春活力。《奔跑吧》追尋穿越千年的“太陽神鳥”,感知和諧寶通的精神寓意;《追星星的人》踏上閩南千年古橋,追隨詩人腳步聆聽千年“古音”;《萬里走單騎》與世界遺産“溫暖相擁”,深描文化價值。

  不拘于一格,不形于一態,不定於一尊。跟隨時代的節拍,向生活汲取滋養,浙江廣電將繼續從文化出發,為拓展融媒體時代下文藝精品的無限空間而努力,讓大眾感受破土而出的中華文脈之力。

來源:中國網    | 撰稿:辛文    | 責編:盧橋輝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