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有XX積分未使用,到期將失效,請立即登錄積分商城兌換商品……”近來,很多人都曾收到類似短信。
不過,這些看起來頗有誘惑力的優惠,實際上很可能是消費陷阱。誰在設局?“新華視點”記者進行了調查。
蹊蹺的積分兌換
“迷迷糊糊接到短信,以為是移動積分到期了提醒兌換呢。”東北某地消費者王女士收到一條短信,説有6580積分即將過期。於是趕忙點擊連結,以889積分和199元購買了一塊夜光石英男錶。
一週後,王女士收到手錶,發現品質非常低劣,且商家拒絕退貨。她只好將其扔在一邊,至今也未使用過。
王女士的遭遇並非個例。廣州消費者賴先生收到商家發來的短信後,使用積分並添加200多元購買了一款手錶,商城還承諾酬賓贈送愛奇藝會員。然而付費後,既沒有手錶發貨,更沒有愛奇藝會員到賬。
記者調查發現,此類“積分兌換”短信的套路往往是“廣撒網”——商家向海量人群發送帶有連結的短信,利用消費者不忍積分過期的心理,誘導其購買劣質品。
“截至10月20日,黑貓投訴平臺上2023年涉及‘積分兌換’的相關投訴累計超過4500條,問題集中在商家積分虛假宣傳、兌換商品貨不對板等問題。”新浪黑貓投訴平臺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32%的投訴暫未得到溝通解決。
中國消費者協會在2023年元旦前後陸續接到消費者反饋有關經營者利用積分到期催辦兌換相應商品或服務涉嫌誤導消費的行為,併發布了警示提示。
“已確認部分商品是假冒産品,還有部分品牌産品屬於庫存積壓多年的産品。”中國消費者協會消費監督部主任張德志説,這是一種帶有欺詐性質、誤導消費者的行為。
誰在背後操作?
鄭州的陳女士收到一條短信,稱其有積分將在月底到期,點擊連結進入商城即可兌換。陳女士誤以為是移動運營商的積分兌換活動,於是用數千積分並花數百元,“換購”了一款掃地機器人。
“收到後發現,這個掃地機器人外觀簡陋而且原地打轉,根本沒有清潔功能。”氣憤的陳女士聯繫商家未獲回應,聯繫運營商方才發現,該商家與運營商沒啥關係。
打開陳女士提供的短信連結,記者發現一個名為“淘品優選”的網站。這個網站為淘品優選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所有。記者注意到,該網站線上商場裏物品均以積分加現金的方式銷售,在未登錄情況下即顯示有近萬分餘額。目前,該網站已無法打開。
記者調查發現,該公司法定代表人名下還有淘品嚴選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泉州兌換提醒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目前淘品優選、淘品嚴選這兩家公司均處於登出狀態;深圳市市場監管局資訊顯示,兩家公司申請材料中無登出原因的説明。
記者以消費者名義致電掃地機器人的製造商。該製造商承認,這款掃地機器人“功能較為基礎”,一般不對外銷售,僅用作商家積分兌換或公司禮品發放。記者繼而在某採購網站上發現,該款掃地機器人“2台起批”,售價120元。
“以積分兌換形式讓消費者上當”“發來的東西是殘次品不能用”“找客服沒人理,東西拒收不退款”……新浪黑貓投訴平臺相關負責人透露,平臺收到“淘品優選”的投訴已超過60條,均未得到商家回應。
記者從深圳市市場監管局了解到,2021年6月30日至兩家公司登出,共有淘品優選、淘品嚴選的55個投訴舉報件,其中投訴件44個,舉報件11個。大部分投訴件反映客服回復較慢、無法及時提供售後服務,同時,也對公司發放的積分有所質疑,部分因産品品質問題投訴舉報。
“以上關於兩家公司的投訴都已辦結。登出後以企業名義發送短信行為非我局監管範圍。”深圳市市場監管局回應。
淘品優選、淘品嚴選並不是孤例。日前,有數位消費者表示,收到一家來自“嚴品搭檔”的積分到期提醒,使用這些積分及現金購買商品後,收到的都是假冒偽劣産品或實際價值遠低於售價的商品。
網際網路上,還有許多消費者關於“今日兌”“兌多多”等平臺的投訴。據調查,這些公司註冊地址多在深圳。
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分別向記者回應,這些消費者反映的兌換網站均與其無關。
“中國移動官方網站均以10086.cn結尾,其中https://jf.10086.cn為中國移動積分商城官方網站,請客戶注意識別,切勿通過倣冒網站兌換商品。”中國移動集團介紹,移動自有的積分兌換類業務,由10658開頭的服務代碼發送;1068/1069開頭的短信為短資訊服務經營企業向工信部申請、併為其他集團客戶提供消息類服務的號碼。
多方合力破騙局
專家認為,虛假的積分資訊侵害了消費者的知情權、自主選擇權,實質上是使用欺騙性或者誤導性的手段誘導他人與之交易,違反了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以及《明碼標價和禁止價格欺詐規定》的相關規定。
“這種行為屬於虛假宣傳誘導消費者,應加強監管和打擊。”西南政法大學民商法學院副教授鄭志峰認為,市場監管部門應責令這些商家改正,並根據情節給予警告、沒收違法所得、罰款等處罰,情節嚴重的應責令停業整頓、吊銷營業執照。
鄭志峰表示,如果誘導消費的是假冒偽劣産品,那麼商家可能構成生産、銷售偽劣産品罪。
一些消費者表示,想投訴時發現企業已經登出。“登出也不能免除公司承擔的責任。”鄭志峰表示,在法人主體資格已經登出的情況下,仍然以法人的名義繼續銷售劣質産品,不僅是違約行為,更是欺詐行為,消費者可以請求懲罰性賠償。從刑法角度出發,行為人可能涉嫌構成合同詐騙罪。
中國聯通集團表示,用戶收到詐騙、騷擾等惡意電話或垃圾短信後,可直接通過聯通自有渠道進行舉報,聯通會對舉報號碼進行處理;監測到的號碼屬於詐騙電話、騷擾電話、垃圾短信的,系統會予以關停。
“由於單筆消費額度有的並不大,考慮到維權成本,一些消費者放棄了投訴。但這個現象值得高度關注。中消協提請消費者注意不要點擊提醒積分到期的不明連結。”張德志説。
專家建議,消費者遇到通過補差價、結合現金等形式購買商品或服務的積分兌換活動,要慎重消費,留心比對商品資訊和實際價值;如發現受騙,應向市場監管、公安、網信等部門以及消費者保護組織舉報,形成全社會的打擊合力。
來源:新華社 | 撰稿:翟翔 高亢 王豐 胡銳 馮松齡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