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新聞詳情
杭州亞運國際傳播怎麼樣?學界這些人看到了精髓!
發佈時間 | 2023-10-30 15:35:05    

   2023年10月29日是杭州第4屆亞殘運會落幕次日,浙江大學公共政策研究院、浙江省公共政策研究院專家們“嗅”到了其中國際傳播的新動向,隨機召集業界專家在杭州舉辦了第160期公共政策沙龍“杭州亞運會的國際傳播與中國故事”。

11.png

  體育賽事促進國際傳播,通過賽事如何講好中國故事?在浙江大學公共政策研究院研究員夏學民召集下前來參加這次學術研討的專家們總結提煉了北京冬奧會、成都大運會和杭州亞運會宣傳中,提煉出促進國際傳播、講好中國故事的經驗做法,為未來中國體育國際傳播提供學術支援和政策建議。

  來自北京、上海、廣州、湖南、浙江等多地的專家學者分別從體育賽事組織運作、亞運遺産保護傳承、體育與文化融合、城市形象與國際傳播、公共外交與亞洲命運共同體等角度,作了案例分析、經驗總結和理論探討。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家對外開放研究院研究員、國際關係學院教授、公共外交與國際傳播研究中心主任趙鴻燕表示,亞運會作為亞洲最高水準的體育賽事,突出了亞洲元素及中國元素,向世界説明中國,向世界傳播亞洲,突出了體育精神和人類共同價值觀,傳播了中國優秀傳統文化。

  國家語委語言治理研究融智協同創新中心研究員尹鉑淳認為,杭州亞運會通過他者敘事、跨文化共情敘事、軟敘事、科技敘事,增強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國際傳播效能,賦予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新的時代內涵和現代表達形式。

  “奧運會、亞運會等大型國際體育賽事是一種重要的戰略資源,要通過舉辦這些賽事,不斷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全球敘事,大力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尹鉑淳説。

  北京體育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副院長薛文婷教授認為,借助大型國際體育賽事傳播建構城市形象絕非一蹴而就,不僅需要賽前精心謀劃、賽中共情傳播,還要訴諸賽後的媒介記憶(集體記憶),方能持續影響國內外公眾對城市的認知、情感和行為。就建構城市形象而言,大型國際體育賽事不僅僅是“引爆點”,還應是“保鮮劑”。如何延續儀式性媒介事件熱度、實現長短期效果互勉,舉辦城市應當深入思考。

  上海對外經貿大學會展與傳播學院院長、長三角會展研究院聯席執行院長王春雷教授作了《後亞運語境下杭州目的地行銷的方向與對策》學術演講。他提出杭州目的地行銷的兩個大發展方向:一是以大目的地建設為導向,做好亞運遺産管理與G20後杭州城市國際化戰略的銜接,加強文旅、會展、體育等領域的協同發展。二是積極探索公私合作模式。具體對策包括成立專業DMO組織,提升公共服務品質;以客戶為導向,整合各類會展設施、特色場地和主要供應商等服務資訊,打造一站式目的地資訊平臺;積極利用社交媒體平臺和數字行銷工具,推廣目的地;採用數據分析和AI技術,制定個性化行銷策略;整合資源,開展形式多樣的目的地品牌推廣活動;發揮杭州的生態優勢,推出可持續發展計劃,吸引生態友好型和社會責任導向活動。

  中國網資深記者、浙大城院國際傳播研究中心執行主任張淵現場分享了數字化助推杭州亞運對外傳播,達到目標更精準的效果。本屆亞運會上億人通過線上參與了火炬傳遞,在開幕式和閉幕式現場數字人吸引了全球的眼光,這是我們看得到的數字人給亞運會添上了濃重的一筆,其實還有看不見大量的數字人也參與亞運會的海外宣傳。這次亞運會報道中中國網和多家中央新聞單位,以及杭州文廣集團等地方媒體應用AI數字人在參與新聞寫作、視頻創作以及向海外合作媒體推廣發佈,海外很多受眾看到的杭州亞運精彩內容,其實有相當部分出自數字人之手。這些數字人24小時不間斷、不知疲倦的代替其“主人”工作,全網捕捉並預判亞運會可能成為下一個熱點的事件,用自己的“主人”身份對外發聲,還能尋找精準對象,做到精準傳播;同時他們自我學習,自我分析,研判走向,反饋效果,取得了良好的成績。“促進國際傳播,講好中國故事”AL數字人群體將是未來傳媒領域重點發展的一個方向。

  此外,浙大城市學院新聞與傳播學院副院長顧楊麗作了《後亞運時代杭州提升中華文明傳播力報告》,廣州體育學院新聞傳播學院教授曾文莉詳細介紹了成都大運會的媒體運營經驗。中國社會科學雜誌社(中國社會科學網)編輯李想、經濟日報社浙江記者站主任記者柳文、《體壇報》社總編輯黃維等媒體界代表也發了言。

來源:中國網    | 撰稿:李想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