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新聞詳情
烏鎮,十年“網事”知多少?
發佈時間 | 2023-10-30 09:00:00    

   十年,能改變什麼?

  從2014年首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烏鎮峰會舉辦至今,剛好是第十個年頭。

  十年間,江南古鎮因為與網際網路的相遇變了模樣,不再只有粉墻黛瓦、小橋流水;十年間,古鎮槳聲欸乃之“慢”和技術日行千里之“快”,不斷重塑著網際網路發展格局。

  一場國際盛會,究竟為一座城帶來了什麼?又改變了什麼?我們試圖從一個個生活場景間、一組組經濟數據中、一項項城市榮譽裏,尋找答案。

  一

  每年全球網際網路的烏鎮時間,我們總會見識不一樣的新鮮“網事”,這些新技術、新理念、新應用也悉數落地,解鎖嘉興人智慧生活新範式。

  乘上無人車,感受智慧出行便利——

  在烏鎮鎮的百度阿波羅公園,無人駕駛的轎車已經投入使用。打開“蘿蔔快跑”打車軟體,設置好起點和終點,五分鐘後,一輛白色的無人車就停到了路邊。我們在後排螢幕上點擊確認後,車輛自動起步,並根據預定路線行駛。由於車頂的無人駕駛模組裝有魚眼攝像頭和鐳射感應裝置,能夠自動避開障礙物,並根據道路限速情況調節車速,基本不需要人為干預。

  坐上智慧遊船,感受別樣的旅遊體驗——

  南湖區湘家蕩景區的月亮灣沙灘碼頭邊,由智船科技(嘉興)公司生産的無人駕駛智慧休閒船已經投入試運營。微風拂面,登上智慧遊覽船,在河道上定好點位,它就會按照設定路線自動駕駛。“這艘船充一次電,可以運作8個小時。”智船科技(嘉興)公司總經理張明輝説,“可以約上三五個朋友在船上喝喝茶、聊聊天,擁有一個完全私密的空間,度過一段休閒時光。”

  無人駕駛收割機開進田頭,農民伯伯更省力——

  近日,嘉興市農科院嘉善農科所長秀基地裏,工作人員金全華按下手中的控制面板按鈕,一旁稻田裏的無人駕駛收割機便動了起來。只見它“踩著”兩圈皮帶輪子,揮舞著紅色的滾輪“爪子”。轉眼間,一排稻子就被它割了下來,草葉從它身後噴出,稻子則留在了它的“肚子”裏。一天下來,50畝水稻就收割好了。

  網際網路帶來的真正深刻變化還得落實到人。近年來,嘉興圍繞打造高品質發展建設共同富裕典範城市,建立重大改革項目清單和標誌性工程清單,在共同富裕大場景中推動重大改革系統整合、創新突破,探索打造共同富裕數字化應用場景,推動共同富裕全新變革,率先形成了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嘉興經驗。

  2015年,嘉興被列入首批國家新型智慧城市標桿市試點;2017年,嘉興建成“城市大數據中心”和“城市綜合運作管理中心”;2020年,提出“城市大腦”2.0版……十年來,嘉興不斷探索智慧城市建設,走在全省乃至全國的前列。

  可以説,網際網路賦能之下,從舌尖到指尖、從田間到車間、從衣食住行到娛樂消費,數字技術不斷拓展著烏鎮乃至整個嘉興人智慧生活的邊界,對社會生産、生活和城市格局進行了全方位重塑。

  二

  曾經的烏鎮,因小橋流水、粉墻黛瓦而古樸瑰麗、詩意萬千,如今涌動數字經濟的浪潮。

  首屆烏鎮峰會舉辦時,烏鎮與數字經濟相關的企業只有12家,今天已經超過1000家。浙江首個大型超算中心“烏鎮之光”也落在這裡,正式納入國家超算中心序列,算力水準進入全球前十。

  十年來,嘉興始終把發展數字經濟作為“一號工程”來抓,借助烏鎮峰會的浩蕩“東風”,著力推進數字産業化、産業數字化、數字新基建,形成了數字經濟蓬勃發展的“生態雨林”,成為推動全市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的主引擎和硬核支撐。

  以“融”提效。在新鳳鳴集團差別化聚酯纖維新材料“未來工廠”,依託“5G+工業網際網路”的新技術,工廠的運作效率提升20%、研發週期縮短50%,每年每人平均産值超600萬元;走進敏華未來汽車智慧産業園,展廳裏,一個頗有藝術氣息的機器人很是吸睛,它留著山羊鬍,頂著一頂草帽,戴著黑框眼鏡,是個造型獨特的“繪畫大師”,你只要和它對視幾秒,它就會揮動握著畫筆的手,幾分鐘後你就會得到一張自己的肖像畫。經過多年發展,這裡研發的智慧産品,已經從汽車生産延伸到其他各個領域。

  向“新”進軍。眼下,嘉興正搶抓全國一體化算力網路國家樞紐節點戰略佈局機遇,落實“東數西算”工程,用好“烏鎮之光”超算中心、嘉善長三角數據中心等一批重大數據中心,發展數據中心集群,積極對接上海國家級網際網路骨幹網路,參與長三角環網和浙江省網建設,提升嘉興在全國算力網路佈局中的樞紐地位和能級,夯實長三角城市群重要中心城市的數字底座。

  往“高”攀升。桐鄉産業轉型實現新提升,從原來的桑蠶絲、化纖絲、玻纖絲、紡織服裝“三絲一紡”,轉變為現在的智慧汽車、智慧計算、智慧傳感和工業網際網路“三智一網”,數字經濟成為桐鄉最鮮明的標識;嘉興全市則瞄準産業鏈、價值鏈高端,做優做強智慧終端、智慧光伏、新一代網路通信三大優勢産業,培育壯大積體電路、人工智慧、軟體與智慧計算三大特色産業,謀劃佈局柔性電子、數字安防、車聯網三大新興産業,加快構建“333”數字經濟核心産業新體系,助推嘉興從“製造大市”邁向“智造創新強市”。

  數據最有説服力——嘉興市數字經濟核心産業增加值從2015年的225.0億元增加到2022年的730.85億元;數字經濟核心産業增加值佔全市GDP的比重從2015年的6.4%上升至2022年的10.8%,佔比連續八年保持全省第二。

  三

  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烏鎮峰會的永久落戶,搭建起嘉興與世界互聯互通的橋梁紐帶,讓全球的人才、資金、技術等資源,通過烏鎮結緣嘉興,助推著城市能級越來越高,城市綜合競爭力越來越強,正加快打造長三角城市群重要中心城市。

  幸福指數越來越高。嘉興加快打造“幸福一‘嘉’人”民生優享品牌,率先實現國家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縣“滿堂紅”,養老、醫療保險實施標準和參保率居全省前列,獲評全國健康城市建設樣板市,居民主要健康指標達到發達國家水準;以“三治融合”創新構建社會治理共同體,成功創建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範市,實現全國文明城市“四連冠”、基層公共文化服務評估“九連冠”、平安建設“十八連冠”。如今的嘉興,從“衣食住行”到“文教衛體”,公共服務更加優質均衡,群眾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安全感更有保障。2022年,嘉興全市農村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達46276元,連續19年位居浙江省首位;城鄉居民收入比縮小至1.60以內;所有村集體經濟年經常性收入都超過150萬元。

  生態環境越來越美。水是生存之本、文明之源。現如今,只要一提起嘉興的水,市民總有一種強烈的感知,就是“越來越好”了!近些年,圍繞人民群眾最關心的水品質問題,嘉興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深入推進水污染防治、水生態修復和水系重構並重的治水新模式,實現水環境品質由類別改善向生態健康的蝶變躍升:全市國控、省控斷面一到三類水質比例均為100%,83個市控以上斷面一到三類水質比例100%,交接斷面功能區達標率100%,縣級以上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穩定保持在100%。

  城市“家底”越來越厚。烏鎮峰會帶來的人流、商流、資訊流,也讓嘉興的知名度、美譽度以及城市綜合實力大大提升,嘉興市地區生産總值從2014年的3352.8億元增加到2022年的6739億元,經濟總量上升到全國百強城市第41位;規上工業總産值從1328.26億元增加到1.42萬億元;財政總收入突破千億元大關,與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雙雙躍升至全省第3位;所轄縣(市)財政總收入全部超百億元。

  讓我們共赴“十年之約”的邀請,11月,烏鎮見!

來源:潮新聞    | 撰稿:宋彬彬 王雨紅 通訊員 吳鋒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