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新聞詳情
2024年考研報名人數或破500萬!網上報名結束,六大變化引關注
發佈時間 | 2023-10-28 09:48:50    

   2024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網上報名結束。接下來,報名成功的考生可以開始準備網上確認了。

  近年來,碩士研究生考試報名人數屢創新高,關注度也逐年增加,2020年、2021年和2022年的考研報名人數分別為341萬人、377萬人和457萬人,2023年該項數據又增至474萬人。官方數據尚未公佈,結合在校本科生人數、往屆生考生情況和就業形勢,預計2024年報考人數或將突破500萬人的關口。

  今年研招六大變化

  牽動著考生們的心

  面對逐漸“高考化”的碩士研究生考試,每年的招生工作的變化與調整,牽動著考生們的心。

  早在9月15日,教育部就印發了《2024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規定》(以下簡稱“規定”),部署各地各招生單位做好2024年全國碩士研究生考試招生工作。相比往年,2024年碩士研究生招生出現了一些新變化,從規定來看,主要涉及6個方面的新變化:一是報考條件有變化,二是推免資格描述更具體,三是報考點選擇更靈活,四是全國統一命題科目有調整,五是考生進入復試的條件更明確,六是調劑要求更具體。

  比如,專業型碩士(以下簡稱專碩)招生規模進一步擴大,推免資格描述更加具體,調劑工作的相關規定更加精細化等。

  其實,每年的招考政策都出現一些調整和變化,但今年變化最大的,其實是調劑工作。值得關注的是,此次調整給予了高校更多的自主權,尤其是允許一些跨專業調劑。根據規定第九章第六十五條,原則上,調劑考生第一志願專業與調入專業相同相近,或初試科目與調入專業初試科目相同相近。

  這些變化,既折射出我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帶來的新需求,又體現了我國高等教育領域著眼培養高層次創新人才而作出的努力。

  每6人報名考研錄取1人

  好文憑並不等於好工作

  對考研學生來説,“報錄比”是他們最關注的指標。

  通常,人們用考研報名總數和招生總數計算報錄比,但由於推免生佔據了部分招生名額,用這種方法計算的數據,會比真實報錄比偏低。

  為了更加準確地反映考研的難度和變化趨勢,我們梳理了各招生單位官方公佈的統考招生名額,在招生數據中去除保研招生名額後,計算出了2022年和2023年考研的真實報錄比,分別5.6和5.7,可以簡單理解為約每6位考研報名同學中會有1個人被錄取。

  真實報錄比展示的考研難度比使用總數據推算的報錄比要高,但近兩年相對穩定,考研難度沒有明顯變化。值得注意的是,該數據僅為全國整體考研報錄比數據,“考研到底難不難,還要看具體報考的院校、學科門類、專業類型等更細的情況。

  浙江省內多所高校的招就處老師向潮新聞記者透露,近年來,考研二戰、三戰的情況開始增多,甚至出現了四戰、五戰等。“考研多次不上岸還有必要堅持嗎”曾一度登上熱搜榜話題。

  “考研熱”背後深層原因,從國民經濟發展角度來看,碩士研究生報名人數持續增長和招生規模逐年擴大,是中國高等教育普及與發展的必然結果,也是中國社會經濟發展進步的重要體現;從國家中長期發展戰略來看,隨著中國高等教育招生單位人才培養重點逐步從本科生向研究生傾斜,研究生培養單位投入的資源和招生人數都在逐年穩步提升,這也在客觀上促進了更多本科畢業生繼續深造。

  最後,想給“考研熱”潑一盆冷水。目前來看,衡量人才的尺子也變了,學歷、文憑當然重要,但並不是一錘定終生。高等教育普及化意味著,幾乎人人都是大學生。現在人才稀缺度變了,好文憑並不直接和好工作畫劃等號。大學生們需要更清楚地的認知到這個現狀。

  看到屢創新高的報名人數,考生們也不必“不戰而退”。因為數據不一定準確,每年報名考試的人數和實際參加考試的人數其實還有一定差異,一般都會出現“棄考”現象,當你走進考場,就已經取得了階段性勝利。

  另外,接下來的2024研招網上確認時間,由各省級教育招生考試機構根據國家招生工作安排和本地區報考組織情況自行確定和公佈。根據管理規定要求,所有考生均應當對本人網上報名資訊進行認真核對並確認。考生應當按報考點規定配合採集本人圖像等相關電子資訊。

  2024研考生要密切關注省級教育招生考試機構、招生單位和報考點發佈的公告,牢記網上確認的時間,在規定的時間內參與網上確認。

  至於最終的考試時間,2024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初試定於2023年12月23日至24日,考試時間超過3小時或有使用畫板等特殊要求的少數考試科目安排在12月25日。

來源:潮新聞    | 撰稿:記者 陳素萍    | 責編:周宣印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