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新聞詳情
多措並舉探索舊廠房拆改結合“柯橋模式”
發佈時間 | 2023-10-19 09:54:22    

   近日,東盛慧谷産業創新服務綜合體項目獲得浙江省十佳拆改示範典型項目。

  近年來,浙江省紹興市柯橋區以“三改一拆”為破題之舉,積極推動廠房改造空間重塑,騰籠換鳥助力産業轉型升級,以拆改結合優秀案例積極探索“柯橋模式”。十四五規劃以來,該區累計完成“三改”面積868.87萬平方米,處置違法建築290.23萬平方米。

1.png

  開闢發展新賽道

  柯橋通過對高耗低效的企業進行整體騰退、兼併重組、搬遷入園、改造提升,有效盤活存量低效用地、提高工業用地容積率。東盛慧谷地塊原有建築廠房面積4.86萬平方米(其中違建面積1.36萬平方米),通過整體拆除、搬遷集聚後,項目節約用地50.67畝,容積率從0.5升至2.8,為騰籠換鳥、轉型升級騰出空間。

  與此同時,堅持自下而上的更新需求與自上而下的規劃引導相結合,試點先行、以點帶面、項目化分期式推進,探索有機更新的新模式、新路徑。東盛慧谷項目一期6幢12萬平方米于2021年元旦投入運作,首期入駐企業32家;二期4幢8萬平方米于2022年8月建設運營,又新增入駐企業10家;三期2幢綜合配套8萬平方米已動工興建,預計2025年全面建成。

  打造科創新平臺

  柯橋探索新型産業用地(M0)試點,落實允許分割轉讓、補貼運營經費、享受稅收減免等優惠政策,同時通過創新“産業鏈+創新空間+人引項目”體系,建設集眾創、孵化等功能于一體的新興産業集聚地,為企業提供創新創業要素賦能。目前園區已簽約入駐新材料、生物制藥、醫療服務等新興産業項目42個,實現人才、企業和地方發展共贏。

  從整體佈局設計、建築密度、數字化改造等多方面入手,充分發揮“專助産業化”的核心優勢,通過技術服務、行銷服務、金融服務、醫療器械一站式服務、企業服務、人力資源服務六大服務平臺的支撐,做到物業、商業與産業“三業”相輔相成,協同並進,實現老舊工業廠房轉變為花園式園區。目前園區建築密度僅31.73%,綠地率高達19.61%,有機動車停車位1817個。

  探索共富新路徑

  在建園區、引項目的同時,柯橋貫通“人才鏈、創新鏈、産業鏈”三鏈融合,實現資源共用、相互合作、共贏發展。依託政府相應的人才政策,東盛慧谷緊盯生命健康領域的新材料、醫療器械、生物制藥和醫療服務等高端領域開展招商引才,園區集聚各類創業創新人員1000余人, 全園專利數超200項。2022年園區入駐企業實現銷售額超5億元,經濟效益名列全市民營産業園區第一。

  通過拆改和工業用地的有機更新相結合,柯橋進一步突破容積率限制,極大提升了存量工業用地綜合效益。一方面解決消防及結構等安全隱患、盤活存量低效用地,另一方面為集體舊廠房改造樹立樣板,重新激活産業共富造血能力,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雙提升。

  (本文照片由紹興市綜合行政執法局提供)

來源:中國網    | 撰稿:通訊員 李逸楠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