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一些人收到裝有大閘蟹免費兌換卡的快遞,未曾多想便按照提示掃碼入群,結果在客服誘導下遭遇詐騙。此類新型詐騙話題迅速登上熱搜,不少網友也表示收到過類似蟹卡。
此類新型詐騙為何能得逞?這是由於詐騙分子通過不法手段獲得消費者資訊,通過快遞形式獲取信任。在消費者掃碼入群後,詐騙分子便會要求其下載APP,開啟刷單任務。前期以小額返利使消費者放鬆警惕,在大額充值後不予返還本金和返利完成詐騙。
可以看出,此類詐騙不過是披著蟹卡外衣、使用刷單返利手段的老套路。近年來,經過執法部門嚴厲打擊和媒體曝光,公眾對刷單返利這一詐騙手段的警惕性越來越高。但面對包裝精美的快遞,一些消費者還是掉進了詐騙分子的陷阱,可見預防網路詐騙的防線仍需不斷加固。
隨著網際網路和社交媒體的發展,公眾獲取資訊、消費購物的方式愈發多樣,同時更容易接觸虛假資訊。從冒充銀行工作人員打著“保護資金”“消除不良徵信”“受理投訴”等旗號實施的電話詐騙,到通過演算法倣真合成的“AI換臉”詐騙,再到如今的蟹卡詐騙,新型詐騙層出不窮。究其原因,主要在於個人資訊洩露和消費者風險意識不足。
一直以來,時常有不法分子以非法手段盜取、販賣用戶資訊。黑色産業鏈不僅會影響公眾日常生活,稍有不慎更會造成難以挽回的經濟損失,應引起各方重視。對於消費者來説,在收到不明快遞時,一定要驗證快遞員身份、查看包裹內物品,不要提供銀行卡、身份證、手機號等個人資訊。有免費的禮物送到府,更應提高警惕並通過官方途徑核實快遞來源。
詐騙方式千變萬化,但萬變不離其宗。消費者一定要擦亮雙眼,提高警惕。
來源:經濟日報 | 撰稿:翟子豪 | 責編:盧橋輝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