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新聞詳情
誇不完,根本誇不完!臨別,巴林體育代表團留下“金牌”給這群人
發佈時間 | 2023-10-09 09:18:34    

   杭州亞運會,運動健兒在賽場上摘金奪銀,拼搏奮鬥。競技場外,動人故事也在上演。有這樣一群人,他們並非運動員,卻在杭州亞運會閉幕日同樣迎來了一塊屬於他們金牌。

  10月8日,分別的日子臨近,不少運動員都在運動員村入口合影留念。合影的人群中有一群“小青荷”,他們手持鮮花、證書和金牌,微笑著和巴林體育代表團的團長合影留念。

  在這群志願者眼中,這塊金牌的“含金量”並不比亞運會金牌少。在巴林體育代表團NOC助理領隊教師張敏看來,它既是亞運會巴林體育代表團的饋贈,也是志願者們用微笑和行動獲得的褒獎。

  特別的金牌有著特別的故事

  從9月10日開始,巴林體育代表團陸續抵達杭州,9月18日更是迎來“入村高峰”。張敏等10位志願者開始為212名巴林體育代表團成員服務。從清晨忙到深夜,成為這支志願者隊伍的日常。

  工作開始之初,他們就遇到了不小的困難。

  當時代表團飛抵上海已經是深夜,為了不影響代表團的順利抵達,志願者們聯繫了方方面面幫助協調交通問題。

  等代表團順利抵達,曾在阿拉伯留學過的張敏説起了鄉音,這讓異國他鄉的他們更感親近。

  這之後的8天裏,大半夜有代表團成員抵達是常事,志願者團隊徹夜等候也是常事。此外,他們還經常遭遇一些緊急情況。

  “一些運動員會忘帶東西,需要我們聯繫車輛去送,代表團有時會在深夜需要臨時用車、還沒有完成註冊登記的運動員也會突然抵達……志願者的工作往往多而瑣碎。”張敏告訴記者,但他們累並光榮,“一切努力只為運動員在賽場上更加拼博。”

  巴林體育代表團在本屆亞運會取得了20枚獎牌,其中包括12枚金牌。這是巴林在亞運會上的歷史最佳成績,這讓他們高興不已。

  “從我的經驗來看,這是舉辦得最好的一屆亞運會,這離不開志願者們的幫助。”亞運會巴林體育代表團團長Ahmed Mohamed Abdulghaffar告訴記者,“我和我們團隊打心底裏感謝他們,從建立營地到安排交通,志願者們每天很早就來,有時甚至忘記了吃飯。為了我們,他們犧牲了很多。”

  10張感謝狀和金牌見證友誼

  志願者的默默奉獻,贏得了廣泛的讚譽和尊重。

  巴林體育代表團看在眼裏,也記在了心裏,他們決定在杭州亞運會閉幕這一天,為志願者團隊送出一份特別的禮物——10張感謝狀和金牌。

  “我們想給他們每個人頒發證書作為紀念,讓他們可以記住我們、記住巴林,這份證書和這塊金牌證明我們共同經歷了這場亞運之旅。”Ahmed Mohamed Abdulghaffar這樣詮釋這份禮物的意義。

  其實早在來杭州之前,他們就已經得知,根據國際慣例,會有一支志願者隊伍專門為他們提供服務。

  為什麼不準備一份特別的禮物呢?

  “我們想為他們做一些非常獨特的設計,那為什麼不能是一塊帶有有亞運會的標誌和巴林奧委會標誌的定制金牌呢?”Ahmed Mohamed Abdulghaffar説。

  所有的定制禮物都在巴林準備妥當,並飄洋過海來到了杭州,“不過,鮮花是我們在杭州買的。” Ahmed Mohamed Abdulghaffar笑著補充。

  “很驚喜,真的很有心。”作為臨別留念,志願者們也向代表團贈送了中國的紀念小禮物並書寫了紀念賀卡,“裏面有給代表團的寄語和給運動員的加油,以及希望有機會再聚首的心願。”

  亞運一聚,終須一別。

  “我很難過我們要説再見,我們和志願者團隊的每個人都建立了很好的友誼。”依依惜別之際,Ahmed Mohamed Abdulghaffar有些感慨。

  在國際友人的心中,“志願者精神”是杭州亞運會留下的寶貴財富之一。

  拍攝紀念照了,張敏特地説了一段阿語,既是臨別贈言,也展望更美好的未來:“我們親愛的巴林朋友,我們雖然只相聚了十幾天,但我們永遠是朋友,歡迎大家中國再聚。”

來源:潮新聞    | 撰稿:陳穎 王好 俞劉東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