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新聞詳情
我的湖山我的家
發佈時間 | 2023-09-25 09:10:53    

   題記:這是一個從“湖山”走向“湖山”的故事。中國浙江遂昌縣湖山鄉的12名山村孩子,一步步登上杭州第19屆亞運會開幕式的舞臺,與數萬觀眾一同唱響家國之歌。一個音樂築夢山鄉的故事從此打開……

  13歲的葉宇華從沒覺得自己那麼小,直到9月23日晚,他站在杭州亞運會開幕式的“錢江潮涌”主火炬塔邊上。

  他才體會到了大——大大的舞臺、大大的夢想。正前方的旗桿像老家的杉樹一樣昂首挺立,國旗護衛隊叔叔邁著整齊的步伐護送五星紅旗入場。當《我愛你中國》的旋律響起,8萬人體育場齊聲歌唱……這一刻,他清晰地聽見了自己的心跳聲。

  撲通、撲通、撲通。杭州亞運會的開幕之夜,包括葉宇華在內的12名浙江山區孩子站上世界級的舞臺,和億萬中國人一起,見證了一個歷史性的時刻,唱出了同一首歌。這聲音,跨越江河湖海,飛過重重青山,穿過風景如畫的仙俠湖,抵達一個神奇的地方。

  距離杭州奧體中心體育場約300公里之外,中國遂昌縣湖山鄉黃泥嶺村。

  夜幕降臨,這個只通水路、三面環湖的村子躁動起來。忙碌了一整天的人們收起農具、放下碗筷,沿著蜿蜒的村道三三兩兩地趕到一個叫躬耕書院的地方,一台彩色電視機前早已擠滿了人。“看,真的是我們黃泥嶺的孩子在唱歌!”

  杭州亞運會開幕式舞臺上演唱的12名孩子——黃子雅、葉江南、方浩亦、葉宇華、林書喬、葉珈藝、程查理、朱周雯、黃晨兮、陳果涵、周俊峰、黃勖劼,正是從黃泥嶺村起步,走出大山、蹚過河流,奔向廣闊的世界。

  一陣轟隆聲從村口傳來,拖拉機上跳下幾位哥哥姐姐,他們問:“有想學唱歌的孩子嗎?”

  黃泥嶺與杭州亞運會的故事,要從10年前那個炙熱的夏天説起。

  那一年的暑假和以往並沒有什麼不同。每天,10歲的周晨倩寫完作業後,喜歡躺在高高的草垛上,她的眼前是悠遠湛藍的天空,身旁是來自山谷清新的風,耳邊不時傳來農人們的吆喝。她幻想著,等爸爸忙完,就能帶她去縣城吃上一次炸雞腿了吧——即便她的家住在比黃泥嶺還要遠上十多公里的苧埠洋村,到縣城要走上一段長長的山路,再坐上一小時的船,然後換乘汽車。

  就是在這樣平常的一天裏,一陣轟隆聲從村口傳來,拖拉機上跳下幾位哥哥姐姐:“有想學唱歌的孩子嗎?”小村子消息傳得快。沒多久,村民們從田地裏、家裏圍了過來。

  “黃泥嶺能辦夏令營?有老師嘛,可以代管暑假作業嗎?”

  “可以教孩子們唱歌、讀書、寫字。”

  “農村娃娃,唱什麼歌呢?”

  “不收一分錢,要不去試試看?”

  ……

  就這樣,周晨倩和幾個孩子爬上車鬥,轟隆隆的拖拉機帶著他們一路蜿蜒,在黃泥嶺村一條青石板路前停了下來,沿著這條小路往下走,有一座四四方方的院子。周晨倩認識正中間那個屋子上的四個大字,她輕輕讀著:“院書耕躬”。

  “從右往左念,這裡是躬耕書院。”一隻寬大的手掌拍了拍她的後腦勺,“你們可以叫我阿戴叔叔。”

  這位阿戴叔叔,全名戴建軍,在杭州經營著一家飯店。2008年,他為了尋找純正味道的土雞,偶然到了只通水路的黃泥嶺,當他走下渡船,看到群山懷抱之中的黃泥房子、挑著扁擔朝他微微一笑的淳樸村民,便深深愛上了這個古樸自然的地方。

  即便在浙江,黃泥嶺都是一個位置偏遠的山村,這裡距遂昌縣城53公里,距麗水市區154公里,距省城杭州有將近300公里。祖祖輩輩生活在這裡的人們最渴望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偏偏這位阿戴來了一次又一次,還大費周章地在這個地方建起了一座書院。

  黃泥嶺陸陸續續出現了一些陌生人。這些都是阿戴邀請來的客人,他們喜歡這世外桃源,住上幾天,看看白雲青山、聽聽蟲鳴鳥叫。後來,一些村民還在書院領上了工資——他們做飯、打掃、洗菜,自家的原生態食材也有了銷路。

  沉睡的村莊漸漸甦醒,在萬眾矚目的北京奧運會後,命運的齒輪再一次開始轉動。村民們不知道,這些説話口音和自己不太一樣的人在大山外有著響噹噹的名氣——北京奧運會開幕式古琴獨奏者陳雷激,和他的夫人中央音樂學院指揮係教授陳琳……看過世界上各種各樣風景的他們,很快沉醉在這如詩如畫的鄉村風光裏。他們也和阿戴一樣,來了一次又一次。

  “這麼好的山水,這麼好的人,我這個教書匠能做點什麼呢?”一天,陳雷激望著山野間追逐的孩子們説,“我教他們學些音樂吧。”

  阿戴陷入沉思,但也僅僅是過了一小會兒。“那就辦個班,純公益,就叫躬耕書院音樂築夢班。”

  許多年後,周晨倩才知道築夢班背後的這些往事。她依然時不時回味那個難忘的暑假,她唱歌、畫畫、寫字、念《朱子家訓》。每天,她坐在拖拉機車鬥裏,迎著山風來到書院,再伴著晚霞回到苧埠洋,沿路的小花小草都在對她微笑。

  2013年,築夢班蹣跚起步,阿戴的心裏還有些許踟躇:“今年有孩子來,明年、後年呢?”那時的他沒有察覺,在“東方莎士比亞”湯顯祖原創戲曲《牡丹亭》的這方土地上,音樂的種子經過四百年的蟄伏,正靜靜等待著山外的微風細雨,破土而出、恣意生長。

  那一年,3歲的葉宇華咿呀學語,哥哥一字一句教他唱著《一閃一閃亮晶晶》;4歲的葉江南在奶奶的懷抱裏進入夢鄉,這位沒有上過學的老人輕輕哼著兒時的山歌;朱周雯2周歲生日那天,爸爸把心愛的吉他放在她的懷中,“咔嚓”拍下一張照片,他幻想著女兒長大後為自己彈奏的樣子……

  孩子們排著隊,每人在黑板上寫下一個喜歡的數字,築夢班的第一首歌就誕生了。

  平靜的仙俠湖把黃泥嶺與外界阻隔,但沒有邊界的音樂搭起了一座通往世界的橋梁。

  依然是2013年的夏天,一位斯斯文文、不茍言笑的老師走進孩子們的課堂。他們不知道,這就是那首家喻戶曉的歌曲《我和你》的作者、北京奧運會開幕式音樂總監陳其鋼。他們更不知道,這位享譽世界的音樂家一眼就愛上了黃泥嶺,並在這裡住了下來。與他同行的,還有北京奧運會古箏獨奏者常靜。

  常靜的第一堂音樂課上,二三十個不知道什麼是五線譜的孩子,齊刷刷地盯著一塊剛剛支棱起來的黑板。她在講臺前踱來踱去:“怎麼讓他們認識音樂呢?”

  “同學們,1到7之間,你們最喜歡哪個數字,大家一起寫一首歌好不好?”

  孩子們由小到大,每個人在黑板上寫下一個數字。他們把粉筆交還給常靜後,她在那些歪歪扭扭、大小不一的數字中間畫上了幾道豎線。

  一旁的陳雷激接過粉筆,在最後補上了一個“1”。

  常靜坐在教室的鋼琴前,把孩子們寫下的數字巧妙地變成了“do、re、mi、fa、sol、la、si”。築夢班的第一首歌《躬耕歌》神奇地誕生了,它的作者是第一屆築夢班的全體學員和老師。

  2015年,中國杭州獲得了第19屆亞運會舉辦權。那是築夢班成立的第三年,陳其鋼在躬耕書院開設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音樂工作坊,每一個夏天,不少青年音樂人從海內外慕名而來。他們與築夢班不期而遇,仿佛找到了一個“理想國”。

  大山外的老師一點點教會了孩子們音符、音節、樂譜和樂理,不急不躁,似乎音樂就是生活。每天,躬耕書院都會飄出悠揚的歌聲,它跟隨嫋嫋炊煙,飄向美麗的田野。

  朱引鋒,就是被好友阿戴手機裏的歌聲吸引著來到這裡。這位年輕的大廚,樸素地想為唱歌的孩子做點什麼。他和阿戴約定:“先去一個暑假。”

  他用當地原生態的食材做可口的飯菜,就想讓孩子們多吃點。待著待著,他知道了更多鄉村的故事:不少孩子是留守兒童,很久才能見父母一面;有的孩子最遠只去過湖山鄉,不知道山外的世界長什麼樣;還有的甚至從沒見過自己的媽媽……

  朱引鋒找到阿戴説:“我不走了。”

  誰都沒有料到,這位不通樂理的廚師成了築夢班的“頂梁柱”。

  他給孩子們做飯,來來回回坐船、開車,往返縣城和村裏,班裏缺啥他就添啥。

  他還一絲不茍地給孩子們定了“班規”:課前課後要向老師敬禮、吃飯不能剩菜、自己的衣服要自己洗……有孩子破壞規矩,他會板起臉來認認真真講道理。

  2017年,朱引鋒回蕭山成了家,兩年後又做了爸爸。村民們以為他一去不返,他卻又拎著包,風塵僕僕趕到了黃泥嶺。

  年復一年,時間在鄉村裏慢慢流逝,音樂繚繞在黃泥嶺村。不知不覺中,村民們習慣了鄉村平淡的生活裏時不時流淌出音節。

  築夢班的孩子,開啟了和他們父母不一樣的人生。喜愛唱歌的周晨倩從浙江藝術職業學院畢業後,回到家鄉遂昌,成為一名基層文化員;愛上古琴的曾佳慧,考入中國音樂學院,成為全村的驕傲;還有家住黃泥嶺村的曹慧,原本害羞的她從築夢班畢業後變得愛笑、自信了。

  小城裏,躬耕書院的美譽被口口相傳。築夢班招收學員的範圍從黃泥嶺村擴大到湖山鄉,又到遂昌全縣。

  2018年,遂昌以湯顯祖之名舉辦首屆“湯公音樂節”。開幕那天,工作人員王黎的目光停留在一群穿著傳統服裝、排著整齊隊伍的孩子身上。她一路跟著他們走進劇院,看著他們自信滿滿地走上舞臺,很快沉浸在這天籟般的童聲裏。

  “這是哪來的兒童合唱團?”她問身邊觀眾。

  “就是遂昌的孩子呀,躬耕書院築夢班的。”

  那個晚上,她給7歲的女兒葉珈藝看了築夢班的表演視頻。小珈藝説:“媽媽,我也要去唱歌。”

  北京世園會開幕式綵排,替補的兩個孩子看到五星紅旗冉冉升起,站在無人的後場,舉手敬禮。

  仙霞嶺山脈自南向北深入浙江,在遂昌西南部,充沛的雨水留下一個曲折狹長的仙俠湖。

  時光流逝,躬耕書院的音樂,成了湖山鄉的一座“地標”。

  陽光雨露、山風習習,築夢班的孩子們唱著唱著,唱過了萬水千山;唱著唱著,他們眼裏的世界更大了。

  2019年,陳其鋼受邀擔任中國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的藝術總監,躬耕書院音樂築夢班的孩子也接到了邀請,在開幕式上演出。

  去北京的日子很快到來,22名孩子中,黃朵拉、藍清荷是替補隊員。每次綵排,朵拉、清荷都會和小夥伴們一起化好粧,穿上漂亮的紅色格子裙,等待上場的機會。

  最後一次綵排的那晚,北京氣溫驟降。她們披著厚厚的羽絨服,在臨時搭建的候場區內安靜等待。不過,她們已經明白,上場表演幾乎是不可能了。朵拉有些失落:“好想上臺去唱歌哦。”

  “我們可以在這裡唱啊。”開朗的清荷安慰她,眼睛笑得彎彎的。

  兩個小女孩輕輕跟著綵排的歌聲哼唱起來——

  我走過青青芳草天涯

  我飛過潺潺流水時光

  揮手之間 青絲白雪

  長夜星辰繪亮你的容顏

  這首歌,是作曲家王之一和陳其鋼共同創作的《心底的天籟》。心底的天籟,唱出了她們的夢想。

  突然間,一陣昂揚、熟悉的旋律傳來。“是國歌!”清荷牽起朵拉的手,跑向舞臺的方向。

  她們看見,遠遠的地方,鮮艷的五星紅旗冉冉升起,深邃的夜空被裝點得無比莊嚴。國歌奏響。幾乎沒有任何猶豫,兩位女孩有力地把手舉過頭頂。

  音符仿佛是一個信號,召喚著她們。

  不久後,帶隊的老師收到了一張別人轉來的照片,定格的正是沒有上場的朵拉、清荷向國旗敬禮的背影。

  北京世園會的演出轟動了湖山,黃子雅、葉江南和另外18個同伴放聲歌唱時,6歲的黃勖劼在電視機前拍紅了小手,他看了好多次演出視頻,把《心底的天籟》唱給最愛的外婆聽:“我什麼時候能去舞臺上唱歌?”

  築夢班走過整整10年時,黃勖劼成為了其中的一員。外婆不曾想過,孩子天真的願望就要實現了。

  今年夏天,一個激動人心的訊息最先傳遞到築夢班。“孩子們,你們要去亞運會了!”

  仙霞嶺深處,大家開心地喊著、跳著。

  經過選拔,12名孩子獲得了亞運會開幕式登臺的機會。他們的心裏一直熱乎乎的,因為,一團亞運的“聖火”已在熊熊燃燒。

  朱周雯久久沒能入睡,她偷偷走到窗前,對著夜空許下了生日願望:“一定,要留到24號!”

  2023年的初秋,杭城散發出桂花的幽香,行色匆匆的人們發現,今年的花事比以往來得更早一些,仿佛迫不及待追趕著即將到來的盛會。同樣早早趕來的,還有參加杭州亞運會開幕式排練的築夢班孩子。

  不知多少個早晨,他們趴在趕往體育場的大巴車窗邊,透過被陽光照得锃亮的玻璃窗,看見波瀾壯闊的錢塘江、道路兩旁越來越多的亞運標識,臉上難掩興奮與好奇;又不知多少個深夜,他們結束排練,披著月光在大巴車上沉沉睡去。

  密無間隙的日子裏,朱周雯藏了一件心事。

  她又一次掰著手指頭算了算,“只有不到10天了。”開幕式前4天,是她盼了很久的12周歲生日。但是,今年不會有爸爸媽媽和妹妹,沒有蠟燭、也沒有蛋糕……

  眼淚在偷偷打轉。

  陳果涵、黃晨兮猜到了她的心事。她們決定“串通”帶隊的朱引鋒和其他小夥伴,“給雯雯一個難忘的生日”。

  很快,這個秘密在孩子們中間悄悄傳遞,它像一個快樂的信號,給緊張的排練添上斑斕色彩。由於日程緊湊,孩子們約定,把雯雯的生日提前,給她一個意想不到的驚喜。

  那天傍晚,朱引鋒趁著孩子們晚飯的時間,溜到賓館附近的一家烘焙店買下了最後一個紫色小蛋糕。

  晚上,孩子們用約定的“暗號”各自分工。室友黃晨兮用手蒙上朱周雯的眼睛,有人關掉了房間的燈,有人偷偷擺上了賀卡。

  聽到小夥伴們竊竊私語,朱周雯迫不及待掰開黃晨兮的手——漆黑的屋子裏,一團小小的火苗漸漸地照亮了朱老師清瘦的臉,又照亮了自己的眼淚。

  輕輕地,孩子們哼起了築夢班教會他們的《不能言説的夢想》:

  我有個不能言説的夢想

  它不切實際高高挂在天上

  有時它近在前方閃爍著光芒

  有時它浮現爸爸辛勞的臉龐

  是啊,曾經遙不可及的夢想,此刻就在眼前了,就像這搖曳的火苗,炙熱而堅定地給予他們力量。

  那一夜,朱周雯久久沒能入睡。她偷偷走到窗邊,對著那高懸空中、若隱若現的星星許下了12周歲的願望:“一定,要留到24號!”

  離開遂昌前,朱引鋒給孩子們編了一個善意的謊言。“如果不努力,可能會提前回家,換別的團隊表演……”此時,進入夢鄉的他並不知道,這些他最愛的孩子們已經悄悄地長大了。

  十年,築夢班走出了300多位孩子。在這個溫暖的集體裏,他們學會了團結,懂得了感恩。

  第一次開幕式綵排結束後,12名孩子沒有急著跑下舞臺,他們心照不宣地站成一排,對著陌生的導演、指揮深深鞠躬:“謝謝老師,您們辛苦了!”

  黃子雅默念著那些熟悉的詞句,念著念著,她仿佛在家鄉的田野、小院裏自在歌唱。

  9月23日傍晚,孩子們又一次穿過杭州奧體中心體育場地下長長的過道,走向主火炬前的舞臺。

  在這段走過許多次的路上,最年長的黃子雅發現,活潑愛笑的大家變得格外安靜,幾個小夥伴偷偷捏起了拳頭,甚至,參加過北京世園會開幕式的她也不免有些緊張。

  於是她閉上眼睛。眼前出現的不再是靜候開幕的盛裝的體育場,她“看見”了躬耕書院的藍天、白雲、茶園、睡蓮……熟悉的詞句浮現在腦海中:

  我的家

  天是藍的 水是綠的

  走過層層梯田

  在白雲繚繞的山巔

  到處是鬱鬱蔥蔥的茶園

  這是陳其鋼筆下自然、可愛的湖山,寫在歌曲《心底的天籟》中,一字一句,都是對這片土地真摯的愛。

  黃子雅在心裏默念了起來,念著念著,她仿佛置身仙俠湖畔,在家鄉的田野、小院裏自在歌唱。

  華燈初上,杭州奧體中心體育場如一朵聖潔的蓮花如期綻放,五湖四海的人們匯聚至此,靜靜地等待聖火點燃。雄壯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響徹體育場,五星紅旗在舞臺正前方迎風飄揚,孩子們和全場觀眾一起,用飽滿的情感歌頌親愛的祖國,一種無比強烈的自豪感漸漸升騰:

  湖山,我們親愛的家鄉;湖山,我們站在世界的舞臺。

  開幕式錶演進入最後一個篇章,12名少年換上禮服,《夢想天堂》悠揚的歌聲扣人心弦:

  我們的家

  住在天堂

  碧綠的湖水盪漾著美麗的夢想

  這首獻給杭州的歌,是每一個人的心聲——天堂在杭州,也在黃泥嶺;碧綠的湖水,盪漾在千年西子湖,也流向風光旖旎的仙俠湖;美麗的夢想,是杭州圓夢亞運會,更是山裏孩子的音樂夢想……

  世界記住了杭州。也許,並不是每個人都看見了12名孩子的臉,但他們的歌聲每個人都聽得見。

  十年前,在無人知曉的黃泥嶺種下的那顆音樂種子,正和世間萬物一起自然生長,斗轉星移,她讓我們看見了夢想的力量、鄉村的蛻變。

  現在,人們共同唱響了杭州亞運會的主題歌曲《同愛同在》:

  同一片大海和天空

  同迎著黎明和繁星

  同樣的嚮往和憧憬

  同圓我們一個夢

  我們同擁有一個家……

  此時此刻,家是湖山、是杭州、是浙江、更是中國。

  開幕式後的第二天早上,富陽富春江畔,第一枚閃閃發光的亞運金牌産生,它屬於中國賽艇運動員鄒佳琪、邱秀萍。

  獎牌上若隱若現的綠水青山,令人心馳神往——廣袤的中國大地上,處處都有山水風光,她或許是高聳的珠穆朗瑪峰和神秘的納木措,是延綿不斷的大興安嶺和絢麗的天池,是江南處處有詩意的雁蕩山和山色空蒙雨亦奇的西湖……

  杭州亞運會獎牌的名稱,正是“湖山”。

來源:浙江日報    | 撰稿:陳寧 周林怡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